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33期 特病專方-------小兒遺尿經驗方 遺尿的危害 影響智商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為治病就醫依據 此詞條由 掛號網 提供專業內容并參與編輯,經 中國健康教育衛生中心/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 專家審核。 遺尿癥是指3歲以上的小兒無神經系統或泌尿生殖系統器質性疾病,夜間睡眠無意識地排尿。嬰兒不能控制排尿應視為正常現象。遺尿可分為夜間遺尿及白天遺尿,以夜間遺尿為多。
折疊癥狀體征1.病史 了解白天及夜間的排尿情況、年齡、遺尿的情況(程度及與睡夢的關系)、尿路感染及遺尿的家族史等。可將病人分為3組:①無癥狀的夜間遺尿。不需要進一步檢查。②有感染或明顯的神經病變,需進一步檢查。③無感染及神經癥狀,亦無其他排尿異常,應排除解剖問題。 2.體格檢查 有無包莖、包皮過長、尿道口狹窄;注意腰骶部有無毛發或脂肪瘤,以期檢出有無隱性骶椎裂、脊管閉合不全。 折疊編輯本段用藥治療1.促動和責任感訓練治療 促動治療就是培養孩子接受遺尿治療的主動性,即通過排尿日記、鼓勵的方法逐漸培養孩子積極要求治療遺尿癥的主動性。責任感訓練治療是讓患兒知道遺尿不但給自己,也會給父母帶來很多麻煩,應盡量減少遺尿次數。 2.膀胱訓練 目的在于增加膀胱功能容量及增強膀胱括約肌控制能力。具體方法是鼓勵患兒逐步延長兩次排尿的間隔時間。開始可每半小時排1次尿,成功數次后改為1h 1次,以后逐漸增至3~4h排尿1次。往往日間尿頻癥狀改善后可減少夜間遺尿次數。夜間可從熟睡后每2小時喚醒1次,逐漸延長時間至4~5h排尿1次。膀胱訓練在遺尿癥的治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3.條件反射訓練 主要是喚醒大腦,建立條件反射。對7歲以上能合作的患兒,隨身附帶超聲監測膀胱容量的報警器,當膀胱尿量接近警戒值時即響起嗡鳴,患兒可自己醒來或由父母喚醒去排尿,一定時間后則可以建立條件反射。 4.積極處理原發病 如感染和梗阻等。 5.藥物治療 ①丙米嗪(丙咪嗪):可興奮大腦利于喚醒,它有抗膽堿能和抗痙攣作用,可擴大膀胱容量,它興奮尿道近端α-受體增高尿道壓,它還可增加神經垂體激素排泌,減少尿量。睡前1~2h按0.9~1.5mg/(kg·d),1周可見效,療程6個月。此藥輕度副作用是焦慮、失眠、口干、惡心,若服藥過量可引起心律不齊、低血壓、抽搐,故應由父母監視,指導患兒服藥。對6歲以下小兒不宜使用。②丙胺太林:可松弛逼尿肌,減少無抑制性收縮。25~75mg臨睡前口服或15 mg,3次/d,不良反應是口干、惡心。③麻黃堿:作用機制是增加膀胱后尿道張力及降低睡眠深度。25~40mg,睡前口服。④奧昔布寧(oxybutynin):抗膽堿藥物,有抗痙攣作用,能解除膀胱的無抑制性收縮,擴大功能膀胱容量,特別適合有尿頻、尿急、功能膀胱容量小的患兒。6歲以上者5mg, 2次/d或3次/d,副作用為:口干、臉紅、發熱,過量可致視物模糊及幻覺。⑤1-脫氨基-D-精氨酸加壓素(1-deamino-8-D-arginine-vasopressin,DDAVP):又稱desmopressin,是天然抗利尿激素同類藥物,分為噴霧劑和片劑兩種。噴霧劑一般用量為睡前向每側鼻孔噴20μg。片劑為200~400μg,睡前口服,對夜間尿量多、有遺傳傾向的患兒療效好。 6.針灸與中藥等輔助治療對部分患兒有一定療效。 7.對繼發性遺尿癥需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折疊編輯本段飲食保健小兒遺尿食療方: [方一] 山藥、益智仁(鹽炒)、烏藥各60克,豬脬1具。前3味共為細末,用紗布包好,與豬脬共燉至熟。日2次,吃肉飲湯。 本方適用于腎陽不足之遺屎。 [方二] 羊肉250克,大蒜15克,調料適量。將羊肉洗凈,煮熟切片,大蒜搗,同放大盤內,加適量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醬油、精鹽等拌勻食。 本方適用于腎虛之遺尿。 [方三] 帶骨狗肉、清雞湯各1500克,陳皮、蒜苗、辣椒、調料各適量。將狗肉切塊,蒜苗切段,辣椒切細絲。鍋熱后,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燒熱鍋,下花生油30克,入蒜泥、豆瓣醬各適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邊炒邊加花生油,炒約5分鐘,入料酒、雞清湯、鹽、陳皮、醬油,紅糖燒沸后轉入砂鍋里,燜90分鐘,食前入味精,佐餐食用。本方適用于腎陽虛之遺尿。山藥、益智仁(鹽炒)、烏藥各60克,豬脬1具。前3味共為細末,用紗布包好,與豬脬共燉至熟。日2次,吃肉飲湯。 適用:腎陽不足之遺屎。 折疊編輯本段預防護理應從小為兒童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衛生習慣,掌握夜間排尿規律,定時喚醒或使用鬧鐘,使兒童逐漸形成時間性的條件反射,并培養兒童生活自理能力。此外,應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避免不良的環境刺激所造成的遺尿。當兒童面臨挫折和意外時,家長應善于疏導,幫助兒童消除心理緊張,當兒童出現遺尿后,不應責備或體罰,應尋找原因,對癥治療。 在訓練兒童排尿時,要先讓其懂得“尿意”后有排尿的意愿,在尿濕后有不快的感覺。兒童的排尿訓練要與其發育水平相協調,指導父母注意兒童對排尿訓練的反應,如兒童拒絕,父母不要強制性地干預,應適當推遲訓練時間。 折疊編輯本段病理病因有很多原因可導致遺尿癥的發生,甚至可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遺傳因素 遺尿癥有明顯遺傳傾向,遺傳基因定位在染色體22q11上。統計表明雙親遺尿、單親遺尿、無遺尿者后代遺尿發生率分別為77%、44%、15%。 2.發育遲緩 若大腦喚醒中樞發育延緩,則保持嬰兒時期由低級中樞反射來完成的排尿模式,這種患兒常見其他發育延遲現象。兒童丘腦和垂體發育滯后,抗利尿激素夜間分泌減少,夜間尿量增多,這種功能性膀胱容量減少與夜間尿量不相匹配是遺尿的重要原因。 3.尿流動力學因素 睡眠時尿流動力學檢查發現1 /3~1/2患兒膀胱極度活躍,自主收縮頻繁且幅度大,這種不穩定膀胱可使患兒功能性膀胱容量進一步縮小。 4.繼發于泌尿系統感染或梗阻 如后尿道瓣膜病和環狀狹窄等。 5.神經功能異常。 6.心理因素。 折疊編輯本段疾病診斷1.尿失禁 是指尿液失去控制、不隨主觀意志而隨意流出,通常白天和夜間無明顯區別。 2.輸尿管異位開口 女性輸尿管異位開口時,除正常的尿道排尿外,還可發現尿道以外其他部位漏尿,IVU等檢查可見泌尿系統有畸形。 折疊編輯本段檢查方法實驗室檢查: 一般尿常規正常,尿培養無細菌生長。測白天和夜間兩個時段尿液中神經垂體分泌的精氨酸加壓素(AVP)含量。正常時是夜間較白天增加,其抗利尿作用使夜間尿量減少。遺尿癥患者因丘腦和垂體發育延遲而夜間AVP分泌不增加,使夜間尿量增加。 其他輔助檢查: 1.B超、IVU及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 了解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的情況,一般沒有異常發現。在X線平片上沒有先天性脊柱裂和脊膜膨出。 2.尿動力學檢查 對所有懷疑有神經系統疾病、不合并病理改變的白天尿失禁、常規治療無效的青春期夜間遺尿、排尿及排便均失禁者、感染控制后仍持續排尿困難者、盡管連續應用抗生素但仍反復尿路感染者、排尿期膀胱造影顯示膀胱小梁形成或括約肌痙攣者都應該進行尿動力學檢查。 折疊編輯本段并發癥目前暫無相關資料 折疊編輯本段預后目前暫無相關資料 折疊編輯本段發病機制目前認為遺尿癥的發病機制可能是膀胱逼尿肌與括約肌之間神經調節功能不平衡造成。當逼尿肌強烈的收縮力超過括約肌阻力時可出現遺尿現象。也可能與膀胱括約肌發育不全或麻痹有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