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交流,在高潮之后,和書信當中。 書信幾乎是和春節一樣古老的傳統。信件之所以被人喜歡,是因為每封認真書寫的字里行間,都保留著一些故事的線索,和深沉的情意。 從前的日色很慢,車、馬、郵件都慢;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書信這種形式正在消亡。然而,其情意每每仍讓人感動,那種鄭重其事因為真實,而自有雷霆萬鈞之力。即使跨越了時間和空間,也能夠在瞬間調動起我們心底那根溫暖的弦。 國內最近上了一檔季播的書信朗讀綜藝節目《見字如面》,請了許多明星來朗讀這些舊時信件,頗有情意和意趣。 英國此前也有一檔節目叫《Letters Live》,在節目中,許許多多人類的美好情感在其中蔓延,既有二戰士兵與妻子的情書,亦有少年向媽媽“出柜”的自白信,還有一位癌癥患者母親寫給作者的感謝信…… 如同“卷?!彼f ——(這些時刻)讓我們停下腳步,去想象信件主人的生活和他們當時所處的環境。觀眾、朗誦者和信件作者之間的交流聯系,讓人更深入地了解這些啟迪人心的反映人類生存狀態的文物。它們像一扇扇窗戶,讓人窺見寫信人和收信人之間的愛、美麗、痛苦和幽默。
雖說如今“年味”日漸淡漠,但人的靈魂深處仍然隱藏著一些深刻的羈絆 —— 于是,我們想給置身于熱鬧喧囂中也許抽離的你,一些觸動,一些喚醒。 今天,我們選擇了三封有溫度的書信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多給自己一點時間與空間,也多給自己一些復雜卻純粹的情感。以下,Enjoy:
蔡琴致楊德昌:讓他活在我的歌里吧第一封信,我們選擇的是愛情。 蔡琴與楊德昌,曾經是臺灣娛樂圈里最引人注目的夫妻 —— 蔡琴是名噪一時的女歌手,楊德昌則是蜚聲國際的電影大師。他們的結合,原本被視為天作之合,最后卻以分離告終。人們都曾揣測,這其中應該有怎樣的愛恨曲折。 直到 2007 年,楊德昌去世,重被拖回輿論中心的蔡琴寫下了這樣的一封信,來回應外界的窺探,以及懷念逝去的愛人:
一年后,蔡琴出了一張名叫《不悔》的專輯,專輯中有一首歌叫做《給電影人的情書》,她是這樣唱的:
人間不過是你的寄身之處 銀河里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 人間不過是你無形的夢 偶然留下的夢塵世夢 以身外身做銀亮色的夢 以身外身做夢中夢 我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有時候偏偏,制造更多遺憾的卻是愛情。
張曉風致全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