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點多出趟車,接到的病人轉中心醫院了?!?/p> “沒事吧?” “到醫院下車時,史醫生拉擔架車時,車‘臥’了,摔住病號的頭了,剛打電話核實,病人腦出血!” “沒家屬幫忙?” “家屬就一個在旁邊?!?/p> “現在到處都有攝像頭的,家屬反應咋樣?” “病人較胖。我還在車上幫著抬,拉出去時,史醫生拉的有點快了!” “家屬沒幫?” “就一個在旁邊,他拉得快,擔架車都沒站起來?!?/p> “病人家屬在現場都說摔住病人的頭了!” “史不知道擔架下車得小心?” “哎!嚇人!跟他搭班。” “小心小心再小心!” “我還站在車上幫他抬,還沒有等我往前去,就拉下掉了!” “擔架四輪不落地,他就敢拉?” “后面的兩個沒著地,他就拉下去了?!?/p> “上天眷顧,但愿沒事!,史若不汲取教訓,還會出事,以后要小心!” “當時他爸媽從急診推車過來較激動,然后周圍人幫忙抬上去就趕緊送進去了。史醫生嚇得不輕……” ” 畢竟是不良事件,這是當班護士事后報告護士長的對話。120救護車轉運急診患者,到達醫院把患者拉下救護車時,發生了患者墜落擔架的意外,這是一起典型的醫療護理不良事件! 情景再現 2015年12月6日,20:00,xx骨科醫院急救站,當班急救三人組醫生史、護士清、司機林,在吉祥東路某居民小區接到呼救患者梁x,男,31歲,>100kg,高血壓,急救隊員應患者家屬要求,把患者轉往中心醫院。 患者以“昏迷10分鐘”為代主訴,疾呼120,現場查體,Bp:192/127mmHg,p75次/分,意識模糊,言語不利,右側肢體癱瘓,心肺聽診可,腹軟,肝脾未觸及,患者家屬強烈要求轉中心醫院,給予轉院處理。初步診斷:腦血管意外,高血壓極高危 救護車到達目的地后,醫生、家屬下車,家屬去急救中心拉接應的擔架去了,醫生開始動手拉救護車上躺著患者的車載擔架車,現場只留下一個家屬在下面接應,護士在上面拽著車頭協助,還沒等護士上前去拉住擔架把手,醫生一個用力過猛,連同患者把擔架車猛地拉下救護車,直摔到患者頭部!眾人驚呼,涌上前去,七手八腳把患者抬到中心醫院的擔架車上…… 點評 不良事件既出,再指責、責罰當事的醫護人員也無濟于事,還是盡力修復漏洞,汲取經驗教訓吧! 原因分析 A醫生 當事醫生在急救站上崗不足半年,使用這種救護車專用的車載折疊式擔架車,經驗不足,防范意識不夠,加之用力太猛,現場僅有的三人,也未能充分上手,就猛然蠻干、匆忙發力,導致擔架車落地時未能及時彈開就直接摔落在地,造成摔到患者頭部的事件發生,是造成這起事件的直接責任人。 B護士 搭班護士在擔架這頭,也未能起到應有的配合作用,醫、護、患者家屬,三人未能達成協力,配合不當(上),也是造成患者跌落擔架的一個重要因素。 C崗位 該急救站未專門配置擔架員崗位,醫護人員在做好接診救護的同時,還要兼職擔負起擔架員的職責,救護力量單薄。 D管理 急救管理方面:當值的史醫生,崗前并未經過醫院及科室的“擔架車使用”專題培訓,更未經過專門考核。 E認識 未把超重患者轉運列入“重點病人”管理:醫護評估不到位,忽略了患者的超重因素,看到患者龐大的體格、沉重的身軀,轉運過程中,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醫生未等患者家屬到位,就輕率下手,心理上先有“輕敵”之嫌。 整改措施 ◎整改管理 科室里應及時做好不良事件上報工作,詳細記錄事件前因后果,就此事召開專題會,討論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引以為戒,杜絕再犯。 ◎團隊協作 急危重患者的轉運,是需要急診科、120急救站醫護人員的密切協作的團隊工作,醫護配合工作,是急救醫療護理工作中的“重頭戲”,是急救工作中的永恒話題。出了事,此時,科室里的所有醫護人員,尤其是護士,都不能互相指責,相互推脫責任,這事不是自己辯白辯白,就能洗清自身那么簡單的。畢竟,患者轉運,不是單人徒手就能圓滿完成的,尤其是急危重患者的轉運,需要的是醫護人員精誠的團結,密切的協作,尤其是醫護配合之下的擔架車使用,尚需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用心磨合,通力密切協作。 ◎醫護溝通 這次的120急救轉運過程中的不良事件,是醫護人員每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件,無論是急救醫生,還是護士,畢竟大家都是在一個屋檐下,還是要彼此敞開心扉,打開心結,開誠布公,商議如何下一步更好的改進工作,愉快地做好醫護配合,攜手完成各班次的每一項醫療護理工作任務。 ◎崗前培訓 “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既然出了事,就要就事論事,找出急救工作中的“短板”,開展新人崗前的專題培訓,讓急救醫護人員在崗前就能熟練掌握擔架車的安全使用,以確保急診傷患的急救護理安全。 ◎崗位配置 當然了,有條件的急救站和急救中心,要嚴格執行120急救站的管理制度,按照規范和標準完善急救單元,配備持證上崗的專職擔架工,把醫護人員從中解放出來,專注于患者的診療、護理與監護,確?;颊呒本劝踩?,那可當真是極好不過的了! 作者簡介:zmdzf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