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歸 美的和格力雖然在機器人的布局上極為相似,但在具體戰略、戰術層面上各有不同。 首先,在戰術層面,格力的處事風格更加謹慎、低調,而美的相比更加大膽、激進。格力在第一屆裝洽會之前,一直沒有對外透露其自動化戰略,對于媒體也不置可否。美的則很早就曾透露過其生產線的工業機器人,2015年,美的提出“雙智”戰略(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在此之后,美的在機器人領域大動作不斷,2015年8月,美的聯手安川電機成立兩家機器人合資公司,分別專注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2016年,美的相繼對日本東芝、德國庫卡和意大利中央空調企業Clivet進行收購,其中收購庫卡一事,讓美的著實風光了一把。 但是在戰略層面上,美的和格力的表現恰恰相反。美的多元化戰略相對比較保守,機器人技術意在輔助智能家居和智能生產線。但是格力的跳躍就顯得有些不穩重,在去年決定做手機后,今年董明珠又決定造車,以格力單打獨斗的作風來看,機器人的作用恐怕是用來自給自足。 此外,兩家研發路線上也不盡相同。格力主張自主研發機器人,主攻工業機器人,目前已經研發出工業機器人、智能AGV、注塑機械手、大型自動化線體等10多個領域的產品。美的則走收購合作路線,相繼聯手日本安川、收購德國庫卡、入股工業機器人廠商埃夫特,以資本的手段來提高自身技術競爭力。而且,美的不僅研發工業機器人,也十分看重服務機器人,美的計劃以助老助殘機器人、康復護理機器人等商用機器人為切入點,慢慢進入家用機器人市場。 不過,兩家企業的機器人戰略都是為了輔助主營家電業務,依靠多元化業務來尋找收入增長點。今年上半年,美的實現營業收入780億元,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14%,格力上半年營收為491.82億元,凈利潤64.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92%。從利潤上看,兩家企業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的機器人研發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是較世界發達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美的和格力在機器人領域發展方式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究竟誰能率先拔得頭籌,還需要更多時間去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