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器官有著不同的作用,但通過全身體的經絡聯系起來,又會有相互配合的效果,因此,養生必須要調養好五臟,缺一不可,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五臟的養方法吧。 1.心臟:累不得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每天在工作與家庭中穿梭,容易讓人亂了心神,人體長時間處于疲勞之中,心臟也會跟著受累,另外,抑郁或情緒波動、肥胖、大量抽煙喝酒等,也會讓心受累的主要原因。 而心臟是一種陽氣非常旺盛的器官,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因此,夏季養生要尤其注意養心。 午間休息20分鐘,如果做不到午休,可以閉目靜坐20分鐘,只是身心沉靜下來即可;適量吃些苦味的食物,可以清心火,護心神,如桂圓蓮子粥,養心神、補脾胃。 2.肝臟:堵不得 肝臟的特性就是主疏泄,調暢氣機,促進全身氣血水液運行,促進脾胃消化,分泌膽汁和調暢情志等。而常常心情壓抑、郁悶、煩惱等,可致肝氣郁結,則肝臟就會出現一系列的毛病。 春季是養肝的最佳季節,陽氣升發有助于肝的疏泄,適量的吃些酸味的食物,可以增強肝臟功能;保證開朗的心態,不要發怒火,切忌熬夜;肝火比較旺盛的朋友們,可以喝些菊花茶,可清肝明目。 3.脾胃:冷不得 在中醫學中,常將脾胃當作一個整體,而脾主運化,通常消化吸收飲食中的營養物質,并將之供給各臟腑器官組織;同時,它還負責對水分的吸收、運化轉輸和運送。 也就是說飲食直接與脾胃健康聯系在一起,生冷的食物進入脾胃后,如同燒開水一般,脾胃要先將之煮熟加熱,再運送到其他器官,而這一過程也會加重的脾胃的工作量,增加負擔,加速老化。 每天早上的7-9點時,是脾胃最活躍的之時,可吃些小米、山藥、鯽魚、紅棗等,養脾胃的食物,如:山藥薏苡仁粥等;常做推腹動作,平躺時,右手壓于左手背胸部中間推壓至小腹恥骨聯合處50次。 4.肺部:濁不得 肺罩在五臟六腑之上,主呼吸之氣,排出濁氣,吐故納新,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推動血之運行,參與人體水液代謝,肺氣調和則氣機通暢,五臟才能正常活動。 而肺最怕,污濁的空氣,尾氣密集、煙味彌漫、抽吸為之常態等等這些污穢之氣都會對肺形成傷害,久之肺自然會提出抗議。 沒事多做做深呼吸,最好是在早晨空氣最清新之時;適量的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強肺部的肺活量;秋季是潤肺的最佳季節,可以多吃一些銀耳、梨、百合等白色食物,可以潤肺止咳、生津化痰。 5.腎臟:渴不得 腎主水、藏精,與肺、脾同時管理著體內水液代謝和調;同時,又有有充養骨骼,滋生腦髓的作用。如牙為骨之余,而腎主骨,牙齒的健康與否與腎有著一定的聯系。 熬夜、通宵等等是十分傷腎的,容易引起虛火上升,耗損腎精;而吃得咸,口味就會變重,或者是不喝、少喝水,都對腎臟有著莫大的傷害。 常用熱水泡腳,按摩腳心,有強腎滋陰之用;早晚搓熱腰眼,每次100下,至腰間有發熱,發脹感;平時,除了要定期補水外,可以多吃些板栗、核桃仁、枸杞等食物,都有利于補腎。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