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臺遠眺,燈火闌珊綴夜空,悲涼琴音響起。萬里之外云過處,你是否依然安好?幾番回首,前塵人遠去,獨自撫琴悲戚。 一位清秀佳人,正獨自撫琴流淚,這正是宋仁宗的愛女---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是從小冰雪聰穎,深得皇帝喜愛,在很小的時候,有一次宋仁宗生病了,年僅幾歲的福康公主,赤足散發向蒼天禱告,愿意替父親受罪,看著心愛的女兒如此體貼,宋仁宗趙禎感動的淚流滿面,長大后公主知書達理,精通韻律。 在福康公主四歲的時候,遼國皇室聽聞公主聰慧,就提議兩國和親,被仁宗皇帝拒絕了,他舍不得女兒遠嫁他國,讓小太監梁懷吉陪著公主學習詩書禮樂,梁懷吉也是聰明伶俐,慢慢的兩個人竟然兩小無猜,萌生了愛情,當然這是秘密的,人的初戀都是秘密而羞澀的。 后來隨著公主慢慢長大,求親的人越來越多,宋仁宗決定把女兒嫁給舅舅李用和的兒子李瑋,此時仁宗已經認了自己的母親李太后,這段不明白的可以復習貍貓換太子,說的就是這位仁宗皇帝,仁宗皇帝一直覺得愧對李太后一家,所以把女兒嫁給李瑋,以彌補心里愧疚。 福康公主終究還是沒能逃脫政治婚姻,出嫁前被封為兗國公主,李瑋被封為駙馬都尉。李瑋一家以前本來是在京城扎紙活的,社會地位非常低,隨著仁宗皇帝認回親媽李太后,這才跟著雞犬升天,此人相貌丑陋,言語粗俗,自然比不上陪著公主長大的梁懷吉。 婚后,福康公主公主拒絕跟李瑋同房,一直由陪嫁太監梁懷吉伴在身邊,駙馬李瑋各種討好都無濟于事,時間久了李瑋的媽媽楊氏發現了問題,這兒媳婦咋一直沒有懷孕呢?而且不讓兒子住在駙馬府。于是楊氏一方面鼓動兒子對公主用強,一方面偷偷潛入兒媳婦的府中,去打探消息。 楊氏藏在福康公主的床下,觀察著一舉一動,適逢月圓之夜,公主在院中擺了一桌小菜,與太監梁懷吉二人作詩對飲,楊氏雖是粗人,卻也知道兩人言語間打情罵俏,于是從床下爬出來,與公主大吵一架,罵她水性楊花,而公主也不甘示弱,小梁是太監,我們是精神戀愛,純潔的男女關系。 公主飽讀詩書的人,怎么能吵得過市井婦女,半夜皇宮找仁宗告狀,此時皇宮禁門已經關閉,宋律法規定晚上八點之后不能進皇宮禁門。守城的一看是公主,披頭散發哭哭啼啼,就放她進來了,這下也惹了禍,司馬光兩次上書《論公主內宅狀》及《正家札子》要求彈劾公主,你說司馬光也是,人家兩口子吵架管你啥事。 這下成了兩邊都有錯了,各打50大板,公主降為沂國公主,梁懷吉發配去洛陽掃皇陵,李瑋的媽媽楊氏送到原籍娘家,總之,并沒有同意公主的離婚請求,只是允許福康公主可以常住宮中。 這就出現文章開頭的一幕,公主天天暗自流淚,撫琴思念遠在異鄉的梁懷吉,長久的思念竟然令公主瘋了,哭哭笑笑喜怒無常,這時仁宗皇帝才意識到這是一樁錯誤的婚姻,是自己害了女兒,也非常后悔。 李瑋的哥哥李章非常懂事,趕緊上揍皇帝,說弟弟李瑋粗俗,配不上公主,請求他們離婚,皇帝馬上恩準,福康公主這才和李瑋離了婚。 仁宗皇帝馬上召回太監梁懷吉,但是為時已晚,就算梁懷吉回來,公主的病也沒好,很快就病逝了,梁懷吉也非常傷心,不久之后隨公主而去,希望這對苦命鴛鴦,下輩子能好好的生活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