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務竟然有這么多好處! 1 不做家務影響孩子的學習 2 做家務讓孩子更有自信 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要素。自信對一個孩子一生的發展所起的作用,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為人處世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靠一些事物來建立信心。而做家務,是培養孩子自信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父母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或是一時做不好,我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放手讓他們做,不管孩子完成多少,都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孩子得到了認同和贊賞,他們就會有非常強的成就感和自信。 如果家長事事包辦,表面上是為孩子好,實際上剝奪了孩子享受成功體驗的權利。 而且,在做家務的這個過程中,孩子會發現通過自己的雙手會完成很多事情,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需要和被使用的。而對于一個人來說,“被使用”和“被需要”的感覺是十分重要的,這是我們自信、自尊的源泉。 3 做家務讓孩子更有責任心 現在很多老一輩的人埋怨年輕人沒有責任心,對工作沒有責任心,對家庭沒有責任心。其實仔細想一想,這多半是老人們慣出來的。那些沒有責任感的人,大部分都是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嬌生慣養,什么心都沒有操過。 讓孩子參與做家務,讓他們知道這是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必修課,讓他們學著去體會父母的不容易,學著去付出。他們只有付出了,才能夠學會珍惜家人的勞動,才能逐漸地培養起責任感。 一個人只有有了責任心,才能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家庭負責,才會盡最大努力把應該辦的事情辦好。一個對自己家里的事都不上心的心,怎么能指望他長大了對工作,對家庭,對他人負責? 4 有利于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強,那么他的生活能力自然而然地也高,他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強。 孩子最終會離開父母獨自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最終目的應該是“分離”。我們愛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獨立成長,堅強面對未來的風雨,有能力解決遇見的問題,而不是留在我們身邊,當一個“巨嬰”。 如何鼓勵孩子積極做家務? 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放棄對孩子的過度呵護,給孩子獨立的生活機會。不要事事都為孩子包辦,要重視培養他們自己動手的能力,鼓勵他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積極引導孩子學會自立。 6 用積極的態度感染孩子 我認為,最需要調整的是家長的心態。要知道,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家長認為做家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干起活來樂在其中,就會吸引孩子一起加入。相反地,如果家長自己都認為家務活是很累很臟的事,干起活來抱怨不斷,全是負面情緒,孩子自然也會對家務活避而遠之。 尤其是爸爸,更要樹立一個好榜樣,不要一回到家就“充大爺”,眼睛里看不見活,這很容易讓孩子有樣學樣。 7 在孩子面前學會適當地示弱 我聽說過這么一句話:“懶媽媽最容易培養出勤勞的孩子。”懶孩子、懶老公都是勤勞的媽媽慣出來的。 不要說孩子不會做家務,沒有什么天生的行與不行。不行,是因為不想做,不會做或做得少。父母要給孩子機會參與,在孩子面前適當地示弱一下,比如“媽媽今天很累,做飯需要你的幫助,你可以幫助媽媽嗎?” 然后給孩子列一個家務清單,洗菜啊擇菜啊掃地啊之類的,讓孩子自己選擇一兩項有能力完成的。這樣他不會有一種被逼迫的感覺,他會認為有充分的自主權,自己是被尊重的。 本文信息:生二胎 編輯整理 轉載請注明:生二胎ID:er3939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下面是2017最HOT公眾號 |
|
來自: 昵稱2942796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