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諸葛亮北伐的得與失

     liuhuirong 2016-10-12
         

        說到諸葛亮北伐,不由得想起南宋大詩人陸游那首著名的《書憤詩》,原詩如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首詩最經典的兩句是“頷聯”部分: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但陸游這首詩的詩眼卻在“結聯”,就是最后兩句: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是在六十二歲(公元1186年)的時候寫下這首詩的,我們都知道陸游?北方金國的態度始終沒有改變,陸游是個強硬的主戰派。但當時南宋一味主和,主戰派得不到重用。

      陸游奔走半生,郁郁不得志。看著年華老去,白發徒添,陸游悲憤交加,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陸游雖然并沒有獲得較高的政治地位,但他對北伐的堅決態度,和諸葛亮卻是相通的,這也是陸游為什么會提到諸葛亮《出師表》的原因。

      話題回到諸葛亮,歷史上的諸葛亮并不以文學著名,他是成功的政治家和不太成功的軍事家,和文壇很難扯上直接的關系。但諸葛亮有兩篇文章在文學史上大名鼎鼎,一是他初出茅廬時的《隆中對》,一就是他在北伐前?皇帝劉禪上的那道名垂千古的《出師表》。

      《出師表》的創作時間是蜀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五月,這時距離諸葛亮托孤秉政,已經過去了四年。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蜀漢昭烈帝劉備為了奪回被孫權襲取的荊州,傾國之兵殺向東吳,結果被陸遜一把火給請了回去。劉備氣病交加,不久撒手人寰。劉備在死前,任命諸葛亮為“內閣首輔大臣”,確立了諸葛亮在蜀漢政壇一哥的地位。

      自三國鼎立以來,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而在夷陵之戰后,蜀漢元氣大傷。本就弱小的國勢更加雪上加霜,這就是諸葛亮在《出師表》開頭說得:?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按正常的邏輯講,實力弱小,就應該保境安民,不主動向大國挑釁。但蜀漢卻反其道而行之,從建立至滅亡四十余年間,可以說是“生命不息,攻魏不止”。一次次穿越千山萬水,悲壯地向北進攻,又一次次失敗,最終無力再戰,被司馬氏控制著的魏國一朝滅亡。

      先不說蜀漢為什么要不斷地北伐,只談談諸葛亮時代的北伐問題。諸葛亮之所以不顧與曹魏的國力差距,屢次北伐,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蜀漢的立國方針就是消滅曹魏,復興漢朝。劉備出道江湖以來,一直舉著“復興漢室”?政治旗幟,態度極為堅決。如果蜀漢建國后,和曹魏稱兄道弟,或者干脆稱藩稱臣,那么蜀漢就在天下人面前自動喪失了道義上的高度,蜀漢的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進而影響內部穩定。

      二、基于第一條,劉備“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所以北伐曹魏的歷史任務自然就落到了諸葛亮的肩上,諸葛亮北伐,不過是繼承了劉備的遺志而已。

      三、諸葛亮雖然當上了蜀相,但他在政治上并不是益州土著派系。諸葛亮在官場雖然屬于武官系統,但他在當丞相之前,一直沒有獨立建立軍功的機會。在亂世中混江湖,要讓弟兄們心服口服,沒有軍功,是絕難服人?。

      如果諸葛亮按兵不動,那么諸葛亮就很難在益州官場樹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從蜀漢政權的角度,還是從諸葛亮自身利益的角度,北伐曹魏都是諸葛亮沒有選擇的。

      四、蜀漢的存在對魏國來說是重大的戰略威脅,如果蜀漢不主動出擊,以攻為守,那么魏國就會大舉進攻蜀漢。正如《后出師表》所說“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從這個角度來說,蜀漢北伐也是無奈之舉。

      五、北伐曹魏符合諸葛亮本人的政治理想,諸葛亮早年就在《隆中對》提出了分兵兩路北伐曹魏的戰略構想。只可惜關羽大意失荊州,從荊襄北伐成?泡影,諸葛亮只能走艱難的山路。但諸葛亮滅魏的決心從來沒有變過。

      北伐曹魏雖然是蜀漢的立國方針,但夷陵敗后,蜀漢暫時沒有實力發動戰爭,他們最需要做的就是養精畜銳,來年再舉。蜀漢的疆域和曹魏比起來,實在過于弱小,蜀漢自失荊州之后,只實際控制著益州,偏居西隅。

    一般來說,東漢三國時期的益州,明顯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北部、南部。北益州是蜀漢國土的主體,約為大渡河以西、長江以北地區。南益州就?我們經常提到的南中地區,這里胡漢雜居,經濟相對北益州來說,比較落后,但戰略價值卻非常重要。

      劉備之前的西蜀政權對南中地區的控制力相對比較弱,所以當夷陵之敗后,南中幾大豪強,比如建寧土帥雍闿、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都造了蜀漢的反。南中幾郡的叛亂,導致本就疆域狹小的蜀漢平白少了一半國土,三面受夾擊,生存壓力空前增大。

      諸葛亮想要集中全蜀之力北伐曹魏,就必須先解決南中叛亂,這是一個諸葛亮無法選擇的命題。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經過了兩年多的隱忍休整,諸葛亮親提銳旅,南征南中。

      好在南中幾郡的軍事實力都明顯弱于蜀漢正規軍,蜀軍在南中并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就敲掉了雍闿等叛將。即使是在南中地區威望甚著的土帥孟獲,諸葛亮也沒把孟獲當盤菜,七擒七縱,遂成歷史佳話。

      諸葛亮在南中的行動目的非常明顯,就是不以兵耀威,而是以德服人,確保南中幾十年的政治安定。其實以孟獲的軍事實力,諸葛亮真想殺他,第一擒的時候就可以開刀了。諸葛亮攻心為上,最終將孟獲感動得淚流滿面,發自肺腑地向諸葛亮起誓“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諸葛亮圓滿得完成了南中戰略,穩定了大后方,同時獲得了南中地區大量的物質支援,這對日后北伐曹魏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幫助。歷代戰爭的勝利者,無不有一個穩定而豐饒的大后方,無論是政治意義,還是軍事意義,亦或是經濟意義,大后方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對蜀漢來說,對南中的軍事行動不是孤立的,而是北伐曹魏的前奏。南中平定之后,諸葛亮一邊調整休養,一邊積極準備發動對曹魏的戰爭。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一切準備就緒后,諸葛亮心情復雜地給皇帝劉禪上了那道《出師表》,繼續他人生的冒險之旅。

      我們不從現實政治利益的角度來看,而是從感情的角度來看《出師表》,可以看出,諸葛亮確?是動了真感情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除了明確了北伐曹魏的戰略任務外,其他的多是在和小皇帝劉禪談心,談自己的人生,談先帝(劉備),也談到了劉禪本人。

      當年劉備“迎娶”諸葛亮的時候,是劉備人生中最為落魄黯淡的時期,“(諸葛亮出茅廬后)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已經二十一年了。人生中有幾個二十一年?可以說諸葛亮的大好青春都奉獻給了劉備,風風雨雨這么多年,難怪諸葛亮無限感慨。

      諸葛亮是鐵了心要北伐,但諸葛亮最擔心的并不是曹魏,擔不擔心,曹魏的實力都明擺著。諸葛亮最不放心的是劉?,阿斗平庸之才,更兼年少無知,諸葛亮不在他身邊,最怕阿斗學壞。所以諸葛亮以“相父”的身份半是勸誡、半是警告阿斗:“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出師表》最大的魅力并不在于諸葛亮的雄心壯志,“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而在于諸葛亮的真情流露。我們可以想見,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在臥室里,須發皆白的諸葛亮借著蠟燭的微光照映,伏案走筆。寫到動情處,諸葛亮不禁淚流滿面……

      諸葛亮北伐前,做足了一切準備,包括人事上的、軍事上的安排。在一個風和?麗的日子里,諸葛亮拜辭了劉禪,無限感慨地北上。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遇,諸葛亮決定拼上自己的老命,至于能不能成功,聽天由命吧。

      至于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從諸葛亮駐扎漢中來看,當然是走山路,北進關中。自荊州失陷,以及上庸三郡降魏之后,蜀漢的北伐路線只剩下漢中這一條路了。

      不過諸葛亮很快就得到了一個好消息,當年叛蜀降魏的上庸軍頭孟達,在曹魏不受重視。在諸葛亮的引誘下,孟達決定回到諸葛亮溫暖的懷抱中。可惜孟達做事太磨嘰,被諸葛亮日后的對手司馬懿以閃電之勢迅速攻到上庸,孟達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被?斬之。

      其實孟達這一路只是諸葛亮北伐的一個重要選擇,但諸葛亮似乎更愿意走漢中這條路。諸葛亮行事穩重,如果他得到上庸三郡,也只能以偷襲取勝,但以曹魏的國力,打奇襲戰的效果明顯不佳。

      諸葛亮從漢中北伐的戰略目的非常明顯,就是不斷蠶食雍涼,席卷關中,斬斷曹魏的戰略右臂,重現當年秦統一六國之前的格局。如果能達到這一目的,蜀就變成了秦,雄踞天下之高地,而曹魏就變成了除了楚之外的關東五國,至于孫權,當然就是楚國的翻版。

      戰略目標已經確定好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選擇具體的戰術手段來達到戰略目?,這就引出了三國史上著名的“子午谷之爭”。蜀漢頭號大將魏延向諸葛亮提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作戰計劃:魏延帶五千精兵,備足干糧,穿子午谷北上,奇襲長安,成不世奇功。

      這個說法是《魏略》載附于《三國志·魏延傳》,而其本傳中記載的卻和《魏略》的版本略有不同,本傳中原文是“(魏延)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

      比較魚豢(《魏略》著者)和陳壽的記載來看,魏延都是要輕兵北進打偷襲戰,但目標不同。魚豢說魏延是要控制長安,席卷雍涼,陳壽則說魏延要扼守潼關。

      魚豢的說法雖然要比陳壽的?細,但漏洞較多,首先魏延怎么敢肯定他兵臨長安,鎮守長安的魏安西將軍夏侯楙就會被嚇跑?再者,子午谷艱險崎嶇,魏延的五千步兵翻山越嶺,勉強在十天后滾到長安城下,也疲憊不堪,而且肯定會有相當數量的非戰斗減員。夏侯楙再膽小如鼠,也不至于怕這幾千疲兵。

      兩個版本再比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魚版的魏延雖然認為可以奇襲長安,扼死雍涼魏軍的東歸之路。但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雍涼魏軍雖然被困死,但關東魏軍卻可以大量西進增援。即使諸葛亮隨后率大軍達到長安,也會和魏國的關中兵、雍涼兵以及援軍打成一團,勝負?難預料。

      而陳壽的版本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陳壽說魏延奇兵奔襲潼關,目的在于掐斷魏軍在關東的主力向西增援的通道,然后“關門打狗”,一舉殲滅魏雍涼軍。

    無論是魚版還是陳版,魏延的這個計劃都異常的冒險,但相對來說,偷襲潼關顯然要比直接奇襲長安更有可行性,邏輯上也能圓得通。潼關是連?關中、雍涼地區和中原地區的險隘重鎮,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依魏延的計劃,一旦蜀軍奇襲潼關得手,等于攔腰截斷魏軍的蛇字戰略布局。而且還有一點對蜀軍非常有利,就是蜀軍在局部的(和關中魏軍)的力量對比中占有相當大的優勢,如果魏軍率領這一萬多蜀軍能在潼關頂住關東魏軍的瘋狂進攻,幾乎提前宣判了雍涼魏軍的死刑。

      再有一點,這次魏延奇襲潼關是絕對保密的,可以打魏軍一個措手不及。從“(魏)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這段記載來看,魏朝上下對諸?亮從正面的北伐都沒有心理準備,何況是魏延的偷襲?

      雖然魏延奇襲潼關的計劃也是非常冒險的,但兵貴用奇,如果當年劉邦不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奇制勝,劉邦根本沒有戰勝項羽的可能。有句老話說得好: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富貴就要險中求,沒點冒險精神,是很難發大財的。

      可惜諸葛亮并不認同魏延的這個計劃,認為太過冒險,所以“制而不許”。諸葛亮的軍事思想比較正統,或者說是保守,所謂“舉堂堂正正之旗,布堂堂正正之陣”。

      諸葛亮和魏延在戰略上并沒有沖突,只是在于具體的戰術手段不同,“諸葛?生唯謹慎”,過于冒險的事情,諸葛亮是不會做的。諸葛亮更傾向于穿越地勢相對比較平坦的斜谷進入關中,穩扎穩打,伺機殲滅魏軍主力,慢慢地蠶食雍涼,諸葛亮相信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一個極有可能改變三國戰略大戰局的偉大的冒險計劃就這樣被諸葛亮給否定了,留下了千古謎題,是是非非,爭論不休。魏延沒有得到諸葛亮的批準,心情非常懊喪,經常諷刺諸葛亮膽小如鼠,沒少在背后罵諸葛亮。

      但諸葛亮是蜀軍統帥,魏延不過是一個方面大將,小胳膊擰不過大粗腿,只好忍氣吞聲。諸葛亮有他自己的想法,魏延有提出建議的自由,自己也?投否決票的權力。

      其實正面決戰未必就沒有勝算,何況在關中地區,蜀軍是占有相當大的兵力優勢的。說諸葛亮不懂軍事,并不客觀,用兵謹慎是每個軍事統帥都應該具備的基礎作戰理論,不能說諸葛亮膽小如鼠。

      諸葛亮即將開始的北伐,是一場勝負未可知的持久戰,魏蜀的爭霸戰不是一場大規模的戰役能解決的,比如確定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戰。諸葛亮不想冒險,不等于說他沒有膽量,誰都知道刀兵無情,敢傾一生心血堅持北伐,這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的。

      關于諸葛亮北伐的次數,《三國演義》說是六次,就是我們熟知的“六出祁山”,?際上諸葛亮總共只有五次北伐(以《三國志》記載為準)。從時間上來看,這五次北伐分別是:

      一、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年初;

      二、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年底;

      三、建興七年(公元229年)年初;

      四、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二月;

      五、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


    其中前三次北伐是在一年之內完成的,頻率非常密集,尤其是第一次北伐,聲勢最大,形勢最好,也最為知名。上面我們講了魏延想用奇兵制勝?但這一次北伐,因為魏國毫無準備,所以也可以稱為奇兵。

      在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雖然拒絕了魏延的冒險計劃,但諸葛亮卻借鑒了魏延的思路,就是效法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諸葛亮開動宣傳機器,揚言要從斜谷北上,攻取郿城(今陜西眉縣)。

      郿城西距長安不過二百多里,一旦郿城失守,蜀軍就可沿渭水西進。所以諸葛亮的聲東擊西之計,果然騙住了坐鎮長安的魏明帝曹叡。曹叡派大將軍曹真率魏軍主力火速趕往郿城,嚴防死守,不能放過一個蜀兵進入關中地區。

      諸葛亮成功地穩住了魏軍主力,他真正的攻擊目標是隴西地?。隴西是連接涼州和關中的重鎮,如果蜀軍能占領隴西,就等于攔腰斬斷了魏國的西線戰略體系。諸葛亮這次走的是祁山(今甘肅禮縣東北),在行政區劃上屬于魏國秦州(曹丕時置秦州)的天水郡。

      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其實還是沒有跳出魏延“占領潼關,隔斷關東、關中聯系”的思路,二人的區別只是在于魏延打的是一場戰役,而諸葛亮打的一場戰爭。魏延是“奇中見奇”,諸葛亮是“正中見奇”。

      諸葛亮聲東擊西,確實取得了非常好的實戰效果,自劉備死后,蜀漢一直沉寂無聞,魏國沒有想到,蜀軍會大舉北伐,“(魏)朝野恐懼……關中響震?。蜀軍聲勢浩大的北伐,讓關西各郡頭目開始盤算自己的未來,難道蜀軍北伐真是當年劉邦漢軍的重復?曹叡是項羽第二?

      一切皆有可能,蜀軍雖然相對較弱,但當年漢軍從紙面上的實力來看,也絲毫看不出劉邦有戰勝項羽的可能,結果又如何?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在沒有受到蜀軍攻擊的情況下,向諸葛亮搖了白旗。

      兵家之上者,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諸葛亮憑空得到了三郡,幾乎提前實現了斬斷關中和涼州之間聯系的戰略目標。從某種角度來說,也間接實現了魏延的奇襲戰略。

      諸葛亮雖然拿下南安等三郡,但諸葛亮也清楚,魏國是不會?此善罷甘休的,肯定會大舉反撲。魏國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三郡的叛變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其他郡縣會紛紛效仿,或者在蜀軍的攻擊之下失陷。

      對蜀軍來說,阻止魏軍西進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扼守險峻要塞,至于這個阻塞點,諸葛亮選擇了街亭。街亭位于廣魏郡東部,這里傍山而立,地勢開闊,是關西和關中地區的交通要塞。只要蜀軍能守住街亭,就等于扼死了魏軍西進的咽喉。

      在街亭守將的作用方面,諸葛亮出人意料地選擇了當時名頭不太響的參軍馬謖。諸葛亮似乎在刻意模仿當年劉備出人意料的選擇魏延為漢中守將一樣,而放棄了當時已經成?的魏延和吳懿。

      馬謖可不是個簡單的人物,是諸葛亮帳下的一流高參。幾年前諸葛亮南征南中時,就采取了馬謖提出的“攻心為上”的戰略方針,結果大獲成功。所以諸葛亮對馬謖格外看重,絲毫不顧及劉備臨死時說得那句話:“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只是讓諸葛亮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用馬謖是他軍事生涯中少見的大敗筆,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全面潰敗。接下來的故事我們已經耳熟能詳了,京劇有出名段“失空斬”,這“失”指的就是馬謖的失街亭。

      馬謖最大的問題不是他的智力水平,而是他的實戰能力,也就是能不能將紙面?的優勢在現實中表現出來。馬謖飽讀兵書,但卻有些泥古不化,屬于紙上談兵的典型人物。

      街亭位置險要,依山傍水,諸葛亮在馬謖臨行前應該是給馬謖下過命令的,要求馬謖將部隊駐扎在河邊,這樣可以保證蜀軍人畜的水源供應。但馬謖卻冥頑不化地認為兵家所云:置之死地而后生,“違亮節度”,拉著隊伍上了山,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至于蜀軍的飲水問題,估計馬謖是讓士兵一擔擔往山上挑水。與馬謖同行的副將王平雖然識字不多,是個粗獷武夫,但王平卻理解諸葛亮的作戰意圖,勸馬謖千萬別玩火,小心燒著了自己華麗的屁股,驕傲?馬謖瞧不起王平,不聽。

      敵人的失誤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馬謖的對手張郃是一代名將,一眼就看穿了馬謖的用兵失誤,立刻抓住戰機,將蜀軍趕出街亭。張郃先掐斷蜀軍的水源供應,從心理上沉重打擊蜀軍的斗志,然后魏軍大舉圍山,“大破之”。雖然蜀軍的傷亡可能并不算重,只不過“士卒離散”,但張郃奪取街亭的戰術目的已經達到。

      從蜀漢的角度看,街亭的丟失對諸葛亮的北伐成果幾乎造成了致命的傷害,魏軍可以長趨直入關西,諸葛亮蠶食隴涼的計劃已經沒有實現的客觀條件了。諸葛亮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拔軍南撤,轟轟烈烈的第一次?伐就這樣虎頭蛇尾地收場了。諸葛亮除了收獲一場慘重的教訓,什么也沒得到。

    因為馬謖嚴重違反軍紀,按律當斬,諸葛亮也判了馬謖的死罪。不過綜合史料來看,馬謖應該不是死在諸葛亮刀下的,而是先畏罪潛逃,丞相長?向朗知情不報被免官。后來馬謖被緝拿歸案,踢到大牢準備殺頭,馬謖運氣好,沒等吃刀頭面的時候,就病死在獄中。

      馬謖是一流的前線高參,但他在守街亭之前從來沒有單獨領兵作戰的經歷,諸葛亮選擇馬謖是一個天大的錯誤。這和劉備選擇魏延守漢中不同,當時魏延就是一流大將,作戰經驗豐富,這才是劉備敢將事關身家性命的漢中要地交給魏延的原因。

      馬謖泥古不化,但失街亭的責任主要還在于諸葛亮用人不明,古代官員舉薦有個“連坐”原則,就是甲推薦了乙做官,如果乙犯了錯,甲要承擔連帶責任。馬謖呆板的效仿韓信背水一戰,而諸?亮則想學劉備,結果全都砸了鍋。明末大儒王夫之批評諸葛亮:“武侯之任人,一失于馬謖,再失于李嚴,誠哉知人之難也。”是有道理的。

      用人講究的是因才適用,舍其長就其短,必然要壞事的。清人顧嗣協有首詩說得好:“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高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當時蜀軍帳下有許多名將,別人不說,有個超大牌的魏延,諸葛亮卻不知道出于什么考慮,對魏延百般限制,嚴重浪費了人才資源。

      馬謖因街亭之失而喪命,對本就選材范圍相對狹小的蜀漢來說是莫大損失。馬謖有?,但用之非所,很難想象曹操會派郭嘉領兵作戰,劉備會讓法正和夏侯淵玩命。諸葛亮用人有失明察,雖然諸葛亮也誤用馬謖向朝廷請罪,自貶三等,但這是諸葛亮應該負的政治責任,無話可說。

      第一次北伐雖然失敗,但不幸中的萬幸是蜀軍主力并沒有受到重創,只不過諸葛亮白忙活了一場,大不了甩掉包袱,從頭再來。不過從諸葛亮在當年年底又再次北伐來看,諸葛亮對第一次北伐的失敗非常的不甘心,從哪里跌倒的,就從哪里爬起來。

      第二次北伐的契機是這年五月,魏軍大舉伐吳,卻慘遭失敗。魏軍橫東跨西,在打退了諸葛亮的第一次進攻后?曹叡就把精力放在了東線,對付孫權。諸葛亮認為魏軍主力都被孫權牽制在了東線,關中的魏軍兵力相對空虛,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這次北伐和第一次北伐有個相同之處,就是諸葛亮在臨行前又寫了一道《出師表》,就是《后出師表》。這道表的作者現在存疑,極有可能是后人偽托諸葛亮之名寫得,我們不深究這個問題,《后出師表》的主體精神還是非常符合諸葛亮的人品性格的。比如那兩句精準概括諸葛亮一生忠誠品質的名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時,放棄了前次北伐時的奇襲思路,不再走祁山一線,而是從散關北?,去攻取渭河要塞陳倉。我們對陳倉這個地方再熟悉不過了,一代戰神韓信初出江湖,就使出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大手筆。

      陳倉對長安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諸葛亮這次選擇陳倉,目標非常明顯,就是兵鋒直指長安。長安是雍涼等州的首腦重鎮,如果蜀軍能攻克長安,關西魏軍則喪其膽,一鼓可取。

      和韓信“暗渡陳倉”相比,這次諸葛亮是明渡陳倉,但戰略目標是一致的。雖然諸葛亮當初拒絕了魏延的冒險計劃,但諸葛亮卻一直沒有走出魏延的戰略思路,從某個角度講,諸葛亮是魏延奪取關西戰略的忠實執行者。

      諸葛亮選擇陳倉?突破點,應該是個臨時決定,或者認為陳倉魏軍較少,可以一戰破取。蜀軍只帶了為數不多的糧食,得志滿滿的來攻陳倉,結果在陳倉城下,諸葛亮吃了陳倉守將郝昭一記大悶棍,“陳倉已有備,亮不能克。”

      一千多魏軍在郝昭的率領下,抵抗數萬蜀軍足足二十多天,諸葛亮拿郝昭沒有一點辦法。再加上魏軍主力火速前來支援,蜀軍糧食又不夠吃,諸葛亮只好恨恨而退,這一趟又白跑了。

      從歷史記載來看,這次突襲陳倉,諸葛亮是想出奇制勝,不過是魏延奇計的翻版。諸葛亮在軍事理論上是一代大家,但他的臨戰能力總感覺少了些什么,或者說是?乏冒險精神。

      與其出散關攻陳倉,倒還不如押上魏延那一寶,出奇兵,翻越子午谷,穿過冢嶺山、灌舉山,直搗潼關。諸葛亮和魏延就像兩個賭徒,魏延賭紅了眼,什么都敢往賭桌上押。諸葛亮就不行,他只敢下小注,賺了更好,賠了也不傷筋骨。

      第二次北伐的失敗,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諸葛亮選錯了攻擊點;二是諸葛亮對攻克陳倉的難度準備不足。這場陳倉攻堅戰是諸葛亮軍事生涯中難得一見的艱苦戰役,諸葛亮幾乎用上了所有攻堅戰的作戰方式,但全被郝昭給頂了回去。

      諸葛亮似乎不太善于打攻堅戰,元人胡三省認為郝昭能守住陳?,并不是郝昭有多厲害,而在于諸葛亮不會用兵。胡三省引用孫武“用兵之術,攻城最下”,批評諸葛亮不懂變通,雖有些刻薄,大體上還是有道理的。

      經歷了兩次北伐的挫折,諸葛亮似乎在戰略上的氣勢明顯不足,不再尋求一戰定江山,而是轉向戰術層次的北伐,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就是這樣。這次蜀軍北伐,主將并不是諸葛亮本人,也不是魏延、吳懿等大牌,而是副將陳式(有可能是陳壽之父)。

      陳式的主攻方向也不是關中地區,而是較為偏僻,但對漢中極有戰略意義的武都、陰平兩個郡。這兩郡緊挨著漢中的西邊,魏軍在這兩郡的軍事存在,對漢中的威脅非常大。最要命的是,這兩郡距離成都也不算遠,萬一魏軍抄小路南下,一旦進入平原地區,諸葛亮的麻煩就大了。

      這次北伐相比前兩次來說比較順利,原因主要是魏軍在這里的軍力比較薄弱,陳式很快就把兩郡劃進了蜀漢的版圖。不過第三次北伐雖然相對來說比較務實,但諸葛亮北伐的總體思路并沒有轉變,他依然在尋求一戰定江山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講,在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只有第三次北伐是以戰術性為主,其他四次都是戰略層次上的。

      第四次北伐,諸葛亮依然選擇了以祁山作為戰略突破口。除了對第一次北伐莫名奇妙的失敗心有不甘外,諸葛亮認定斬斷魏關中、關西地區的戰略通道,對北伐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次北伐,諸葛亮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績,除了大破魏軍主力郭準和費曜所部外,還得到了上邽地區的糧食,“大芟刈其麥”。不過即使如此,蜀軍的糧食供應依然是個大問題,因為山地險峻,所以諸葛亮在北伐時是動用新式運輸工具——木牛流馬。

      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遇到的最大困難也許還不是糧食,而是他的對手——天下梟雄司馬懿!司馬懿是何等人物,他算準了諸葛亮想速戰速決的心思,下令嚴守不戰,和諸葛亮耗糧食。

    兩軍對壘時,拼的就是糧食,看誰咬牙堅持的時間更長。諸葛亮因中都護李平的糧食供應沒有跟上,上邽的麥子也吃完了,諸葛亮只好長嘆后退?雖然司馬懿在張郃的威迫下,勉強出山追擊諸葛亮,張郃被諸葛亮在木門道射殺,但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依然是虎頭蛇尾。

      在這幾次北伐勞而無功后,諸葛亮認識到了糧食是取得軍事勝利的首要物質基礎,所以從漢中撤回來后,諸葛亮“勸農講武”,休養生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中間相隔的時間最長,足足三年!

      在這三年時間里,諸葛亮做足了第五次大舉北伐的準備,除了準備大批軍糧,諸葛亮日夜操練士卒。在第五次北伐的前一年,諸葛亮將軍糧運到了斜谷南口,以方便軍隊就地取食,這也是削減軍隊作戰成本的一個重要步驟。

      諸葛亮這些年來身體情況一直不太好,他也似乎隱隱感覺到了什么,第五次北伐也許就是他人生的謝幕演出。一切準備就緒后,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諸葛亮親率十萬雄師,在春暖乍寒之際,高舉大漢旗幟,心情復雜地穿越斜谷,悲壯地向關中挺進……

      諸葛亮早就感動了歷史,但依然沒有感動他的敵人,做為諸葛亮最強大的對手,司馬懿在渭水之濱靜候著老友的到來。司馬懿算定了諸葛亮不會從郿城出武功,而是駐屯五丈原,諸葛亮果然留在了五丈原。

      諸葛亮這么用兵確實太過保守,不過諸葛亮有自己的苦衷。如果走武功沿渭水北岸向東進攻,蜀軍未必有多大的勝算,畢竟魏軍主帥是老奸巨滑的司馬懿。最重要的是蜀軍雖然糧食豐足,但也經不起太長時間的消耗,一旦糧食吃完了,就將陷入死局。

      諸葛亮之所以選擇五丈原做屯兵之所,主要原因是五丈原正好處在斜谷北口,斜谷是蜀軍糧食運輸的命脈,萬不可有失。同時一旦蜀軍被魏軍打敗,蜀軍可以及時地通過斜谷南撤,避免被司馬懿下鍋煮了餃子。

      諸葛亮行事過于謹慎,但諸葛亮的求戰之心依然強烈,他屢次向司馬懿下戰書,要求兩軍決戰。司馬懿這個人最大的能耐就是忍,無論是在官場上還是在戰場上,在形勢不利的時候,司馬懿比誰都能裝孫子。任憑你跳腳罵大街,我自裝聾作啞,你能奈我何?

      現在蜀軍士氣正盛,司馬懿也不會蠢到撞諸葛亮的槍口,就一個字:拖!司馬懿從多方渠道打聽到了諸葛亮身體每況愈下,看樣子撐不了多久了,更堅定了死守的決心。

      諸葛亮從二月出兵,一直耗到八月,在半年時間里,都沒有機會和魏軍正面決戰。諸葛亮心情抑郁,再加上公事操勞,終于扛不住命運的進攻,大病一場,臥床不起。在勉強向朝廷來使李福托付了他死后的人事安排后,諸葛亮含恨病逝于五丈原,壽五十四歲。

      諸葛亮為報“先帝厚遇之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將歷史感動得一塌糊涂,成為三國歷史上一座偉大的豐碑。諸葛亮一直是歷史上的熱門議題,各種角度的評論、詩詞不絕于書,從這層意義上講,諸葛亮確實是三國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關于諸葛亮北伐,歷代史家貶多于褒,宋人何去非的觀點就很有代表性:“孔明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故嘗數動其眾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眾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

      諸葛亮北伐失敗,拋開魏蜀綜合國力的差距,諸葛亮用兵過于拘泥于“行堂堂正正之陣”,不敢用奇,是主要原因。唐人呂溫指責諸葛亮“奇謀非長”,是有一定道理的。諸葛亮雖然也有用奇兵之處,比如第一次北伐就是,但諸葛亮的“奇”,更多是戰術層面的,歸根結底,諸葛亮用的還是“正兵”。

      何去非在《蜀論》中舉了一個例子,范蠡曾經告訴越王勾踐:“兵甲之事,(文)種不如蠡;鎮撫國家,親附百姓,蠡不如種。”何去非認為諸葛亮就是蜀漢的文種,他的長處在于政治,而非軍事。以諸葛亮之所短,“出其兵乃與魏氏角,其亡宜也。(蘇洵語)”

      我們再舉一例,如果小霸王孫策初出江湖時就掛掉了,讓孫權披掛上陣,鐵血打江山,孫權能拿下江東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諸葛亮在軍事理論上是對歷史做出巨大貢獻的,但他和馬謖一樣,都長于理論,短于實戰,這點遠不如油滑的軍頭司馬懿,也許這就是歷史的無奈之處。

      諸葛亮的話題就講到這里,以明朝大儒王陽明一首《龍岡漫興》來結束本篇:

      臥龍一去亡消息,千古龍岡漫有名。

      草屋何人方管樂,桑間無耳聽咸英。

      江沙漠漠遺云鳥,草木蕭蕭動甲兵。

      好共鹿門厐處士,相期采藥入青冥。
    來自 http://read.dangdang.com/content_2278671?ref=read-3-C&book_id=13717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69囗曝吞精在线视频| 97人人超碰国产精品最新O| 男人狂桶女人高潮嗷嗷| 亚洲综合无码AV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AV国语在线观看|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色WWW在线安全|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男人狂桶女人高潮嗷嗷| 精品国产迷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不卡| 国色天香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瑟|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少妇高潮喷水正在播放 |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国产精品大全中文字幕| 日本一卡二卡3卡四卡网站精品|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亚洲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亚洲成av人片无码天堂下载|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欧美|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 亚洲AV国产福利精品在现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AAA片|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不卡|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SAB|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福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 12裸体自慰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 | A毛片终身免费观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