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騰飛運動理療 來源:運動與康復(yundongkangfu),已獲授權 使橈腕關節屈曲的肌肉 按位置屬于前臂肌群,由橈側向尺側一次排列3層 一層:橈側腕屈肌、掌長肌、尺側腕屈肌 二層:指淺屈肌、拇長屈肌。 三層:指深屈肌。 橈側腕屈肌 起點:肱骨內上髁及前臂筋膜 止點: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 屈肘,屈腕和外展腕,輔助肘關節內旋 掌長肌 位置:掌長肌是唯一肌腱在屈肌支持帶表面的手部屈肌。當腕部屈曲成杯狀時,它會明顯的顯露出來。 起點:肱骨內上髁及前臂筋膜。 止點:移行于手掌皮下的掌腱膜 功能:近固定: 屈腕并拉緊掌腱膜,可以防止較長時間抓握器械時使手掌側的血管神經受到壓迫。 橈側腕屈肌和掌長肌均由: 正中神經 支配 正中神經由臂叢內側束和外側束在腋部組成。外側束來自頸五、六、七脊神經,內側束來自頸八和胸一脊神經。在肘窩,正中神經在旋前圓肌兩個頭之間向遠側走行到達前臂,分布于旋前圓肌、橈側腕屈肌、掌長肌和指淺屈肌。然后,它分出一個純運動支骨間前神經,支配第二、三指深屈肌、拇長屈肌和旋前方肌。繼而正中神經在前臂下行,通過腕管,進入手掌,分布于第一及第二蚓狀肌,發出魚際返支至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淺頭)和拇對掌肌。正中神經還分出感覺支至皮膚,分布于掌外側,指骨末端背側面,拇指、示指及中指的掌側面和半側環指。 在上臂下部,來自肱骨髁上面前的骨刺很少突出,它被一強健韌帶(Struther韌帶)連接至內上髁。在神經分布至旋前圓肌的近側,此韌帶可壓迫正中神經。在前臂上部正中神經受損見于旋前圓肌綜合征,是由于創傷、骨折或特殊情況下正中神經在旋前圓肌兩個頭之間受壓,纖維束在此肌肉出現時受壓所致。在前臂遠端,前骨間分支可被創傷或神經痛性肌萎縮所損傷。骨間前神經的嵌壓也可由纖維束或異常的肌肉導致。在腕部,正中神經的損害常由其在腕管中受壓所致,即腕管綜合征。 尺側腕屈肌 起點:肱骨內上髁、前臂筋膜和尺骨鷹嘴 止點:豌豆骨 功能:近固定:屈腕和內收腕 支配神經:尺神經 尺神經是臂叢內側束的主要延續。其纖維通常來源于第八頸和第一胸神經根,起在上臂無支配肌肉。在肘部,尺神經位于由肱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突構成的溝內(髁后溝)。它通過腱膜弓形組織(肘管)進入前臂支配尺側腕屈肌和第4.5指指深屈肌。在前臂中部,尺神經分出掌皮支,分布感覺神經于近端手掌的內側部分。在腕部近端7cm它還分出背皮支,分布感覺神經于手背內側部分和第五指及第四指內側的背近側部分。在腕上無尺神經感覺分布。因此,在前臂或上臂出現感覺缺失不是尺神經損害的特征。在腕部,尺神經和尺動脈位于由內側為豌豆骨,外側為鉤骨鉤組成的管道內(Guyon管)。在此區域內尺神經分為淺支和深支。淺支分布到第五指尺側和第四、五指的毗鄰側。深的肌支發出小魚際支支配小指展肌、小指対掌肌、小指屈肌。然后它隨掌深弓的行程穿過手。支配骨間背側肌、骨間掌側肌和第3、4蚓狀肌。其在拇指和示指之間終止時,分布于拇短屈肌(深頭)和拇收肌。 在肘部,嵌壓性尺神經病常見。在髁后溝內,尺神經位于骨上,僅由一薄層皮膚覆蓋,常由多種原因使其慢性受壓。在其遠側1~2cm,尺神經可在肘管內被嵌壓。在Guyon管因淺支或深支受累程度不同而表現為不同模式的感覺運動障礙。 指淺屈肌 位置:位于掌長肌深面 起點:肱骨內上髁及尺骨,橈骨前面上部 止點:肌腹移行成四條肌腱,分布止于第二至第五指中節指骨底兩側 功能:近固定:屈肘、屈腕和屈第2-5指的掌指關節和近節指關節。 支配神經是:正中神經 拇長屈肌 起點:橈骨前面和前臂骨間膜 止點:拇指遠節指骨底 功能:近固定:屈拇指的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 支配神經:正中神經 指深屈肌 起點:尺骨前面和前臂骨間膜 止點:第二至第五遠節指骨底 功能:近固定:屈腕,屈掌指關節和第2-5指的近側及遠側的指間關節 支配神經:正中神經和尺神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