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會診中,經常遇到患者詢問和痛風相關的基礎問題,總結一下主要有以下問題,希望對廣大痛風患者有所幫助。 1.什么是尿酸? 答: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微溶于水,易形成晶體析出。體內尿酸三分之一是由食物而來,三分之二是體內代謝合成,主要經過腸道和腎臟排泄。但總體每天生成量與排出量大致相等,保持血尿酸水平穩定。 2.什么是高尿酸血癥? 答:國際上將高尿酸血癥的診斷定義為: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 3.高尿酸血癥需要治療嗎?治療目標是什么?怎么治? 答:鑒于大量研究證實血尿酸水平超過正常范圍時,伴發癥2型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增加,所以建議對于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和心血管疾病者,應同時進行生活指導及藥物降尿酸治療,使血尿酸長期控制在<360μmol/L。對于無心血管危險因素或無心血管伴發疾病的高尿酸血癥者,建議可以給予同樣處理。降尿酸可分為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一般治療主要是指生活方式干預,生活方式改變包括:健康飲食、限制煙酒、堅持運動和控制體重等。正確的飲食治療大約可以使血尿酸降低70 -90 μmol/ L。藥物治療包括堿化尿液,促進尿酸排泄,抑制尿酸合成。 4.什么是痛風? 答:痛風是由嘌呤代謝障礙和/或尿酸排泄減少引起的血尿酸增高并伴有關節、腎臟等器官損害的一組疾病。痛風這種過去只有達官貴人才得的“富貴病”,而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發病率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也開始患病。 5.痛風和高尿酸血癥一樣嗎? 答:當然不一樣。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物質基礎。痛風是伴有關節、腎臟等器官損害的高尿酸血癥。 6.高尿酸血癥一定會發展為痛風嗎? 答:不一定。大約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最終發展為痛風。 7.痛風的臨床表現是什么? 答: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多累及第一跖趾關節,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疼痛可自行緩解,但反復發作,間歇期如常。部分患者在耳廓、第一跖趾關節、手指、腕等部位可見典型的痛風石。 8.痛風診斷標準是什么? 答:診斷痛風的金標準是:關節腔穿刺檢查,關節液中看到尿酸鹽結晶可確診為痛風。但鑒于基層醫院往往受到條件限制,難以開展關節穿刺檢查,所以荷蘭學者通過研究制作了痛風診斷評分量表:積分條件1.男性 2分;2.明確的關節疼痛病史 2分;3.起病不足一天 0.5分;4.高血壓或≥1項心血管疾病 1.5分;5.血尿酸>350μmol/ L 3.5分。結果:≤4分可排除痛風;4--8分疑似痛風,需密切隨訪或關節腔穿刺明確;≥8分確診痛風。 9.痛風急性發作的誘因有哪些? 答:高嘌呤飲食、飲酒、創傷、手術、感染、受涼、過度勞累等都可以在高尿酸的基礎上誘發痛風急性發作。 10.痛風急性發作怎么處理? 答:在痛風急性期,最重要的問題是盡快控制關節炎癥,緩解病人痛苦。所用的藥物主要有非甾體類消炎藥、糖皮質激素和秋水仙堿。目前非甾類抗炎藥(NSAIDs)已取代秋水仙堿成為控制痛風急性發作的一線藥物。治療成功關鍵不是選擇何種 NSAIDs,而是取決于 NSAIDs 的使用時機和劑量,使用越早,劑量越足,癥狀控制就越好。如果NSAIDs效果不佳,可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或關節腔內應用激素。秋水仙堿已成為三線用藥。 11.痛風急性期為什么不能用將尿酸藥物? 答:為了保持血尿酸水平穩定,痛風急性期不宜加用降尿酸藥物。但如果已經服用將尿酸藥物治療的患者急性發作,不需要停用降壓酸藥物。急性期不用將尿酸藥物原因為:降尿酸藥物會使血尿酸水平迅速下降,促使沉積于局部組織的痛風石溶解,趨化白細胞到達局部加重炎癥反應。 12.急性期過后多長時間可以開始降尿酸治療? 答:急性期過后一般1-2周可以開始降尿酸治療,但無論何種藥物應從小劑量開始應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水平劇烈波動。 13.降尿酸藥物有哪些種類? 答:根據尿酸代謝特點,可將降尿酸藥物分為兩大類:1.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代表藥物丙磺舒、苯溴馬龍等。2. 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如別嘌呤醇等。臨床上此兩類藥主要用于間歇期的降尿酸治療,通常首選促排泄類藥物,但禁用于有尿路結石的患者。 14.痛風患者血尿酸要控制在什么水平? 答:降血尿酸控制在至少<357μmol/ L,因為此水平的血尿酸能有效防止結晶析出,可避免痛風急性發作。對于存在慢性痛風石患者可將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 L,因為此水平的血尿酸有助于痛風石的溶解。 15.痛風治療過程中需要監測哪些指標? 答:當然監測血尿酸水平是必須的,它是療效監測指標,也是調整用藥的風向標。另外需要監測血常規、腎功能等及時發現藥物不良反應。同時需要關注血糖、血壓等指標。 16.生活方式調整對治療痛風有作用嗎? 答:有。痛風和糖尿病一樣屬于代謝性疾病,生活方式干預是治療的基石,與降尿酸藥物有協同作用,其應貫穿整個降尿酸治療過程。生活方式調整包括:健康飲食:飲食應以低嘌呤食物為主,增加新鮮蔬菜水果攝入。多飲水:每日飲水量保證尿量在1 500 ml/ d 以上,最好>2 000 ml/ d。同時提倡戒煙,禁啤酒和白酒,可飲適量紅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控制BMI<24kg/㎡。 17.痛風患者有必要口服非甾體抗炎藥預防急性發作嗎? 答:完全沒必要。痛風的罪魁禍首是血尿酸。預防痛風急性發作的關鍵是降低血尿酸水平。NSAIDs類藥物只用于控制急性期炎癥,急性期過后便可停用,其沒用控制痛風急性發作的作用,反而長期服用會出現嚴重副作用。 18.急性痛風性單關節炎需要與哪些疾病鑒別? 答: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需要與化膿性關節炎、外傷性關節炎、丹毒及假性痛風等相鑒別,可以通過血常規及細胞分類、X線片、診斷性治療等方面鑒別。 19.痛風急性發作要用抗生素嗎? 答:單純急性痛風發作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因為痛風是析出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及周圍軟組織中引起的炎癥,雖然部分患者可以有白細胞升高,但痛風卻是無菌性炎癥。無抗生素應用指征,抗生素治療根本無效。相反,某些抗生素會影響尿酸排泄,還可能使血尿酸升高而加重痛風。 20.夏天到了,痛風患者可以“肆無忌憚”的吹空調嗎? 答:不可以。由于肢體末梢和耳廓部血液溫度較低,所以在這些部位容易看到痛風石。因此,痛風患者應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受涼,否則容易導致急性發作。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