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茶為國飲,非同小可。同時,中國是產茶大國,卻屢屢出口受挫,外國人不愿意買我們的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農藥殘留問題。 茶葉是不是都會噴農藥?農殘超標是否真的很嚴重?喝什么樣的茶才安全? 對這些問題,央視財經記者進入茶葉主產區進行了調查。 98%茶樹都噴農藥 在春茶下市、夏茶上市的季節,記者到茶葉主產區茶地采訪,早上的6點鐘,在山路兩旁的茶葉地里,已經有不少正在干活的茶農,有的在茶園里噴灑農藥,有的正在采摘茶葉。 記者問:你這背的是什么,打藥的是吧?打什么藥? 茶農說:打蟲。 記者問:茶葉也需要打藥? 茶農說:不打農藥不行,不打農藥它不長茶。都打藥。 這里的茶農告訴記者,現在正是茶葉長蟲厲害的時候,如果一家茶園不打農藥,蟲子就都會被趕到這家茶園,因此這里沒有不打農藥的茶園。茶樹冒嫩芽打一次,葉子發黃,打一次,生蟲子之后,根據蟲子的種類,打不同的藥。蟲多得時候,每個星期都得打一遍,前邊打,后邊蟲就又起來了,一個星期打一遍,茶葉才長得好。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物理殺蟲的方法不是沒有,但是卻因為價格昂貴,茶農情愿選擇農藥。茶農用藥完全處于無監督狀態。農藥銷路好,是因為威力大,價格便宜,殺蟲也能立竿見影,但是農藥殘留對人體傷害很大。 新民周刊第28期深度調查以“飽受爭議的茶”為主題,連發三篇文章,揭露茶葉行業的農藥安全黑幕,報告顯示98%茶樹都噴農藥! 茶農都不喝自己種的茶 央視記者隨機暗訪了當地的茶商,結果讓人震驚,連茶農都不敢喝自己種的茶。
記者:打了農藥的這茶葉,你們還喝不喝? 茶商:我們都不喝那樣的茶。
茶農:打完農藥喝得少,都不敢喝。 記者:都不敢喝,那賣了誰喝呀? 茶農:賣了是人家喝,誰要買誰就喝。
十大知名茶葉品牌在農殘指標上全軍覆沒 2012年4月11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了一篇茶葉市場的調查報告,如同在茶行業投下一枚震撼彈,引發民眾高度關注,更讓地方政府、茶農、茶商痛苦不已。 王婧是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在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王婧和同伴先后在北京、成都和海口,隨機購買了吳裕泰、張一元、中茶、天福茗茶、日春、八馬、峨眉山竹葉青、御茶園以及海南農墾白沙綠茶等9家知名的茶葉品牌18種茶葉,價格在60至1000元一斤。 為了確保茶葉品牌的真實性,所購茶葉都來自品牌專賣店。隨后,這些樣品被送到了第三方專業實驗室進行農藥殘留檢測。 結果顯示,所有茶葉樣本“均含有至少3種農藥殘留,檢出的農藥種類總數高達29種。其中6個樣本含有10種以上農藥殘留,而日春803鐵觀音竟含有多達17種農藥殘留”。更令人擔憂的是,天福茗茶的碧螺春、張一元和吳裕泰的茉莉花茶等11份茶葉被檢出含有農業部明令禁止不得在茶葉上使用的滅多威,八馬和日春的4種鐵觀音被檢出同樣在茶樹上被禁用的硫丹。海南農墾的白沙綠茶上,查出國家早在2002年便明文禁止在茶樹上使用的氰戊菊酯。
同年3月,綠色和平于北京隨機購買了四份國際知名的“立頓”牌袋泡茶,品種分別為紅茶、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這些樣本隨后被送往具有國家資質的、獨立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農藥殘留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立頓”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樣本均含有農業部明令禁止在茶樹上使用的高毒農藥滅多威。此外,“立頓”鐵觀音被發現含有早在2002年農業部就禁止使用在茶樹上的三氯殺螨醇,而“立頓”綠茶則含有國家規定不得在茶樹上使用的硫丹。 報告還指出,四份樣品共含有17種不同的農藥殘留,其中綠茶和鐵觀音上的農藥殘留多達13種,茉莉花茶中亦含有9種農藥殘留。這17種農藥中還包括有七種是歐盟尚未批準使用的,例如硫丹、三氯殺螨醇和聯苯菊酯。 催芽素,除草劑摧毀了最后的夢想 “只知道茶葉能排毒,沒想到喝茶已經變成了喝毒。”有位老茶客也倍覺恐慌。 面對農殘、化殘、重金屬超標,喝什么茶才安全? 很多老茶客青睞綠茶里面的春茶,這時候小蟲子還沒出現,無需打農藥,然而催芽素的出現,摧毀了這一夢想。 “春茶危險的不是農藥,而是催芽素。所謂無利不起早,現在炒作明前茶,要比誰家的茶葉上來快,早一天上市價格往往就好一些,你說茶農噴還是不噴?” 為了搶奪市場和贏得先機,在一些產茶區,各種農藥,包括高毒農藥甚至禁用農藥,以及生長激素——催芽素,被不斷用于茶樹,幾乎成了業內公開的秘密。 為了茶園增產除草,大量化學除草劑被噴灑在茶園里。而那些化學除草劑,殘留在茶葉上檢測難度比較大,不易被及時發現。長期在人體內不斷積累,會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還具有致癌性。美國與化學除草劑有關的癌癥患者數約占全國癌癥患者總數的20% 。 那喝什么樣的茶才安全? 一般而言,有機茶,對化學農藥、除草劑、激素“零容忍”,非常安全。但由于有機的概念在國內并不被重視,國內的有機茶大多出口到國外。 真正的有機茶園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記者前往在蕪湖市三山區浮山的有機茶基地一探究竟。 驅車40多分鐘,記者終于來到了浮山茶園。這片有機茶園,一共有400多畝,散布于海拔600米以上的浮山上。跳下車來,空氣沁人心脾,樹木蔥蘢,安靜得只聽到鳥語蟲鳴。茶叢、桂花樹、馬褂木、竹林……還有各種動物、昆蟲,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多樣化生態體系。 “安徽這一帶的有機茶,一般不會低于每斤300元。我們野雀舌的價格是2000多元一斤。”有機茶場主坦言,“成本、產量和價格,都決定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喝上有機茶。” 相對常規茶而言,有機茶的監控極為苛刻,每年都要經過第三方機構的有機認證,從茶場環境開始,甚至包括土壤、水源、空氣環境都要檢測,達不到標準就沒辦法通過有機認證。 種植過程中更是嚴禁使用化學農藥、化肥、除草劑、催芽素、香精添加劑等,一旦檢測到,這個茶場基本上就會上了黑名單,5年內禁止申請有機認證。 防蟲害上,有機茶場多依賴于自然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平衡,依靠鳥類吃蟲,輔以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等。 有機認證的嚴苛性導致目前我國的有機茶產量僅僅占茶葉總產量的1%。 有機茶亂象叢生 隨著國人對茶葉農藥關注度越來越高,很多農藥種植的茶冒充有機茶來售賣,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出來的有機茶,99%都是假冒的。 而國家對真正的有機食品認證控制比較嚴格,有機茶在售賣時,產品包裝上必須加貼有機碼,有機碼都是由第三方有機認證機構頒發給有機茶場,并在國家認監委備案的,并可以在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認可信息系統查詢到的。 所以判斷真正的有機茶并不復雜,只要看產品包裝上有沒有有機碼即可。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通過權威機構認證的正宗無農藥有機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