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渴望下誕生:Rewalk Robotics Rewalk是一個由以色列制造商ReWalk機械公司設計制造的外骨骼系統,主要用途是協助下肢癱瘓的病人能夠再次站立行走。輪椅上的人生也許從來不會圓滿,飽受癱瘓病癥的人們經歷著痛苦、悲傷甚至是絕望,但心中從未停止過對重新站立的渴望。ReWalk知道這種痛苦又堅定的感覺,因為Rewalk發明者就是一個四肢癱瘓者。
ReWalk Inc創始人阿米特·高弗爾早年意外癱瘓,從出生時一直到2006年首款Rewalk設備誕生,他都一直在輪椅上度過,因此他深知長期困在一張輪椅上是多么地痛苦。于是,正如Steve Jobs所說的,一切偉大的產品都源于內心的渴望。
在1998年癱瘓后,他一直夢想著能夠有一天像普通人一樣行走,不僅僅是自己,而是所有四肢癱瘓的人!
于是,高弗爾的朋友和同事組成了一個小團隊,埋頭打造首款ReWalk的“丑陋原型”,并與2006年將設備推向了臨床試驗。

和許多外骨骼和假肢不同,經過磨合訓練后,ReWalk就能以使用者習慣的步伐節奏行走,這讓使用者感覺自己像在使用正常的肢體一樣。這項技術要歸功于ReWalk強大的中央處理系統和高精度傳感器,系統能夠通過檢測重心位置的細微變化控制運動,模仿使用者習慣的自然步伐,并為用戶提供適合的行走速度,即便是四肢癱瘓者也能夠借助系統獨立行走。
公司研發團隊有超過20年的經驗,正如定制電子病歷公司Modernizing Medicine由很多臨床醫生組成一樣一樣,Rewalk整個研發團隊有多為癱瘓人士,他們對于癱患者的實際需求,用戶體驗有著非常深刻的體驗。

穩健的步伐:FDA&CE獲批 ReWalk Robotics的前身是Argo Medical Technologies醫療科技公司,該公司致力于制造可穿戴外骨骼動力設備,幫助腰部以下癱瘓者重獲行動能力。它的旗下共有兩款產品,分別是ReWalk Personal和ReWalk Rehabilitation,前者主要適合家庭、工作或社交環境中使用,通過傳感器和監控器,使患者站立、行走和爬樓。后者則是用于臨床修復,為癱瘓患者提供物理治療方式,包括減緩癱瘓導致的肢體疼痛、肌肉痙攣、幫助腸道消化系統、加速新陳代謝等。
去年6 月,該公司的外骨骼技術產品通過了FDA審批,允許其直接向病人銷售其外骨骼產品并在家中使用,目前銷售工作還未啟動,但其產品已開始在美國康復中心使用。
而早在2012 年的時候,ReWalk Robotics 公司的外骨骼產品就通過了歐盟的審批。ReWalk Robotics 公司的其他產品已銷售產品正在獲得市場認可:截至今年8月1日,該公司共售出62 臺Rewalk Rehabilitation和19 臺Rewalk personal,其中88%的訂購來自客戶,12%來自機構和測試機構。
Rewalk是目前唯一使用傾斜傳感器來進行自主走路的的外骨骼機械裝置。Rewalk由可穿戴外骨骼關節,一系列傳感器和控制系統構成,為膝蓋和臀部運動提供力量支撐。

Rewalk利用用戶自身重心的微妙變化為控制運動,上半身向前傾斜時,邁出第一步。重復的身體轉移產生的一系列步驟允許用戶以自然步態行走。
由于外骨骼支持自己的重量,用戶不消耗不必要的能量而走。用戶可以將自己的體重轉移到一邊來實現轉向。Rewalk還允許用戶坐,站,在某些情況下,上升和下降樓梯。用戶可以獨立操作設備,也能夠自己穿上和脫掉設備。Rewalk可以以自然步態行走,并保持功能性的行走速度,這是其他外骨骼關節設備所不具備的。
除了行走之外,Rewalk還給患者帶來了其他好處,這些好處包括減少痙攣痛苦、改善腸道和尿道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和身體健康,以及減少住院和對藥物的依賴。
根據美國國家脊髓損傷統計中心的數據,脊髓損傷的患者中有87.1%被送到非機構的地方(大多數是家里)。因此,雖然大多數的銷售活動都集中在康復單元,但公司商業化的主要目標還是努力將使用范圍集中在家庭或者在社區,公司希望個人銷售能占收入的絕大部分。
目前公司自身并不生產成品,產品都由總部位于圣何塞的著名國際化電子產品制造商新美亞(Sanmina)生產,原材料也都交由新美亞公司負責,這些都保證了公司產品的高質量。
現階段公司正在研制新產品ReWalk–Q,相較于前幾代產品,ReWalk-Q的各方面性能將會有極大的提升,會具有更有效的行走模式,更修長的外形和更輕的重量。最重要的是,Rewalk-Q可以讓四肢癱患者以外的人群使用,包括癱瘓人士在內的更多人群,比如多發性硬化、中風患者等。

上市:下一個特斯拉? 當特斯拉首次登陸美股市場時,市場對于一款只用電池的汽車充滿了懷疑,他們懷疑的是特斯拉能否在不犧牲外觀和性能的情況下僅使用電能驅動。特斯拉的汽車昂貴而稀少,公司很大程度上靠著一個偉大的愿景運行著。
然而,特斯拉的汽車注定代表著未來,而公司的愿景也正一步一步實現。
盡管特斯拉的CEO Elon Musk認為目前股價過高,但特斯拉的例子正說明在一個后喬布斯時代,市場對真正的創新和富有激情的領導人的需求有多么強烈。而高弗爾顯然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2014年7月14日,以色列外骨骼系統提供商ReWalk Robotics向納斯達克提交了上市的申請文件,計劃融資5750萬美元繼續進行外骨骼技術的研發。

2014年9月12日,以色列外置機械骨骼企業 ReWalk Robotics 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日美股開盤后,ReWalk Robotics公司股價以每股13.60美元的價格開始交易,較每股14美元的招股價略有下滑。但此后股價一路飆升,截至收盤時達到25.6美元的“高價”,日累計漲幅達到113.33%。ReWalk Robotics公司此次計劃募集的335萬股股票全部獲得認購,募得資金規模超過5750萬美元。

被低估的Rewalk:慈善事業并不那么美好 股價目前很便宜,才8刀左右,總市值不到1億美元,股票嚴重缺乏流動性。
ReWalk公司于2014年9月上市,上市第一個月受到了市場追捧,股價創新高,最高超過30美元,較發行價上漲超過3倍,動態PS達到80倍。之后股價就開始一路下挫,主要原因可能是持續大額的虧損以及遲遲打不開市場。
不過從Rewalk未來的市場空間、獲得的FDA認證、領先的技術水平來看,目前市值是被低估了。ReWalk的日本競爭對手Cyberdyne,收入規模和盈利水平都與ReWalk差不多,處于虧損狀態,但是Cyberdyne的市值高達20億美元。
公司財務報表顯示,2013年營收達160萬美元,較2012年上漲63%;2014收入400萬美元,較2013年同期上漲150%,但2014年全年虧損2200萬美元。2015年一季度銷售收入63.5萬美元(售出13臺Rewalk),同比增長43%,但是較2014年四季度的146萬美元(售出31臺Rewalk)下降58%。由于產品銷量未形成規模,Rewalk固定成本較高,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毛利都為負。若未來不能利用規模效應大規模生產來降低成本,Rewalk的盈利狀況比較堪憂。
在公布2015年度半年報的當天,Rewalk股價大跌20%,也印證了市場對于Rewalk未來盈利能力的擔心。

問題所在:偏高的價格,偏低的市場認可度 雖然Rewalk公司2001年就已經成立,但是直到2011年才開始出售Rewalk康復版,2012年開始在歐洲出售Rewalk個人版,直到2014年二季度才在美國出售了第一臺rewalk個人版,直到2014年6月拿到FDA認證后,銷售情況都不甚理想。
目前單個Rewalk機器人的價格高達近7萬美元, 對于一般家庭來說是一筆非常大的支出,況且很大比例的癱截患者的經濟狀況都不太好。即便產品的定價如此高昂,公司還是處于入不敷出的階段,不僅凈利潤為負,毛利潤也為負,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400萬美元,虧損2200萬美元。但接近7萬美元的ReWalk產品實在昂貴。
ReWalk公司希望各保險公司、政府項目來為癱瘓患者來承擔費用,比如退伍軍人管理局和政府醫療項目等。但目前還沒有私人保險公司愿意承擔或對個人賠付ReWalk產品的費用。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有這樣一類公司,它們的發展,更多地是基于一個偉大的愿景而不只是商業利益在推動。 例如試圖顛覆汽車行業的特斯拉、推出 Google Glass 和無人駕駛汽車的谷歌,現在又多了幫助下肢癱瘓患者恢復行走能力的 ReWalk 。
ReWalk的前景在于,隨著公司逐漸成熟,產品售價變得更容易接受,它將有機會成為外骨骼機械人界的特斯拉。如果它們“從根本上改變脊髓損傷患者”的愿景能夠保持下去,幾年后ReWalk就可能像現在的特斯拉一樣家喻戶曉。ReWalk畢竟是為社會造福,相信會有更多的慈善團體、政府機構、企業加入到投資中來,研發出更先進的ReWalk 產品,使癱瘓患者重獲新生。
另外,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隨著ReWalk獲得FDA的認證,現在說服保險公司將它納入保險范圍要容易些。在某種意義上,由于能夠讓用戶擁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像ReWalk這樣的外骨骼可能可以幫保險公司省下一些錢。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2007年的一項調查,脊椎損傷患者一年的直接醫療成本平均達2.145萬美元。當一個人雙腿癱瘓時,除了只能通過輪椅來行動的不變,更嚴重的是會引起身體機能的衰退,比如肌肉萎縮、脂肪增加,心血管功能、胃腸功能退化等癥狀,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不僅產生高昂的醫療費用,更會讓患者身心俱疲,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美國國家脊髓損傷統計協會(NSCISC)曾經估算過不包括工資損失、福利在內的癱截成本,大約有5萬美元一年。這還不包括給患者內心帶來的痛苦。
2013年美國約有近390萬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殘疾癥狀,在占總人口比例最高的18-64歲人群中,走動困難者占了整個殘障人士的一半以上,有超過1000萬的人口在走動方面存在困難。

NSCISC估計2013年美國有27.3萬人患有脊椎損失癥,每年還會增加1.2萬例新患者,這其中有4.2萬人左右是退伍老兵,具有醫療費用承受能力。自2010年以來,機動車事故已經成為脊椎損傷的最大原因,有36.5%的脊椎損傷由車禍引起,從高空跌落占28.5%,暴力事故占14.3%,運動損傷占9.2%。近80%的脊椎損傷患者是男性。 根據NSCISC的數據,87.1%的脊椎損傷患者出院后,都被送回家里而不是去專門的康復中心。根據美國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數據,綜合脊椎損傷的性別和年齡等統計結構,預測有80%的脊椎損傷患者,也就是21.8萬人能夠成為Rewalk的潛在用戶,如果按照7萬美元一臺測算,有152億美元的潛在空間,市場巨大。
除了對新一代的Rewalk產品做更多的完善外,公司最近還在研發能夠讓四肢癱患者和多發性硬化癥患者使用的產品。
在未來,ReWalk希望能解決中風和大腦麻痹患者的需求。大腦麻痹癥是一種由于發育中的腦部出現損傷而造成的肌肉系統、運動系統紊亂的病癥,通常在一個孩子出生時,或3歲到5歲時發生。根據美國腦麻痹聯合協會的數據,在美國有大約76.4萬例腦麻痹。
Rewalk可以幫助腦麻痹患者實現重新行走的夢想,未來可能是一個重要的細分市場。ReWalk受到市場追捧反應了市場對可穿戴醫療設備的預期是很高的,人體外骨骼能幫助癱瘓人士重新站立行走,填補了市場這在該領域的空白。未來在機器人技術與可穿戴應用結合的方向還有很廣闊的市場空間,這種“鋼鐵俠”的原型裝備將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代替人類的身體器官進行工作。

走一步,再走一步 目前公司與四大機器人家族之一的安川電機(市值$3.4B)展開了合作戰略,安川目前持有Rewalk 5%的股份。安川希望通過和Rewalk合作來加快自己的服務機器人的發展,而Rewalk希望通過安川在亞洲地區強大的分銷網絡,對公司在亞洲地區的營銷產生幫助。
ReWalk正在加強在市場營銷方面的力度,通過參加很多展覽來提高產品的知名度。2015年,公司在美國前10大康復中心中的8個擴大了業務,并增加了10個新的培訓中心,在北印度和丹麥建立了新的合作關系來推廣分銷產品。目前Rewalk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公司與美國和德國的私人保險公司以及工人補償集團的談判取得較大進展,有望把Rewalk納入這些保險的范圍,若能納入,對于公司銷量將會有非常大的提振。

下一個達芬奇? 同樣是醫療類機器人,同樣經過了10多年的技術積累,同樣在上市初期因為虧損嚴重而表現平平。太多的相似點,讓我們自然而然的想要把達芬奇機器人與ReWalk進行比較。
達芬奇機器人的技術起源于80年代末的斯坦福實驗室,經過10余年的技術積淀,于1999年推出了第一款產品,并在產品推出的下一年上市,上市的前幾年均是業績平平,在第五年迎來業績小爆發。
ReWalk機器人技術起源于90年代末的以色列Argo公司實驗室,同樣經過10余年的技術積淀后,于2012年推出了第一款產品,并于2014年上市,上市近一年股價相當慘淡,最大的原因是銷量不振以及成本控制問題,這也是高科技新產品在初期的通病。
經歷了15年的起伏,達芬奇目前已經處于手術機器人的壟斷地位,而Rewalk還在徘徊中前進。
套用顧城的一句話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Rewalk你要怎么點亮光明呢?”
公司速遞: ReWalk Robotics 國家:以色列 從事領域:ReWalk Robotics制造銷售外骨骼系統,以幫助那些坐輪椅的人重新獲得行走的希望。 創始人:Amit Goffer 成立時間:2001年 上市交易所:納斯達克 上市日:2014年9月12日 股票代碼:RWLK 總市值:預估約1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