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妙丸,是以炒制的蒼術、黃柏按照1:1的比例粉碎后,按照傳統水泛丸的工藝制成的中藥成方制劑。二妙丸是中醫用于燥濕清熱的基礎名方,廣泛應用于濕熱下注引起的炎癥、紅腫、滲出等癥。臨床中在各科都有應用,只要是辨證為濕熱證,尤其是濕重于熱證,均可使用。
二妙丸療效顯著的疾病
皮膚科:濕疹、腳氣、陰囊濕疹、生殖器皰疹、帶狀皰疹、手癬、臁瘡、膿皰瘡、腳癬、下肢急慢性濕疹、皮炎、肛門瘙癢癥、老年瘙癢癥、酒糟鼻?! ?/span>
婦科:白帶異常(各種陰道炎導致)、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月經不調、盆腔炎。
內科:腹瀉、細菌性痢疾、腸炎、黃疸、肝炎(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胃炎和胃潰瘍(濕熱型)、失眠多夢(濕熱證)?! ?/span>
外科:足膝紅腫熱痛、風濕性關節炎(濕熱癥)、下肢靜脈曲張兼濕熱者、下肢潰瘍、糖尿病足、下肢丹毒、坐骨神經痛(濕熱證)、濕熱腰痛。
泌尿科:泌尿系感染。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
口腔科:口臭、口舌生瘡、牙齦炎、牙周炎。
耳鼻喉科:慢性咽炎、慢性鼻竇炎、慢性上頜竇炎等。
男科:陽痿(濕熱下注)、睪丸炎或附睪丸炎
濕熱常常表現為一種體質,很難短時間去除,因此往往需要長期用藥,多數燥濕清熱的藥物藥性都很強,因此用藥應加以注意。由于二妙丸組方簡單,幾乎無毒副作用,長期服用,非常安全。因此是燥濕清熱的首選藥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古代典籍中名“二妙散”方名的方劑還有不少。
①《普濟方》卷71《楊氏家藏方》中之二妙散由當歸、熟干地黃各等分組成,主治目昏,視物不明,淚下。
②《百一選方》卷18引柳正之方二妙散由蛇退1條,蠶紙1片(方5寸以上)組成,以麝香溫酒調下,主治難產。
③《朱氏集驗方》卷1二妙散由當歸、橘皮各等分組成,具理氣血,去風作用。
④《朱氏集驗方》卷6二妙散由四君子湯,黃芪建中湯各一貼加白扁豆,縮砂仁組成,主治痔疾。
⑤《朱氏集驗方》卷10二妙散由平胃散、四君子湯各二貼組成,主治婦人血崩。
⑥《普濟方》卷204二妙散由半夏一兩,干桑皮二兩組成,主治五膈氣,心胸痞塞。
⑦《萬病回春》卷7二妙散用蜣螂炭火烘干研末服,主治小兒大小便不通。
⑧《證治準繩》瘍醫卷5二妙散由馬蹄香、香圓橘葉組成,主治馬?,滿身起堆。
⑨《慈幼新書》卷1二妙散由文蛤一兩,黃柏二錢組成,主治眼中翳膜血絲,煎水外洗。
⑩《絳囊攝要》二妙散由蒲黃炒黑,海螵蛸各等分組成,主治舌腫出血,另一方由木瓜一兩,干絲瓜絡五錢組成,主治虛火牙齦腫痛。以二妙散為名的方劑在《仙拈集》、《外科全生集》等典籍中還有記載,但藥物組成各不相同。
另外,朱震亨認為在應用二妙散之前,“若痰熱者,先以舟車丸,或導水丸,神芎丸下伐,后以趁痛散服之”。導水丸(見《丹溪心法》卷2 喘15)又名神芎導水丸,“大黃、黃芩二兩,丑末、滑石四兩,右為末,滴水丸,每四五十丸,溫水下?!保ㄒ姟兜は姆ā肪? 痢9)而《丹溪心法》卷3 發熱47:“神芎丸,大黃、黃芩、滑石、牽牛,右為末,滴水為丸?!憋@然,導水丸即神芎丸,用于清熱瀉下。“趁痛散(《丹溪心法》卷4 痛風63):乳香、沒藥、桃仁、紅花、當歸、地龍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靈脂酒淘,香附童便浸,或加酒芩,炒酒柏。右為末,酒調二錢服?!睆闹圮囃琛?、趁痛散諸方分析,主要是加強利水除濕、活血行氣通經作用,達到強筋健骨的目的,這更利于二妙散發揮治療作用。
二妙丸(散)新用途
來源:cm.39.net
二妙丸是一種常用中成藥,來源于元代朱震亨的《丹溪心法》一書,本方由黃柏、蒼術兩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燥濕之功效。適用于膝關節紅腫熱痛、腿膝疼痛、濕瘡、帶下等病癥?,F代研究表明,本藥還具有解熱、抑菌、鎮靜、解除胃腸痙攣等作用,有“中藥抗生素”之美譽。
除傳統用法以外,二妙丸在很多領域都有新的應用。現將臨床上療效較好的幾則新用途介紹如下,患者酌情選用,可取得滿意的效果。
規格 丸劑:每10粒1。2克,每瓶200克;散劑:每袋10克。
1.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
用二妙丸的水提取液進行體外抑菌實驗顯示,該藥對多種細菌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用以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療效滿意。
具體用法是:口服二妙丸,每次6克,早、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服。一般服用2~4天可獲治愈。在服用本藥時,飲食宜清淡,忌油膩及生冷之食物。
2.治療白帶過多
有報道稱,臨床運用二妙丸治療白帶過多患者27例,經用藥10天后治愈者達22例,占81%。用法為:取二妙散5克,用開水沖服,每日2次,5天為1個療程,一般用藥2~3個療程后癥狀即可消失。
3.治療口腔潰瘍
將二妙散加入蜂蜜混合均勻(二妙散與蜂蜜的比例為1:5),裝入瓶中備用。用時將上述藥膏涂于潰瘍處,每日3次,含藥15分鐘后咽下。含藥后1小時內不宜進食。此法治療口腔潰瘍,潰瘍面多可在3~5日內消退。
4.治療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主要表現為臀部、大腿后外側、小腿外側疼痛,屈伸不利。用法:每日口服3次,每次8克,黃酒和白開水各半送服。7天為1個療程。
5.治療膿皰瘡
用法:先將二妙丸和凡士林按1:5調和均勻,涂于患處,每日1次。內服每日3次,每次6克,溫開水送服。一般在2~5天內可獲治愈。
6. 治療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口服二妙丸,每次8克,日服3次,10天為1個療程。二妙丸與西藥保肝藥同時應用,能明顯的提高療效,縮短病程。
7. 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 內服二妙丸,每次6克,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7天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忌鹽飲食,注意休息,預防感冒。在恢復期癥狀消失后,不得停藥過早,應繼續服用6天后停藥。
8. 治療慢性膽系感染內服二妙丸,每次6克,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5天為1個療程。連續服至癥狀消失時為止。
二妙丸也能治痛風
來源:家庭保健報
為了幫痛風患者減輕痛苦,本報記者聯系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科主任李澤光,據李主任介紹,他們醫院治療痛風多采用二妙丸或者四妙丸,效果也都很理想。之所以有“二、四”之分,是因為患者的體質不同,中醫講究辨證施治,所以加入的輔藥也不同。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藥方:
二妙丸
藥材:草黃柏、蒼術各等分。
制法: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溫開水沖服,每次5克,早飯前,晚飯后服用,能清熱利濕,輔助治療痛風。
禁忌:氣血不足者慎用,如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心悸失眠,兩目干澀的人就不宜服用。
四妙丸
藥材:2份草黃柏、2份蒼術、2份川牛膝、4份薏苡仁。
制法:按上述比例將藥材研成細末,用適量蜂蜜調和,搓成丸,每天吃2~3次,每次5~10克。此方能治療濕熱下注、關節腫痛、痛風。也可以按比例取5克藥末,用溫開水沖服,早飯前喝一次,晚飯后喝一次。
禁忌:肝腎陰虛比較明顯者慎用,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經常腹瀉、面色萎黃的人就不適合用。
李主任提醒,以上兩個方子用上一周就可以見效,如果一周內病情沒有好轉,可能是個體有差異,不對癥,此時不要再繼續服用,建議去中醫院咨詢。本報記者劉佳
來源:http://epaper./jtbjb/html/2011-02/22/content_628429.htm
二妙丸幫你甩掉腳氣
腳氣,學名“足癬”,是由一種或多種真菌(皮癬菌)侵入皮膚表皮層而造成的足部感染,最常見的癥狀就是瘙癢難耐、皮膚脫屑。足癬還具有傳染性,傳染到手引起手癬,傳染到指甲引起灰指甲,也可以傳染給家人。我國屬于腳氣高發地區,全國平均發病率達1/3,在一些高發地區發病率高達60%。一些特殊人群中,如運動員、礦工、軍人,足癬發病率可高達80%。南方發病率相對較高,這與當地悶熱,潮濕的氣候有關。在夏季尤為多見。腳氣導致患部劇癢無比、足部脫皮等,有些人會起水泡,有些人腳很臭。此外,腳癬抓破后,化膿菌侵入造成皮膚感染,可發展為膿皰瘡或丹毒,也可以引起淋巴管炎(俗稱紅線)和淋巴結發炎。嚴重者會引發敗血癥而危及生命。
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人患有腳氣,主要有三個方面:
1.患者自身濕熱體質導致病情遷延難愈。不注意清除體內濕熱,單通過口服或外用抗真菌類藥物,短時間內能取得了良好效果,再次進入潮濕環境或者穿透氣性不好的鞋襪,又導致復發,前期辛苦治療功虧一簣。
2.交叉感染。家庭成員如果都患有腳氣,應同時治療,不共穿鞋襪,不共用腳盆等。另外在公共浴室洗澡,應盡量避免使用公共拖鞋。
3.有一部分人不把腳氣當病,任其“自生自滅”。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一部分年輕人即使患有腳氣,卻根本無暇顧及。另有部分患者因病情較輕,也就不太在意,恰恰因此,而錯失了治療的最佳機會,沒有及時將腳氣扼殺在“襁褓”里。
腳氣可分為三類:
1.鱗屑角化型:表現為足跖干燥脫屑,逐漸擴大,冬季加重可形成足跟部皸裂;夏季可能減輕。一般出現在足、腳跟側邊。
2.水泡型:主要表現為足部側緣的成堆或腳掌散在分布的水泡,腳趾間也有較多分布。泡壁厚,可有癢感,夏季多見,水泡多自行干涸,繼發脫屑,如處理不當可繼發細菌感染,形成化膿性皮疹,患者感覺疼痛。
3.趾間糜爛型:也比較常見,而且常常為足癬的首發表現,表現為足趾間皮膚浸漬發白,繼而剝脫,自覺瘙癢,常常導致搔抓,使表皮剝脫,露出其下新鮮紅嫩薄皮膚,一般夏重冬輕,足汗較多者,冬季也可以發生。長期不愈的趾間糜爛往往會繼發鏈球菌感染而形成丹毒,是下肢丹毒的常見病因。
一般人在遭遇腳氣的時候往往立馬想到涂XX軟膏、XX平,其實清除體內濕熱才是關鍵。
二妙散方名出自《丹溪心法》。蒼術、黃柏所組成的二妙散一方,最早見于元代危亦林所著《世醫得效方》卷9的“腳氣”門中,名蒼術散。原文為“蒼術散治一切風寒濕熱,令足膝痛或赤腫,腳骨間作熱痛,雖一點,能令步履艱苦及腰膝臀髀大骨疼痛,令人痿頢,一切腳氣,百用百效。蒼術,米泔浸一日夜,鹽炒。黃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四兩,右(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日進三、四服?!痹瓉砉湃嗽谥委熌_氣上運用的就是清除體內濕熱之論。濕熱祛除,疾病的源頭根除,再配用西藥清除炎癥、殺滅真菌,疾病自然痊愈了。
如果你剛剛和皮癬菌有了“親密接觸”,或者腳氣已令你瘙癢難忍,或者腳部潰瘍已經令你的美麗腳丫不能再穿上高跟涼鞋“招搖過市”的時候,不妨試用二妙丸,你會發現甩掉腳氣,真的很簡單!
來源:http://www./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9
二妙丸治療陰囊潮濕和肛周濕疹
陰囊潮濕和肛周濕疹,是臨床中常見的、要不了命但卻令人極不舒服的病癥,很多人為其所苦但不知該如何治療,更有患者礙于情面,不好意思訴說,暗自受罪。日前,我治療一例病人,舌苔厚、黃。言陰囊潮濕和肛周濕疹久矣,且每每遇上火而癥狀加重。囑用二妙丸一盒,以觀療效。
第一天中午,患者打來電話,告知服用一袋即有感覺。數日后,一盒用完,癥狀徹底消失。
鑒于患者的體質屬陰虛火旺,囑用知柏地黃丸一月善后?,F感覺身體舒適,心情平和。
藥理分析:
1、陰囊潮濕和肛周濕疹均為濕熱下注,故以二妙丸清之。
2、知柏地黃丸滋腎陰降虛火,故善后。
兩藥前后分服,體現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之原理,故愈。
三妙丸的功能主治是燥濕清熱,消腫止痛。用于濕熱下注引起的濕熱痹證、濕疹癢痛、腳氣腫痛、濕熱帶下等癥,見有足膝關節紅腫疼痛重著、腰痛、乏力、納呆及帶下色黃、味臭、陰部搔癢、小便短赤等?,F代多用于風濕性關節炎、重癥肌無力、下肢進行性肌萎縮、陰囊濕疹、盆腔炎、宮頸炎等有以上表現者。
【處方】 蒼術(炒) 600g 黃柏(炒) 400g 牛 膝 200g
【制法】 以上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狀】 本品為灰黃色的水丸;味苦、辛。
【功能與主治】 燥濕清熱。用于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熱痛,下肢沉重,小便黃少?! ?/span>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6~9g,一日 2~3 次。
【方解】本方由3味組成。本方所治諸證,皆為濕熱下注所致。濕熱注于筋骨,則筋骨疼痛、痿軟無力;著于下肢,則見足膝灼熱,紅腫疼痛,下肢沉重;下注帶脈、前陰,則帶下渾濁味臭,或下部濕瘡;小便短黃,舌苔黃膩,皆為濕熱之象。方中以黃柏為主藥,清熱燥濕,且善行下焦而治下焦濕熱;蒼術健脾燥濕,且能發汗通行經絡為輔藥;牛膝活血通經脈,補肝腎強筋骨,且引藥下行為佐藥。三藥合用,共奏清熱燥濕之功,尤善清下焦濕熱。
禁忌:孕婦慎用。
三妙丸治療慢性前列腺炎
三妙丸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有人用三妙丸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6例,療效顯著。 方法:內服三妙丸,9g/次,早、中、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服。10日為1個療程,連續服用癥狀消失時止。結果96例中,臨床治愈者85例,顯效者7例,有效者3例,無效者1例,總有效率為99%。治愈的85例中,用藥1個療程治愈者27例,用藥2個療程治愈者30例,用藥3個療程治愈者28例。治程中未見不良反應。本數據來源于書籍《中成藥新用途第3版363頁》
三妙丸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
三妙丸清熱燥濕,適用于急性腎小球腎炎,屬下焦濕熱型,見小便短赤,或為濃茶樣,口干苦,面浮肢腫,皮膚上有膿皰瘡,舌苔薄黃或黃白膩,脈弦或數。每日2~3次,每次3~6g,空腹服。
原文地址:http://snk.xywy.com/sxqsy/arc677549.html
三妙丸治療慢性盆腔炎濕熱型:三妙丸:每次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三妙丸加味臨床新用
來源:醫藥星期三作者:中醫中藥秘主網 : liu
三妙丸源于明《醫學正傳·麻木》,藥物由蒼術、黃柏、川牛膝組成,在外科臨床中根據不同的病證酌情進行加味,改作湯劑內服治療下焦濕熱瘀阻所致的下肢丹毒、急(慢)性睪丸炎、慢性前列腺炎等癥;效果滿意,現介紹如下。
一、治下肢丹毒:下肢丹毒易反復發作,患者常感痛苦不堪。西醫學對下肢丹毒的復發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中醫學對丹毒早有認識,《素問》稱本病為“丹火粟”。丹毒的發生與中醫學“濕”、“熱”、“瘀”致病因素密切相關。濕、熱邪致病特點與下肢丹毒的發生、復發的臨床特征甚為相符:
(1)下肢丹毒易于濕熱季節發作;
(2)濕性趨下,“傷于濕者,下先受之”,故多發于下肢;
(3)濕性粘滯,病情纏綿,則易反復發作;
(4)濕性重濁,患者身體沉重困倦;
(5)濕熱夾雜,病灶部位皮膚溫度高,舌苔多黃膩。
下肢丹毒急性期多呈濕熱熾盛征象,慢性期則表現為濕熱瘀阻。選取具存燥濕清熱功效,專治下焦濕熱病證的三妙丸加味,防治下肢丹毒復發是方證相符的。
方藥:川牛膝15克,蒲公英30克,蒼術、黃柏、川芎、丹參、赤芍、革薛、澤瀉、防己各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15天為1個療程。
二、治急(慢)性睪丸炎:本病屬中醫“子癰”范疇。發病主要由于:
①飲食不節,脾胃受損,濕熱火毒內生;
②外受寒濕,化生濕熱;
③睪丸外傷,絡傷血瘀,濕熱之邪乘虛而人。濕熱蘊蒸,瘀血內阻,流經于膀胱,結于腎而發本病。
治療當清熱利濕解毒,佐以活血化瘀,療效更著。
方藥:川牛膝15克,蒲公英30克,蒼術、黃柏、桃仁、紅花、丹參、龍膽草、萆蘚、澤瀉各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1周為1個療程。急性者加川楝子、元胡各10克,小茴香5克;慢性者加炮山甲10克,橘核6克。
三、治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屬中醫“精濁”范疇,多為飲食不節、嗜食醇酒肥甘,釀生濕熱,注于下焦;或外感濕熱之邪,壅聚下焦。急性者以濕熱下注為主,病邪遷延日久,濕熱壅滯,而致氣滯血瘀。
方藥:牛膝15克,敗醬草、蒲公英各30克,蒼術、黃柏、川芎、炮山甲、王不留行、革蔭各10克,滑石2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15天為1個療程。急性者加生大黃、山梔、金銀花;慢性者在上藥的基礎上佐以活血化瘀藥丹參、川楝子、桃仁、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