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趕緊回:怎么了?這不像你。你的少女心不早就死透了嗎? 她說,哎呀我就是突然間很難受。 我說,你是不是被人附體了?張嘉佳還是我?
她哈哈大笑,說尼瑪老娘剛才重溫了一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我心想:電影果然有一種魔力。
電影中男主角有一群好朋友,都用自己的方式喜歡著同一個女孩——沈佳宜,他們不約而同從精誠中學國中部直升到高中部。某天柯景騰因惡作劇被導師處罰,坐到好學生沈佳宜前面,兩個人從此有了互動??戮膀v為了沈佳宜用功學習,一起讀書,一起進步。 他們互相喜歡,可就差那么一步。一次爭吵讓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那天雨很大,兩個人消失在彼此的視線里。故事的后來,沈佳宜嫁給了別人,做了別人的新娘,柯景騰送了一份紅包,上面寫著:“新婚快樂,我的青春。” 整個電影營造著淡淡的氣氛,卻又濃重的真實。
一部電影你不見得多喜歡,里面的情節(jié)你未必都經歷過,可就是有那么幾個點最戳人。 這些年的青春電影,我卻越來越不喜歡了。 因為那里面沒有我自己。
我沒有那么多轟轟烈烈,也沒有那么灑脫。學習的陰影一直在我的頭頂,即使我根本不喜歡那些數學??蓺埧岬氖牵退隳阍俨幌矚g,在那些年你也得把那些公式爛熟于心。 所以這可能是我更喜歡《那些年》的原因。
電影里面有一句:我敢跟你賭,十年后我連log是什么都不知道,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 沈佳宜回:我知道啊,本來人生有很多事情就是徒勞無功的啊。
那么多臺詞,我最愛這一句。
故事的結局,像是印證了沈佳宜的這句話。 兩個明明互相喜歡的人,卻陰差陽錯沒有在一起。 2 我已經畢業(yè)很久了,回過頭要仔細追尋過去的影子,才能發(fā)現一點點青春的痕跡。
像我朋友突然的那句,我好像再也找不到青春時喜歡一個人的感覺了,倒是經常在我的生活中上演。經歷過生活,看過那么多背叛,才能明白“我愛你”這三個字的份量。 但奇怪的是,我們卻總在懷念青春時的自己。
到底是懵懂時心里一遍遍書寫的“我愛你”珍貴,還是數年之后成熟打拼終于找到那個人說“我愛你”更珍貴?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去懷念青春時代的感情。 為什么? 因為越是懵懂,越是純粹。 那時的你壓根考慮不了那么多,所以才顯得格外真誠。 千帆過盡,我們或許還是會說出我愛你,那也一樣的真誠,一樣的珍貴,卻少了一些悸動和熱淚。 前不久,我和老錢回了一次母校。 以前的教室依然上著課,頭疼的物理折磨著學弟學妹,晚自習上課前籃球場上還是擠滿了人,走廊里男生女生偷偷講著悄悄話。還有那些在走廊里的嬉鬧,不知疲倦地奔跑,跟我們一模一樣。 我突然明白,我再也不會因為一些原因奔跑了。 那時你故意惹一個女孩生氣,你們繞著教室跑了一圈又一圈,你喜歡她,可就是享受這種被追逐的樂趣。 這些現在看來幼稚無比的事情,因為有了青春的保護色,都顯得那么可愛。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 哦對了,是這樣:很久以后你會發(fā)現,18歲的時候你放的一個屁,都是香的。 學校變了很多,教學樓翻新過,食堂的飯菜也不一樣了。 可情感卻是一樣,一樣青春懵懂,一樣強烈熱血,一樣頭疼著背語文課本,一樣吐槽學校飯菜難吃,一樣喜歡一個人時用微妙的表達方式。 就像柯景騰跟沈佳宜打的那個賭,雖然沈佳宜贏了,但還是為了柯景騰扎了馬尾辮。 就像柯景騰給沈佳宜打電話說,你不要讓別人牽你的手,因為我還沒有牽過。
不是直白的“我喜歡你”,卻處處表達著“我喜歡你”。 或許他們也都在害怕,害怕著一旦那句話說出口,一切都會不一樣。 3 那天老錢跟我站在操場感嘆著舊時光,卻看見更年輕的“我們”在拼命揮霍。 青春的另一個徒勞之處在于,不管你怎么過,用心地過珍惜地過,瘋狂地過勇敢地過,等到之后回頭看,總會覺得當初做的不夠好。
愛情會再來,可是主角多半不是你青春里愛過的那個。舊朋友離開了會有新的朋友填補進來,但青春的回憶只有曾經的同學和老友才能共同回憶。 最遺憾的是,青春不會再回來,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如果當年柯景騰在放孔明燈時勇敢一些去要那一個答案,或許故事會不一樣。 如果當年他倆爭吵的時候,柯景騰不是轉身走開,而是留在沈佳宜身邊替她擦干眼淚,或許這會是一個完美結局。 可沒有如果。
或許沈佳宜最開始喜歡的,就是柯景騰身上的少年氣。 如果柯景騰不是表現的那么少年,少女時的沈佳宜或許壓根不會喜歡他。 可青春的殘酷在于,女孩在青春的年紀里,總是成長的比男孩快些。 4 電影的結局,男女主角沒有在一起。 喜歡的人嫁給別人,柯景騰說:“原來你真的很喜歡一個人時,你會真心地祝她幸福。” 生活的現實,你曾經喜歡的人,也會你分道揚鑣。 喜歡不一定就能換來在一起,有時候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事實。
只是在那樣的年紀,喜歡過一個人,我并不后悔。 相反,我覺得很慶幸,慶幸出現在我青春里的人,是你。 所以我也喜歡上了那個喜歡你的自己。
要快樂,我的青春。 ◆ End ◆ 文/盧思浩 圖/《那些年》 祝 你 早 安 午 安 晚 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