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當天下人知道美的時候,心中有了丑的對象;當知道善的一面,心中已認識到什么是不善。因為有了比較,就有了分別,老子從我們最易接受的善惡美丑來論及此章,是為了便于世人接受下面要講述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后”,前為鋪墊,后為展開。接下二字“恒也”便是總結和升華,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的! 你認為是陽虛,別人可能認為是陰虛;你認為是上火,別人認為是受寒。當所有的判定標準無法量化,任何爭執都無意義。而判斷不準,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有可能是錯的。所以寒涼派、火神派,都有可能受到局限。“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并非無為,而是指不針對“有”和“無”去有為;不針對“長”和“短”去有為,一切只是順應事物的發展,不去刻意干擾它的開始,也不刻意干擾它的成長,成長到成功之后也不居其功,不居其功,是因為萬物從開始到結尾,都遵循它自身的法則。圣人要做的事情,只是去稍加引導而已。
后臺互動 1.請問五一期間,余浩醫生在不在那里坐診?我想送書的同時,也去看病,我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望回復,謝謝! 答:五一正常上班 2.每年我下嘴唇干裂好幾次,雖然不是大毛病但吃飯說話不方便而且疼痛出血,余老師能否給個建議謝謝! 答:脾火重,內服溪黃草,外涂芝麻油。 3.求助余師,八歲孩子流鼻血,鼻子下部及嘴巴周圍有點發暗,沒有其他不適,請問余師如何用藥? 答:竹茹30g+干姜5g 熬水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