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黑龍江(阿穆爾河)大橋在黑河市長發村附近的江面上舉行開工儀式。 這標志著橫跨中俄兩國界河——黑龍江的公路大橋進入正式建設階段,它是中俄界河黑龍江上首座現代化公路大橋,大橋建成后將形成一條新的國際公路大通道,實現黑河與阿穆爾州直接互通互聯。 建設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黑龍江(阿穆爾河)大橋,是兩岸人民實現可靠與穩定的全年跨境交通的共同期盼。大橋項目自1988年兩國共同動議,至今已歷時28年。 ![]() ![]() ![]() ![]() ![]() 黑河黑龍江大橋 ![]() ![]() ![]() ![]() ![]() 起點位于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長發屯,終點位于俄羅斯阿穆爾州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卡尼庫爾干村,路線全長19.9公里,中方境內長6.5公里,俄方境內長13.4公里,標準為二級公路;其中黑龍江大橋長1283米、寬14.5米,為米鋼-混凝土疊合梁矮塔斜拉橋,主航道跨徑147米。項目概算總投資24.7億元人民幣。計劃工期三年,2019年10月交工通車。 效果圖 黑龍江大橋是我國北方高緯度寒冷地區第一座疊合梁矮塔斜拉橋,設計由中、俄雙方合作完成,俄方莫斯科國立橋梁建筑設計院、中方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及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組成設計聯合體,共同完成大橋的設計。 示意圖 大橋的設計采用了中、俄兩國最新的設計技術,體現了中、俄兩國最高的設計水平,大橋不僅橋型美觀,還體現“綠色公路”的設計理念,大橋上部結構采用耐候鋼結構,既降低了大橋的后期養護成本,又增強了對環境的保護。 效果圖 大橋的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擴頭樁技術,為全國特大橋梁的建設中首次采用。擴頭樁的采用,減少了基礎的工程數量,降低了全橋工程造價。大橋在冬季開工,基礎及下部墩身采用冬季施工,在春季流冰期前完成墩身施工,避免了流冰對臨時施工設施的破壞。 預計到2020年,兩岸間客貨運輸量將分別達到148萬人次和309萬噸,比目前分別增長2倍和10倍。 【擴展閱讀】 什么是耐候鋼? 即耐大氣腐蝕鋼,在低合金鋼成分基礎上添加適量銅、鉻、鎳等合金元素而成,通過Cu-Cr-Ni元素在鋼板內銹層的富集,使鋼材表面形成致密和附著性強的保護膜,保護銹層下面的基體不受銹蝕,以減緩其腐蝕速度,作為建筑鋼結構可以免涂裝使用,降低鋼橋的全壽命成本。因此,耐候鋼具有耐銹蝕性、省工降耗等特點,是新型的綠色環保鋼材。 耐候橋梁鋼作為具有優良的低溫韌性、焊接性和耐蝕性的新鋼種正在逐漸的被大家認可和接受。在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推廣及應用,在美國,約50%的橋梁采用耐候鋼;在日本,約20%的橋梁采用耐候鋼;在加拿大,新建的鋼橋中有90%采用耐候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