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皮埃爾·馬舍雷為自己的著作 《從康吉萊姆到福柯:規范的力量》中文本 親自撰寫的序言 (標題為編輯擬定) 我以為在中國, 康吉萊姆的名字是根本不會被提及的 皮埃爾·馬舍雷 /文 劉冰菁 /譯
首先,我特別高興能夠看到,我關于康吉萊姆和福柯規范問題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由此,我要衷心地感謝為了完成這份譯作付出努力的人。
福柯的作品,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地討論,他的聰慧和原創都為人所識。雖然康吉萊姆作為薩特和福柯的同代人,在學習期間還曾是薩特的同窗,但是,康吉萊姆及其作品卻不像這兩位的一樣得到了眾多關注,因此,我以為在中國,康吉萊姆的名字是根本不會被提及的。作為醫學史家、生命哲學家、技術哲學家,康吉萊姆在加斯東·巴什拉之后接任了索邦大學的教授和科學史研究所所長,他特別熱衷于鉆研一些特別專業化的,同時不易于被理解的問題,這也和他極為審慎的個性不謀而合。即使是在法國,也是在康吉萊姆仙逝約二十年之后的現在,人們才開始嚴肅地對待和研究他的思想:Vrin出版社正在整理出版康吉萊姆全集,其中關于康吉萊姆未發表文獻的兩大卷已經面世。從福柯的角度來看,康吉萊姆指導了他的博士論文(即后來出版的《古典時代瘋狂史》),由此福柯在巴黎文學院拿到了學位,也一直極為尊崇康吉萊姆,和康吉萊姆保持了密切的聯系;在福柯生命的最后,他還撰文《生命:經驗與科學》(La vie: l’expérience et la science)來闡發康吉萊姆不為人所熟知的研究方法。其中,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他們兩人在研究上的重合。另一方面,從康吉萊姆的角度來說,在福柯1966年出版了人文科學考古學的《詞與物》之后,他隨即在1967年發表了《人之死或我思之竭》(Mort de l’homme ou épuisement du cogito ?)(載《批判》,第 242期,1967年7月,第599-618頁),既強調了福柯方法論的重要性和獨創性,同時也敏銳地預見了福柯學術研究上的轉向,也就是后來福柯開始轉而關注規訓、生命政治、自我的主題,這些新的討論為福柯打開了通向實踐的維度,而不只是轉向討論人的精神狀態及其形成的問題。
對我來說,福柯和康吉萊姆之間的關聯在法國 20 世紀下半葉占據了關鍵的位置,因此非常值得認真研究。我個人的哲學訓練,也有賴于康吉萊姆無人能及的專業指導。1960年的我,還是一名年輕的學生,參加了福柯的論文答辯會議。這場會議,絕對是一場撼動人心的學術事件。我在這之后,每當他有新書出版,就立刻購入,這樣如饑似渴地追著讀完了他所有的作品。后來,我和阿爾都塞一起工作,他自己也高度重視這兩人的研究,他們的作品也曾影響了他的思考,因此,他鼓勵我繼續思考他們之間的關系。
我的《從康吉萊姆到福柯:規范的力量》,匯集了我自1963年到1993年這三十來年所撰寫的文本:這見證了作為哲學工作者的我這些年的研究路線,不僅僅關注純粹的思辨問題,而是關注“所有陌生的內容都是好的”(toutes les matières étrangères sont bonnes),這是康吉萊姆經常引用和評論的一句話;而“陌生的內容”,是由科學史、技術史、人文科學所提供的。而聯結著康吉萊姆和福柯的,正是他們共同關注的尼采和全新的、不規則的、非典型的方法,這就重新提出了關于真理的問題:將真理同生命相連,反對科學實證主義和法律形式主義。而我的研究主線,即“規范的力量”的問題式,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推進的。另外,影響了我思考“規范的力量”的還有斯賓諾莎,他也是阿爾都塞極為推崇的古典哲學家。其實,“規范”的概念歷史悠長:在19世紀,它從嚴格的技術用語(norma,拉丁語中是直尺的意思,就是用來劃直角所用的工具)擴大了其意義范圍:它被用來討論福柯后來所定義的“生命政治”問題,而且“生命政治”中關于健康的問題,是康吉萊姆關注的核心問題,他從哲學和醫藥學兩方面進行了思考。在這個語境下,福柯所說的新的 “規范社會”(société de normes),也就是在工業革命時候所建立起來的體系,它的規范已經不再從外部控制規范起效的領域,比如以抽象的、約定的唯心主義名義,或是以所謂公正的形式化標準,而是通過內在化的方式構型、發揮作用。因此,規范就和社會及其文化的歷史有了重疊,規范伴隨著社會及其文化的發展進程。也正是這個歷史,起源于生命規范和社會規范的沖突關系的這個歷史,才是康吉萊姆和福柯思考的核心。我所努力探討的,就是在這個角度下,他們兩人各自的哲學立場的原創性和重要性。
當然,在關于規范的歷史性效果上,我并不敢說自己已經解決了康吉萊姆和福柯所提出的所有問題。我的這個成果只是凸顯了他們之間多樣的、復雜的、難以調和的問題的重要性,后者改變了哲學只關注理論的抽象和體系問題的傾向,強烈地刺激了哲學領域的思考。如果我的工作能夠啟發那些想要繼續這樣思考的人們,在他們需要時指出些許新的方向,那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皮埃爾·馬舍雷 2016 年 9 月 ○●文章選自○● 從康吉萊姆到福柯:規范的力量 [法]皮埃爾·馬舍雷 |著 劉冰菁 |譯 張一兵 |審訂 2016.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