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大黃四兩,酒洗(12g) 厚樸二兩,去皮,炙(6g) 枳實三枚大者,炙(9g) 【用法】上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口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功效】輕下熱結。 【主治】陽明腑實證。癥見譫語便硬,潮熱,胸腹痞滿,舌苔老黃,脈滑而疾。痢疾初期,腹痛難忍,或作脹悶,里急后重者,亦可用之。 【方解】小承氣湯為大承氣湯去芒硝,枳、樸減量,且三味同煎·為輕下劑,主治痞、滿、實的陽明熱結輕證。 【臨床應用】用于慢性胃炎、麻痹性腸梗阻、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及減輕癌痛鎮痛藥所致的胃腸道反應,證屬熱結里實輕證者。 【現代研究】對本方、厚樸三物湯、厚樸大黃湯及組方中各單味藥的鈣、鎂、銅、鋅、鐵、錳的含量測定結果表明,三方的通便、消脹、止痛功效與鈣、鎂有關;鈣、鎂與蒽醌類物質協同作用,可增加腸道蠕動和平滑肌的收縮運動,達到通便及消除腹脹、腹痛的目的;三方行氣作用大小與含鋅量多少成正比,其中厚樸三物湯含鋅量最高,小承氣湯次之,厚樸大黃湯最低[1]。 【參考文獻】 [1]李岳夷.厚樸三物湯等三方單味中藥的部分金屬元素的含量測試和分析.湖南中醫雜志,1988,(3):38 |
|
來自: 岐黃文庫zhqhw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