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其他(完全/復雜) Patte提出的分型方法綜合了幾個因素,包括:(1)肩袖撕裂的程度;(2)矢狀面上的撕裂形態;(3)冠狀面上的撕裂形態;(4)斷裂肌腱的肌肉形態、質量;(5)術前影像上觀測的肱二頭肌長頭的狀態。 Patte分型法分為5級,每高一級在許多項目上都有更嚴重的撕裂分離。如同下文所述,冠狀面上岡上肌腱的回縮是最常用的分型因素。1級:撕裂伴少許回縮;2級:撕裂伴回縮至肱骨頭切跡內側,但沒到關節窩;3級:撕裂伴回縮至關節窩水平(圖. 1.3)。 已經有多個研究表明,Patte分型評估撕裂(肌腱)回縮始終有良好的可重復性。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預測肩袖修復術后的預后。然而,它也沒能包括大小、形狀、組織質量和涉及的不同肌腱。 Snyder發表了一個綜合分型方法,描述了撕裂程度、位置和大小。撕裂位置分為關節側、滑囊側或全層撕裂。部分撕裂進一步細分為:0:正常;1:滑囊或關節表面的微小刺激,或關節囊的小面積磨損;2:除滑膜囊或關節囊的破損外,有一些肩袖肌纖維的磨損和斷裂;3:更為嚴重的肩袖損傷,肌腱纖維的磨損和斷裂,通常累及一整條肩袖肌腱,通常小于3cm;4:非常嚴重的肩袖部分撕裂,累及不止一條肌腱并且包含一個相當大的撕裂。這些描述更大程度上說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并且不同觀察者之間的可重復性較差。 全層撕裂分為:C1:小的全層撕裂,針孔大小;C2:中型撕裂,小于2cm,只累及一條肌腱,并且沒有肌腱回縮;C3:大型全層撕裂,通常為3-4cm,累及一整條肌腱伴有少許回縮;C4:巨型肩袖撕裂,累及不少于2條肌腱,并且有肌腱回縮和剩余肌腱的瘢痕形成。 這個分型方法,也像其它分型方法一樣,沒能包括所有能夠完整分型肩袖肌腱損傷的重要因素。 很明顯,分型方法越復雜,可重復性就越差;另一方面,一個好的分型方法應該能夠提供有關手術方式、難點和預后的可靠信息。 點擊篇頭“關節鏡”,關注我們 這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