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說,三焦經是主一身之氣的。 百病從氣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三焦經就是一個出氣筒,當人之邪氣從三焦經上泄走后,人就不會生病了,怕就怕這個出氣筒堵住,問題就全來了。 三焦百脈通,養身養嬌容 “三焦”到底是什么東西? 中醫把它當做六腑之一,“腑”就是容器腔。胃是一個容器腔,腸也是一個腔,三焦就是把五臟六腑都包括在里面的大腔。 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江海濤介紹,三焦作為六腑之一,是一個大的運輸通路,正如《難經》中所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 “水谷之道路”說明三焦運行著水谷之氣,根據上焦、中焦、下焦所處部位不同,在水谷運行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食物入口首先進入上焦,因此上焦主受納、收集; 中焦負責把攝入的食物碾碎,并轉化成各種營養物質; 接著,下焦就發揮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能力, 吸收營養物質,排泄糟粕。 “氣之所終始也”說明三焦還通行著元氣,是人體元氣升降出入的道路,并且是主干道。 因此,三焦經是人體上一個最大的腑,主一身之氣,簡單地說,三焦經就是調氣的一個大通道。 有人經常說自己內分泌失調,但到底哪里失調,去醫院查不出來,自己更說不清楚,吃藥也不管用。這個時候,如果能調節一下三焦經就會有效果。 又比如,更年期綜合征,就是由長期的氣郁不疏造成的。心里有郁結之氣,三焦經這個出氣筒又堵住了,氣發不出去,就會產生各種癥狀。 還有很多慢性病,也說不出到底哪里有問題。長期不愈的癥狀很多,這時好好調一下三焦經,氣調順了,身體就能正常地運行了。 生活在這個壓力頗大的社會當中,每個人每天都可能要生好多氣,那就得及時消掉才行。有好多女士有痛經、月經不調、閉經的毛病,都跟氣郁有關,用三焦經來調最好。 國醫大師孫光榮秘法 國醫大師孫光榮表示,養生的方法千千萬萬,吃什么、穿什么、練什么、用什么,怎樣選擇?把握三個字的總則“和則安”。 “合”的要領與方法:6個字——上靜、中和、下暢。 孫光榮解釋說:“中醫講三焦,上焦、中焦、下焦。 簡單說就是把人體分成三個部分,你吃什么、做什么,第一是‘上靜’,就是心跳不加劇,不煩躁,上面始終要靜。要想長壽心態首先要平和。 第二是‘中和’,肚子不漲也不餓,也不鼓鼓噪噪。 第三是‘下暢’,大小便通暢。婦女月經,按期按量來,沒有白帶,這就是下暢。不管你吃什么、做什么,把握住這三條,自然能健康長壽。” ▲圖為孫光榮,國醫大師,全國中醫健康指導首席專家。 每天敲打三焦經,氣順百病消! 俗話說:“敲打三焦經,氣順百病消。”生活中,最常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敲打三焦經。經常敲打三焦經可以保持三焦經的通暢,人體氣就順了,也就不會生病了。 怎么敲打三焦經才有效果呢?這里務必記住三點: 坐著或是站著,右胳膊伸向左側,右手正好存左側腰部上下。 然后,用左手手掌從右肩膀開始,沿著胳膊的外側三焦經的行走線路往下拍打,直到手腕。 需要注意的是,動作快慢要適度,拍打略微用力,這樣才可以振動里面的經絡,每次拍打約8分鐘。 在拍完之后,再用食指按揉手腕背面,也就是腕橫紋中點小窩里的陽池穴,大約3分鐘。 陽池穴是三焦經的原穴,是三焦經氣的源頭,揉它可以將氣血引到手上。只有這樣,才可以疏通整條經絡。 《黃帝內經》這樣說,每天晚上在睡覺之前,敲打三焦經是最佳時期。三焦經氣血最旺的時候就是亥時,也就是晚上九點到十點之間。 在這個時候,敲打三焦經更有利于三焦經的通暢,如果每天都堅持敲打,就有利于保持三焦經的通暢。只要三焦經通暢了,人的身體也就不容易生病了。 三焦經是主一身之氣的,一旦三焦經堵了,病就全來了! 俗話說:“敲打三焦經,氣順百病消。”每天睡覺前敲打三焦經,只要10分鐘左右,就能通暢這條經絡,人就不容易生病了!今晚就開始做吧! (注意:本文所用為基本方,使用前請咨詢醫生指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