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教育園區社區工作規劃發布時間:2015-03-20 14:24點擊次數:1884來源:
天津海河教育園區社區工作規劃
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健全社區管理服務體系,構建園區特色生態宜居示范社區,結合園區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社區工作現狀 園區現有融創中央學府(知香園)和仁恒景新花園兩個在建商品房項目,共規劃建設8504套住房,將于2018年底前分期交付完畢。預計到2020年,園區入駐居民戶將達到6000余戶,18000余人。 一個時期以來,管委會各處室、公安、消防、交管、市場監管局及融創物業公司,在社區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2014年7月,知香園社區工作站成立,在小區尚未達到成立居委會規模的條件下代行居委會職能,已開展入戶調查、建立檔案、法制宣傳、收集意見建議、發放計生藥具等基礎工作。 隨著社區居民陸續入住,社會管理問題逐漸顯現,社區的基礎性和多元化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需要進一步發揮。探索符合園區實際的社區管理模式,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勢在必行。 二、指導思想 進一步落實《天津海河教育園區管理規定》,符合天津市社區工作總體規劃,立足園區實際,基于不斷轉變的政府職能和日益提高的居民需求,兼顧近期和長遠發展,逐步建立面向全體社區居民,主體多元、設施配套、功能完善、內容豐富、隊伍健全、機制合理的高品質和精細化社區管理服務體系。 三、發展目標 按照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社區管理服務體制,將園區居住用地劃分為5至6個居住片區,完善管理網絡,拓展服務內容,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生態宜居示范社區。 到2016年,社區管理服務體制機制初步建立,社區組織體系基本建立,社區服務設施建設有效加強,各項政府公共服務事項逐步向社區覆蓋,社區服務隊伍初步形成,融創社區管理經驗比較成熟,可復制,可推廣。 到2020年,融創仁恒片區的社區管理服務機制更加完善,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社區之間的協調協作機制運轉順暢;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業委會等社區組織隊伍更加壯大;社區服務內容更加豐富,菜市場等便民利民項目日益成熟,社區居民生活更加舒適方便。 四、重點任務 (一)完善社區管理服務組織體系 成立由黨支部、居委會和工作站構成的社區管理服務體系,形成以黨組織為決策領導層,以居委會為民主議事層,以工作站為行政事務執行層的三級組織架構,三個組織間采取領導一人兼任,工作人員交叉任職的工作格局。加強三級架構的管理與服務職能,與社區業委會、物業部門相互協調配合,共同做好社區工作。 (二)拓展渠道豐富社區服務內容 1.積極推進公共服務覆蓋到社區。依托社區辦公場所,搭建社區便民服務平臺,開展面向社區居民的各類公共服務項目,做好與居民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治安、公共衛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勞動保障、文化體育以及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流動人口權益保障等工作,主動靠前服務,縮短政民距離。結合社情民意,積極推動社區菜市場建設,協調做好公交線路延伸和站點設置工作。 2.大力發展社區志愿服務。加強與園區各院校合作,建立園區院校師生社區志愿服務基地,引導青年志愿者參與社區服務,開展文明宣導、環保宣傳、愛老助殘等社會公益服務。結合志愿服務開展情況,適時發起成立園區社區服務志愿者協會,在各社區建設志愿者服務站,鼓勵社區居民積極開展互助志愿服務活動,推進志愿組織規范化、志愿服務常態化。 3.組織開展園區特色社區活動。深入推進學習型社區建設。充分利用園區圖書館、實訓中心、開放大學、人防宣教基地資源,結合實際開發相關課程,面向社區居民開展讀書活動、職業技能培訓、繼續教育和人防教育活動,倡導終身學習理念。 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合理規劃社區活動場地,配置便捷、實用的體育健身器材和設備。協調實訓中心和院校體育場館,組織居民開展羽毛球、兵乓球、趣味運動會等競技活動。 結合生態宜居示范社區定位,開展綠色出行、環保展覽等主題活動,號召居民熱愛環境,共建美麗社區。根據居民需求愛好,組織開展歌詠、舞蹈、書畫等各類文化活動,活躍社區氛圍,提升凝聚力和歸屬感。 (三)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 1.合理布局社區設施網絡。綜合考慮人口規模適度、服務管理方便、資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對齊全等因素,按照社區居民覆蓋半徑和無障礙要求,統籌規劃,大力推進黨員活動室、社區工作站(居委會)、文化活動室、圖書室、警務站(室)、老年活動室、社區衛生站等社區服務設施建設。 2.積極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開發公共信息系統,整合社區信息資源,實現基礎數據共享,逐步實現行政管理、社會事務、便民服務等社區管理服務一體化。建立社區qq群及公眾微信賬號,充分利用社區互動交流平臺,引導社區居民參與自治管理和服務。 (四)加強社區工作隊伍建設 按每500戶居民配備1名的比例,招聘具備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的社區工作者,并建立激勵機制,提高管理水平。依法選好配強居委會成員,鼓勵業委會成員參加本社區居委會選舉。挖掘遵紀守法、責任心強、熱心公益、具有一定公信力和組織能力的居民,擔任居民小組長和樓門棟長。不斷壯大志愿者隊伍,積極動員黨員、團員和公務員發揮帶頭作用,帶動社區居民和園區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加入社區志愿者隊伍。加強對居委會、工作站工作人員和社區志愿者的教育培訓,增強服務意識、職業素質和專業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聯動機制。健全社區工作網絡,成立社區管理領導小組,管委會分管副主任任組長,各職能部門為小組成員,并定期召開聯絡會議,溝通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社區工作網絡內的各部門梳理完善社區工作職能職責和相關制度流程,提高工作規范化水平。 (二)保障政府投入。園區管委會將社區工作經費納入管委會財政預算,在社區工作站的人員招聘、辦公用房功能完善和各項服務活動組織開展等方面投入到位。 (三)分階段組織實施。第一階段(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結合居民入住進展,籌建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和業委會,全面驗收啟用已交付的社區基礎設施,搭建社區便民服務平臺,滿足居民基本需求。引進和招聘2名專職社區工作人員,負責開展入戶調查、政策解答、組織志愿服務和社區活動、辦理服務事項、協助監督管理等工作,并組織上崗培訓。總結融創社區管理經驗,提前介入仁恒社區管理。 第二階段(2016年10月至2020年),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和工作站管理服務職能,不斷壯大和規范志愿者服務隊伍,開展各類社區文體活動。啟用社區衛生站、菜市場等便民利民配套設施,為居民創造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將第一片區的社區管理經驗梳理匯總成基本模板,復制到第二、三片區,并結合實際不斷完善,打造園區特色的社區管理模式。
天津海河教育園區管委會辦公室 2015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