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牡丹(豆綠)設色步驟
第一步: 淡墨勾勒花頭,中墨勾反葉、枝梗 、萼片。濃墨勾正葉。 背景白云筆平涂藏青藍(酞青藍+墨+少許石青)。花頭平涂淡白色。
第二步: 后面兩朵花頭用汁綠色(草綠+藤黃+少許朱磦)從邊緣往中間統染,并前統染出花頭之間的掩映關系。 正葉平涂淡翠綠色(酞青藍+藤黃+少許翡翠綠),反葉、花莖、枝梗、萼片、托葉、芽孢平涂汁綠。枝干平涂淡赭石色。 背景繼續平涂藏青藍。
第三步: 花頭繼續用汁綠色分染,并用淡白色提染亮面,花頭最深處用老綠色(草綠+少許胭脂)分染。 反葉、萼片以及花莖暗部用淡墨綠色(草綠+少許墨)分染。 正葉用花青統染后用墨青色(花青+墨)繼續分染。 枝干暗面用淡墨皴擦結構。
第四步: 老干用中墨皴擦并分染后罩赭石,中墨復勒,濃墨點苔后用“嵌寶法”點石青苔點。 正葉平涂淡翠綠色后用中墨提染暗面,淡墨統染葉子的大組之間的整體明暗關系,正葉染完后可用中墨局部復勒模糊的線條。最后用淡墨青色勾勒細葉脈。 反葉、萼片、花莖用淡四綠從亮部往暗部分染后淡胭脂水復勒。梗背面平涂三綠后草綠勒,正面花青勒,局部提染胭脂色,隨后再用淡胭脂復勒一次。最后用淡胭脂勾勒細葉脈。 花瓣灰面用淡翠綠整體罩染,暗面用墨綠色提染。亮面用濃白粉小面積提染一次。中等濃度翠綠從花瓣亮面留水線往根部提染,表現處花瓣的透明感覺。 花蕊用濃粉黃立粉點,淡朱磦中間細勾一條蕊線,白粉勒花絲。 托葉及嫩芽用朱磦統染后用胭脂分染,中等濃度胭脂復勒。
工筆牡丹(朱紅)設色步驟
第一步: 中墨勾勒花頭、反葉、枝梗 、嫩葉、萼片。濃墨勾正葉。 用線上花頭需靈動、枝梗需挺健、葉子需厚重。
第二步: 畫面上用底紋筆刷赭黃色(赭石+藤黃+少許三綠)底色,顏色不可過厚,如一次不足可淡淡再刷一次,底色一要求勻凈方可。 花頭平涂朱紅(朱磦+少許大紅),大約涂三次以后平涂礬水固定底色。正葉和枝梗正面、萼片正面平涂中墨。反葉和枝梗反面以及萼片反面、嫩葉平涂淡墨。
第三步: 花頭用汁曙紅分染一次后用深曙紅繼續分染,花頭最深處用墨紅色色(曙紅+墨)提染。 反葉、萼片以及花莖暗部用淡墨分染。正葉用中墨統染后用重墨分染暗面。 正葉用花青統染后用墨青色(花青+墨)繼續分染。 枝干暗面用淡墨皴擦結構。正面梗用中墨復勒一次。 花房平涂淡墨,蕊尖用白粉平涂。
第四步: 正葉繼續用濃墨分染,染足后用淡墨勾勒細葉脈并再次用淡墨整體平涂。中等濃度胭脂復勒主筋根部。 反葉用中墨提染暗面后薄薄罩一層清墨后用淡墨勾勒細葉脈,并用淡胭脂幅勒一次。 花頭用淡曙紅平涂,遇到花瓣邊緣留水線,這一步要細心謹慎,主要為了表現花瓣的厚度,能更好的表現朱紅花頭的凝重感。平涂結束以后再整體用淡曙紅平涂(不留水線)一次。 花房淡墨分染,蕊尖白粉提染,淡胭脂復勒。濃粉黃立粉點花蕊。膿白粉細筆勾花絲。
工筆牡丹花頭的畫法
第一步: 淡墨勾花頭后平涂一層淡白色。白色的濃度不要太濃,太濃了以后染色時容易吃色,并且底色也會上翻。勾花的線條不要太粗,盡量做到流暢而婉轉自如。花瓣的外邊緣線要豐富多變,轉折線要圓滑流暢,花瓣中間的結構線要稍微勁挺一些才好。
第二步: 曙紅水從根部往瓣尖統染花瓣,這時候不需考慮花瓣的結構、瓣尖掩映等細小變化,主要就是分染花瓣本身的固有色變化。反瓣的根部、轉折線的邊緣此時都可不留水線。
第三步: 曙紅水繼續統染2遍后開始用稍濃一些的曙紅分染花瓣的結構關系。此時的分染主要集中在花瓣根部和花瓣的結構轉折、掩映部分。反瓣用淡曙紅繼續分染,靠近根部的地方留一條水線。一是為了能和正瓣分開,二是為了求取裝飾趣味。正瓣比反瓣大約要多染2到3遍,總體色彩比反瓣也要略深一些。
第四步: 濃曙紅提染根部以后,再用胭脂提染最深處,中等濃度的曙紅刻畫一下瓣尖的細微結構變化。染足明暗關系后用稍濃的白色從瓣尖往根部倒染。不要每一片花瓣都染到,而主要提染花瓣的最亮面和離我們最近的幾片花瓣,粉不可過厚,過厚易匠氣。染色結束后,淡曙紅水復勒開始的淡墨線,復勒的時候保持線條的流暢度。吸滿濃粉黃的筆尖略蘸點朱磦立粉點花蕊,白色勾花絲。
工筆牡丹葉子的畫法
第一步: 濃墨勾正葉,中墨勾反葉。線條要流暢并注意從根至尖的粗細變化,葉的主筋透視變化也需隨時考慮。梗的銜接之處要稍許夸張和錯位,不要畫成呆板的十字交叉。柄基本同梗的畫法但比較圓潤。
第二步: 葉正面用淡花青統染,此步驟不用分染葉筋,但分染到葉子邊緣的時候可留水線,用以表現葉子的厚度。反葉平涂汁綠。梗反面同反葉,正面平涂花青。正面葉的柄同正葉色彩,反葉的柄同反葉色彩。
第三步: 正葉繼續用花青分染,開始染出葉脈的變化并留出水線,水線要留在葉面偏亮的那一面,葉面四周的水線繼續保留,然后再次用墨青(花青+墨)統染一次,染足為止。反葉用淡墨綠分染明暗。梗的正面用花青勒一次,留外緣的水線,梗反面用淡草綠順外緣勒一次,內邊留水線。柄基本同梗。
第四步: 正葉平涂草綠,若想稍綠一些可加入酞青藍,或用翡翠綠來罩染則更鮮艷。中墨復勾正葉主筋,然后順主筋再次復勒濃胭脂。淡花青勾細葉脈。反葉從尖部倒染薄三綠,淡胭脂提染尖部。胭脂水復勒反葉主筋和邊緣線,淡胭脂勾細葉脈。莖亮面薄三綠分染,梗稍濃三綠勒亮面,胭脂水復勾。
牡丹葉子三種顏色的畫法
第一步: 中鋒執筆,濃墨勾出葉子、枝梗。線條要挺拔有力,葉筋根部稍粗,到了葉梢部分要注意回旋變化,忌諱單純收尖,會顯得葉子比較單薄。葉子的造型既可貼近生活中的原型,也可以主觀變化,如藍色葉子的造型就較為豐滿。
第二步: 反葉、梗平涂汁綠色(草綠+藤黃+少許朱磦),草綠葉子正葉用花青調和藤黃調出草綠平涂。翠綠葉子平涂青綠色(草綠+少許酞青藍)。藍色葉子則平涂淡藍色(花青+三青)。 第三步: 藍色葉子用偏藍的花青統染,草綠葉子用淡墨青色(花青+墨)統染,翠綠葉子用淡花青統染。基本都統染兩次左右,第二次用色稍深并且涂色的面積稍微小一點。反葉用草綠統染。梗的正面用草綠平涂,反葉草綠略略分染。
第四步: 藍葉子和綠葉子用花青繼續分染,局部用重墨青色提染。草綠葉子則用墨分染、提染為主。反葉用淡墨綠(頭綠+墨+大量水)分染。此步驟要注意留出水線。但是不能讓水線顯得刺眼,要邊染邊留出,不能生硬的擠出一條條水線。
第五步: 藍色葉子整體罩染酞青藍,用色要薄。草綠葉子整體罩染草綠,葉尖部分提染淡朱膘。翠綠葉子葉尖部分提染中等濃度頭綠,拖染到根部為止,隨后整體罩染翠綠色(酞青藍+藤黃+少許翡翠綠)。反葉部分用薄三綠從尖部往根部大面積拖染,用色要薄。最后用中墨復勒模糊墨線,淡墨勾出細葉脈,并用胭脂復勒正葉主筋。反葉、枝梗等處用淡胭脂復勒并勾勒細葉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