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特斯拉應該長舒一口氣——經過長達半年的調查之后,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stration,簡稱NHTSA)確認,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 Autopilot 并無功能缺陷,也無需安全召回。 事情還得從一年多以前說起。 2015 年 5 月,約書亞·布朗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公路上遭遇嚴重車禍身亡。他駕駛的是特斯拉 Model S,事發時開啟了“自動駕駛”(Autopilot)模式,一輛卡車在特斯拉對面道路垂直左轉,后者的駕駛員和自動駕駛系統都未能采取行動,Model S 徑直撞向卡車,從底部穿過后脫離道路,最后撞到電線桿釀成了悲劇。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車禍引發了激烈討論,關于自動駕駛是否安全以及事發時它是不是失靈的討論,使特斯拉承受了極大壓力。甚至有人認為,特斯拉應該“召回”自動駕駛功能。去年 7 月,NHTSA確認介入了車禍調查,該機構也一直致力于“如何讓各種新的自動化安全技術在道路上安全地運行”的研究。 6 個月后的現在,NHTSA公布了調查結果。一份 13 頁的報告顯示:1)事發時,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沒有出現故障;2)特斯拉配備的自動剎車(ABE)和自動駕駛系統都有限制條件,事發時的狀況本來就超出了系統設計的適用范圍;3)自動駕駛系統仍然需要人類駕駛員全神貫注;4)自動駕駛系統顯著提高了安全性。引入自動駕駛后,特斯拉車禍發生率已經降低 40%。 自動剎車和自動駕駛再好,視野也有“盲區” 車禍發生時當天,天氣晴朗,道路干燥而且能見度很好,但是NHTSA表示,不管是人類駕駛員,還是特斯拉的自動剎車和自動駕駛系統,都沒有進行剎車,直到兩車相撞前 2 秒,特斯拉還以 74 英里(約 119 公里)的時速前行。 問題的關鍵在于,不管是自動剎車還是自動駕駛系統,當時的情況都超出了它們能感知而范圍。 首先,自動剎車系統(ABE)的應用已經超過 10 年,它和自動駕駛(Autopilot)是相互獨立的,很多品牌的高端車型中都有自動剎車系統。它主要用于感知前方車輛,接近追尾時,它會向駕駛員發出警告,如果情況緊急,它也會主動進行自動剎車。特斯拉也有自動剎車系統,而且默認開啟。 但是,對于側方車輛,尤其是十字路口垂直方向的來車,自動剎車系統的感知能力很弱,它本來也不是為這個場景設計的。交通安全局資助過的類似研究發現,在這種情況下,自動剎車反應遲緩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自動駕駛(Autopilot)則是更先進的駕駛輔助技術,它可以控制車輛的速度、選擇的車道、剎車等。 特斯拉在 2015 年 10 月通過軟件更新的方式引入了自動駕駛,主要包含兩個功能:主動巡航定速(TACC)和自動巡航(Autosteer)。前一個模式會讓車輛在駕駛員設定的速度下自動行駛,當檢測到前方車輛時,它還會自動減速保持合適的距離;后面的模式則使用攝像頭、激光雷達探測路標和前方車輛,使特斯拉能夠自動行駛在道路中間。 兩個功能都有限制,他們主要感知前方車輛和物體,側方出現的車輛在自動駕駛系統的盲區內。特斯拉也明確告知,這兩個功能的應用場景是高速公路。 自動駕駛雖靠譜,但駕駛員最好專心點兒 所以,在自動駕駛模式下,依然需要駕駛員全神貫注,并隨時準備接管。 根據事后的資料,在車禍發生前,約書亞有至少 7 秒的反應時間,而絕大多數車禍是在 3-4 秒內發生的,如果他當時保持專注,是完全有可能避免悲劇發生的。 交通安全局之所以認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不是車禍的“罪魁禍首”,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已經盡到了提醒的義務。 首先,自動駕駛模式是默認關閉的,在用戶協議里,它也明確告知用戶,使用自動駕駛時依然需要把雙手放在方向盤上并隨時準備接管。之后,在用戶每次啟動自動駕駛時,中控臺的屏幕都會彈出對話框再次強調這一信息。 另外,如果系統感知到駕駛員的雙手不在方向盤上,它就會發出警報。如果駕駛員不在 15 秒內做出回應,警報聲會越來越大,如果駕駛員依然置之不理,系統會自動地當前車道緩慢減速,直到駕駛員雙手再次回到方向盤。 如果操作得當,自動駕駛可令車禍發生率降低 40% 雖然看起來有如此多的限制,自動駕駛依然顯著提高了汽車的安全性。 交通安全局分析了 2014 年到 2016 年,所有裝備了自動駕駛功能的特斯拉 Model S 和 Model X 發現,安裝自動駕駛后,造成彈出安全氣囊的車禍的平均數量,已經從每 100 萬英里 1.3 起,降低到每 100 萬英里 0.8 起。車禍發生率降低了近 40%。 寫在最后 約書亞·布朗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自動駕駛”的汽車上失去生命的人,他的死是一個悲劇,也讓大家清楚了現在的自動駕駛技術的局限。 從布朗生前在社交網站發布的內容,我們得知他是特斯拉的忠實擁躉,他曾在視頻中熱情地展示過自動駕駛技術,甚至有一次,他大力稱贊自動駕駛系統避免了一起事故。正如特斯拉在車禍后的聲明,布朗“一生專注于創新和技術發展,對特斯拉的使命堅信不移”。如今逝者已去,但他的勇氣和對創新的信念,也意味著我們在探索更安全的自動駕駛技術上,應該永不止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