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營養最全面的食物,但是當寶寶到10月到1周歲之后,媽媽就應該考慮給寶寶斷奶了,這是為什么呢,主要是因為當寶寶逐漸長大后,母乳中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身體所需了,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是針對四個月之前的寶寶所說的,十個月之后,媽咪乳汁中的鈣鐵等含量都會供給不足,所以,為了寶寶能夠均衡營養健康成長,一般從十個月開始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斷奶。 讓寶媽最頭疼的就是寶寶斷奶了,給寶寶斷奶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讓寶寶離開賴以生存的母乳,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于是沒當媽媽要下定決心給寶寶斷奶時,寶寶都會使出她的必殺技,哇哇大哭,一下子就瓦解了媽媽的決心,那么對于斷奶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爸媽首先對斷奶不要過于在意,應該按計劃正常喂養寶寶,當寶寶對母乳以外的食物流露出濃厚興趣時,要及時鼓勵和強化,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則讓寶寶嘗試新口味,引導寶寶喜歡上輔食,從而使他在心里上也把斷奶當做一個自然過程。
媽媽在決定給寶寶斷奶前,最好帶寶寶到醫生那里做一次全面詳細的體格檢查,確保寶寶身體狀況良好,消化功能正常,才能給其斷奶,否則就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如果恰逢寶寶生病、出牙,或是換保姆、搬家、旅行及媽媽要去上班等事情發生,最好先不要斷奶,否則會增大寶寶斷奶的難度。
斷奶對孩子來說,屬于母嬰的二次分離,媽媽先不要操之過急,給寶寶一個心理上的過渡期,等到媽媽做足了準備,覺得寶寶也可適應,就到了給寶寶斷奶的好時機,媽媽就可以快速的給寶寶斷奶,這是媽媽的乳房會充斥乳汁,漲的非常厲害,為了緩解這種癥狀,可以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來,這樣一來,不僅能緩解脹痛,媽咪的奶水也會逐漸減少直至沒有。媽媽要態度果斷堅決,不可以因為寶寶一時哭鬧,就下不了決心,從而拖延斷奶的時間。也不可以突然斷一次,讓他吃幾天,再突然斷一次。這樣反反復復只會帶給寶寶不良的情緒刺激,造成寶寶的情緒不穩、夜驚、拒食,甚至為日后患心理疾病埋下隱患。
剛剛減奶的時候,寶寶對媽媽的乳汁會非常依戀,因此減奶時最好先從減少白天喂母乳次數開始。然后,逐漸過渡到減少夜間喂奶次數,直至過渡到完全斷奶。可用牛乳或者配方奶逐漸取代母乳,輔食的量相應加大。
斷奶時,不要讓寶寶看到或觸摸母親的乳頭。當寶寶看到其他寶寶吃母乳時,要告訴寶寶你長大了,小寶寶才吃媽媽的奶,你是大寶寶可以不吃了”。
處于斷奶期的孩子需要媽媽更多的關愛、更多的身體撫慰。所以,在斷奶期間,媽媽不應該回避,否則會給寶寶帶來心理上的痛苦。在這期間,媽媽反而要對寶寶格外關心和照料,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寶寶。
在準備斷奶前,媽媽可有意識地減少與寶寶相處的時間,增加爸爸照料寶寶的時間,給寶寶一個心理上的適應過程,提前減少寶寶對媽媽的依賴。
在斷奶期間,為了讓寶寶少吃母乳,減少對母乳的依賴,就要給寶寶多進食輔食,像是牛奶,奶粉之類自不用說,但隨著寶寶的牙齒扎出,就可以給寶寶喂一些其他的食物,但是要注意制作的精細些,讓寶寶更容易消化,從而增強寶寶對食物的興致,減少吃奶的次數,對斷奶期的寶寶非常的有利。
|
|
來自: wyk1014 > 《母嬰/育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