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 分期是為了更好地制定治療計劃。分期與腫瘤的大小和腫瘤是否出現轉移相關。腫瘤是否已經轉移,轉移到了什么部位要參考乳腺X線片、超聲波檢查、CT、MRI、PET-CT和其他實驗室檢查的結果來定。腋下淋巴結是乳腺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乳腺癌的分期要等到外科手術以后,對所切除的組織(包括乳腺腫瘤和腋窩淋巴結清掃后的標本)進行病理檢查后才能最終確定。 關于分期,患者可以詢問以下問題: 我患了哪種類型的乳腺癌? 激素受體檢測的結果如何?對腫瘤組織標本還做了哪些其他的檢測?結果如何? 我是哪一期?腫瘤已經擴散了嗎? 已獲得的檢測結果在決定治療方案方面有用嗎,還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嗎? 分期標準 0期 也稱原味癌,小葉原位癌(LCIS)與小葉內襯的上皮細胞出現癌變有關。這些癌變的細胞是危險不斷增加的標志,意味著在任何一側有此病變的乳房將來都有發展成浸潤性乳腺癌的危險。 導管原位癌(DCIS)是指導管上皮局部處于一種癌變狀態。原位管癌也叫導管內癌,癌變的細胞沒有擴散到導管外侵犯周圍的乳腺組織。如不治療,原位管癌會變成浸潤性癌。 I期 是浸潤性乳腺癌的早期階段,腫瘤直徑<=2cm,腫瘤未擴散到乳腺以外。少數患者可能有淋巴結微小轉移(>0.2mm或顯微鏡下計數超過200個細胞,但<> II期 滿足以下任何一條即為II期。 (1)腫瘤直徑<> (2)2cm<><> (3)腫瘤>5cm,但是沒有腋下淋巴結轉移。 III期 腫瘤較大,同側腋窩有固定淋巴結或幾個淋巴結融合在一起的淋巴結轉移,是局部晚期癌。 IIIA 腫瘤<=5cm,出現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淋巴結與周圍組織、或淋巴結之間相互有粘連,無腋窩淋巴結轉移但有同側內乳淋巴結轉移?;蚰[瘤>5cm,有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或同側內乳淋巴結轉移。 IIIB: 腫瘤侵犯胸壁或乳腺皮膚; 炎性乳腺癌屬IIIB,比較少見。由于癌細胞阻塞了乳腺皮膚上的淋巴管,導致乳房明顯紅腫。 IIIC 不論乳房原發瘤大小,有同側鎖骨下淋巴結轉移、或同側鎖骨上淋巴結出現轉移,或有同側腋窩淋巴結合并內乳淋巴結轉移。 IV期 遠處轉移。乳腺癌轉移到遠隔的其他部位。 腫瘤復發是指腫瘤在治療消失后再次出現。復發可能出現在乳腺或胸壁,也可能出現在骨、肝、肺等其它部位。 治療 乳腺癌患者很想盡可能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治療方法的選擇情況。但在得知患了乳腺癌后的精神打擊下,她們往往很難對醫生有條理地講出她們想提出的問題,所以在與醫生約談之前列出一份問題清單是非常有益的。為了記住醫生所說的話,可以做筆記,并在征得同意后錄音。也可在家人或朋友的陪同下,同醫生進行討論。 醫生通常會建議乳腺癌患者到有關的專家處就診,患者自己也可以要求轉診。相關專家包括外科醫生、腫瘤內科醫生、腫瘤放射科醫生、中醫腫瘤科醫生和整型外科醫生。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患者需要選擇不同的專家。 通常情況下,治療會在確定診斷后幾周內開始。在這段時間里,患者有很多時間可以與醫生詳細討論自己的治療計劃,并了解更多能得到有關診療方法建議的途徑。充分了解更多資訊對今后的治療會有很大幫助。 獲取更多診療意見 開始治療前,患者對診斷和治療還想知道的更多。收集有關醫療記錄(乳腺X線片,活檢病理切片、病理報告、建議的治療方案)、安排與別的醫生見面是比較費時費力的??偟膩碚f,花幾周時間來獲得更多的建議不會耽誤治療。 有很多途徑可以幫助患者找到要找的醫生,以便獲取更多的建議: (1)初診醫生可將患者轉診到經驗更為豐富的乳腺專家處會診。在癌癥中心,很多乳腺癌專家(包括外科醫生、腫瘤內科醫生、腫瘤放射科醫生、中醫腫瘤醫生和整型外科醫生)組成專家組在一起共同會診。 (2)癌癥治療中心、地方或國家級的醫師協會、居住地附近的醫院和醫學院校也能提供有經驗專家的姓名和學術專長。 (3)患者及家屬也可以借助互聯網查詢全國癌癥專家的信息。患者及家屬也可在手機APP下載易隨診”客戶端查詢有用信息。 本文為易隨診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