為了大家更好的學習,我推送一些教師資格證知識點給大家,知識點速記包括重點、難點、易考點等內容。大家不必從頭開始,只要針對自己薄弱的知識點去熟記就可以了。 如果大家對教師資格證考試有什么問題,歡迎在文章最下方給我留言。 今天我們記憶的是:學生觀。 核心考點1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1.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主體 (1)學生在教育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 (2)學生具有個體獨立性,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 (3)學生在教育活動中具有主體的需求與責權。 2.學生是發展的人 (1)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規律性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 ①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應該按照學生的身心發展的順序進行施教,做到循序漸進,“拔苗助長”“陵節而施”都是有違身心發展順序性規律的。 ②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是指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進行教學,還要注意各階段的銜接和過渡。 ③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 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是指在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兒童身心發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與時間相一致地勻速運動,在不同的時間里,其發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顯差異的。具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發展速度。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發展時期具有不均衡性。 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適時而教,即要在兒童發展的關鍵期或最佳期及時地進行教育。所謂關鍵期是指人的某種機能在某一年齡階段最適宜于形成的時期。 ④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身心發展的互補性是指機體各部分或心理機能與生理機能之間存在著互補關系,某一方面受損或缺失之后可以由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彌補。身心發展的互補性要求教育應結合學生實際,揚長避短,注重發現學生的自身優勢,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⑤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是指不同個體之間的身心發展存在著速度和水平的不同。根據個體發展的個別差異性規律,教育必須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積極因素,有的放矢地選擇適宜、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手段,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2)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要求教師應當把學生看做是發展過程中的客觀存在,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倡導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 (3)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人 把學生作為發展中的人來對待,就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許學生犯錯誤。 (4)學生的發展是全面的發展 3.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更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 (1)人的全面發展是以承認學生差異和個性發展為基礎 (2)學生的個性與差異要求切實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核心考點2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1.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 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以學生的個性為本,要從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愛好出發,給學生留有自我發揮的空間和余地;二是要在以學生為本的基礎上,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學生,遵循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像野花那樣“自然成長”。 2.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 (1)一視同仁,正視差異 作為教師,要在教育活動中對學生持民主與尊重的態度,對不同出身、性別、智力、相貌、年齡、個性以及關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學生能夠做到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對每一位學生都要關心、愛護、無偏見、不偏袒、不以個人的私利和好惡作標準。 (2)體諒和寬容 學生作為未成年人,正處于成長時期,許多方面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行為。要體諒學生,同時對于學生身上發生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要予以寬容。 (3)給學生提供多樣的發展機會 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承認其差異。適應差異、追求多樣性,盡可能地提供適合學生發展的機會,保證學生有機會獲得適合其特點的教育。 3.因材施教 在教學中,教師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獨立個體,他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就必須因材施教。 學生觀是針對老師的學生觀 如何應對教師證考試 加入我們,視頻資料題庫全部拿到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