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給大家稍微介紹了一下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感光度。 假如你有去練習的話,應該都能拍出曝光正常的照片。如果你不能確定你拍的照片是否曝光正常,我下面放出幾張照片,來給大家提供一些參照。 正常范圍 三張照片都屬于正常曝光的范圍,為什么說是范圍呢?因為曝光沒有一個準確值,你覺得這是最準確的曝光,對這只是你個人的曝光值,圖A和圖C,區別在于圖片的灰度,那么給大家留個問題,A、C哪張是我RAW的原圖?可以評論回復哦。圖B,是這組照片中看起來最不正常的一張照片,屬于有些小欠曝的照片,為什么屬于小欠曝,還說是正常的圖片?我們攝影術語中有句話叫做“寧欠勿曝 ”,雖然現在有很多攝影愛好者打著“寧欠勿曝 ”這個旗號,來拍圖E這類的照片但是我還是希望大家把基礎打好,前期就把曝光,構圖給做好,這兩方面不要過于依賴后期,對于攝影師來說,強大的ps不只是給你調下曝光,裁剪下圖片,加個難看的水印及邊框。 圖D,畫面一片蒼白,除了主體,其他都沒什么細節,這就是所謂的“過曝”,假如你不小心拍了這種照片且這場景不可重復,那么可以嘗試下轉黑白,看下能不能挽救它,這是下下策,前期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圖E,恰好與圖E相反,畫面顯得很黑,像這種類似的情況就是“欠曝”,同上,假如你不小心拍了這類的圖片,那么就看你相機的性能了,好一點的相機,光JPG就能拉回正常水平,RAW就不用說了,假如你有臺好的相機,不希望你就只有這點追求。 圖D、E,我希望這兩種情況,不要出現在你的相機上,除非是起初用來測光的。 上面啰嗦了一下,下面開始切入正題。 一張照片,一張完整的照片,首先得讓觀賞者知道畫面是什么,這就要求照片有相對準確的曝光,其次就是讓照片有溫度,讓觀賞者感受到照片的溫度。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然而光線就是唯一能穿透你窗戶的介質。 所以看下下面兩張圖片。 色調對比 閉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這兩種顏色帶給你的感覺。 白平衡 看上圖,沿著箭頭方向看到最后一張,每張都是不同的色調,你能根據生活來判斷哪些是暖調、冷調嗎? 暖調?冷調? 每一種都有它自己的顏色(色溫),紅到藍,各有不同,畫面中的顏色接近紅色,那么畫面中呈現的色調就是“暖調”,如果說呈現的是藍色的話,就是“冷調”,那么只能利用ps控制冷暖調子嗎?其實我們單反上都有這個功能,就是白平衡,應該知道的人有很多,不過可能都是掛在自動白平衡上,所以導致在咖啡廳昏黃的燈光下,把自己美美的女票拍成了黃面婆。 白平衡 什么是白平衡,教科書上就是告訴你,白平衡就是以18%灰的“白色”,那么18%灰是什么,你不知道,白色不就是白色嗎?你懵逼了。沒事,之只要知道修改白平衡就是為了修正照片的顏色,目的是為了防止相機把你妹妹的女票拍成黃面婆,或者其他顏色。專業一點就是,告訴相機,這是白色,讓相機在不同顏色的光線下拍出來的顏色盡量還原真實的色彩,就好像在咖啡廳昏黃的光線下拍攝人像,如果你不把色溫從5000K(日光模式)下降到3000K(接近熒光燈吧)因為我本人比較習慣用K值,K值也是所謂日光模式,熒光燈模式另外一種名稱,K值越低,色調就越冷,反之就是越暖。 簡單的總結下白平衡,修改白平衡就是在糾正照片偏色的過程。 色溫 這里簡單的科普一下色溫,色溫是光線在不同的能量下,我們人眼所感受到顏色的變化(冷暖變化),以K(開爾文)為色溫的單位。 關于K值得變化,就是照片冷暖程度的變化,就例如上圖,K值隨著箭頭逐漸加大。 白平衡和色溫的關系 白平衡≠色溫,白平衡和色溫完全是兩個概念,但是我們調節白平衡實際上是通過調整色溫來實現的。 如果調整白平衡 常用的辦法有 灰卡、白紙,雖然說這是網絡上教程經常提到的方法,但是我個人覺得,如果不是商業攝影或者要求精確白平衡的拍攝要求的話,用灰卡糾正白平衡完全是大材小用。 我個人的方法是依靠感覺,調到一個K值,比喻3200K,拍一張照片,對比環境,看下偏向哪個調子,想象一下哪個調子更適合我這張照片的主題和中心思想再調節白平衡參數,多拍幾張,看下哪張效果最好。這過程一般不會超過3張照片。 別人的方法未必是最好的,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我建議剛入門的攝影愛好者們,在初期學習中勿用自動擋,什么是自動擋,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有談及,沒照好不要去怪器材,我現在自用的器材還是D7100+滕龍的18-200 尼康 50D F1.8(小痰盂),雖然說器材確實會限制你一定能力的發揮,但是你能讓這器材能超常發揮,這就攝影的能力,記得網上有個段子說“最貴的不是鏡頭,而是鏡頭后面的腦袋“差不多是這樣吧!記不清了。一張照片貴的不是貴在它是用什么相機什么鏡頭拍的,而是貴在這照片中所蘊含的思想及精神。 如果你覺得這段時間拍的照片都停留在這個水平,遇到瓶頸了,可以把你圖片發到我的郵箱 “jiongwen@live.com ”,我會適當的給些建議給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