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 是哪尊石刻大佛? 樂山位于三江匯流之處,水勢兇猛,尤其夏季船毀人亡的悲劇經(jīng)常發(fā)生。自從樂山大佛修建之后,未發(fā)生過一起沉船事故。 在風景壯麗的四川樂山,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合流處,端然正坐著一座高達七十多米的佛像,它比號稱世界第一大雕刻的阿富汗帕米央大佛站像,還高二十多米。這就是著名的樂山大佛,也被稱為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始鑿于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歷時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樂山大佛背后的烏尤山、凌云山、龜城山構(gòu)成了樂山巨形睡佛景觀。山形似一尊巨型睡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觀。“巨型睡佛”四肢齊全,體態(tài)勻稱,安詳?shù)钠P在青衣江山脊線上,直線距離約1300余米,仰面朝天,慈祥凝重。巨佛的頭、身、足,分別由烏尤山、凌云山和龜城山三山連襟組成。樂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的心胸部位。一睡佛、一坐佛,一天然生就、一人工鑿成。 相傳,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云山麓,水勢相當?shù)膬疵停圯嬛链送活嵏病C慨斚难矗睋v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凌云寺的海通和尚心中十分不忍。于是他請了兩個有名的石匠來商量刻佛像的事。這兩個石匠一個叫石誠,一個叫石虛(一說石匠石青雕刻了樂山大佛)。老和尚對他們說:“我準備在這凌云山巖上刻造佛像,以求神靈護佑,萬民安生,請你們來商議商議。” 石虛一聽要在巖石上刻石像,心里很高興。他想這凌云山十分秀麗,凌云亭非常宏偉,每年來這兒朝山拜佛的人很多,我若在山巖上刻出許多各式各樣造型的佛像來,我的本事豈不就一下傳揚開來!于是就說:“三江水怪,十分兇狠,我看只有造千尊佛像才能把它鎮(zhèn)住。”老和尚見石誠在旁邊一言不發(fā),就問他:“石誠師傅,你覺得如何?”石誠不慌不忙的說:“我看就刻一尊象這山巖一樣高大的佛像吧。”石虛一聽忙搖頭說:“山巖這樣高,石頭這樣硬,你這尊佛像哪年哪月才能刻好?”石誠說:“這巖石硬就能經(jīng)受風吹雨打,佛像大才能鎮(zhèn)住三江妖魔。”老和尚見二人爭持不下,就說:“你們二人不要再爭了,干脆一個刻大佛,一個刻千佛吧。” 說完,海通和尚就出外化緣去了。從此,石誠、石虛兩人就各自選巖構(gòu)圖,雕琢佛像。石虛選擇了那最顯眼,石頭不太堅硬的沿江一片紅砂巖,開始雕琢起來,紅沙巖是一種質(zhì)地疏松,容易風化的巖石,比花崗巖軟,是很好的適宜于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后,容易受到侵蝕、風化。他刻了釋迦牟尼得道成佛,又刻了南海觀音慈航普渡,刻了十八羅漢降龍伏虎,又刻了普賢菩薩指點迷途。他刻了一尊又一尊,刻了兩年,眼看就要刻完了。而石誠呢,卻選擇了一塊又高又難走又硬的大巖石。大佛取三世彌勒未來佛像,端坐姿,寓意未來光明,四平八穩(wěn)。 石虛的千尊佛刻完了,而石誠的大佛連一只腳也沒有刻完。石虛譏諷的說:“我兩年刻了千尊佛,你兩年還沒刻完大佛的一只腳。”石誠毫不氣餒的說:“你千尊佛,萬尊佛,抵不上我大佛的一只腳。”說完又繼續(xù)雕琢起來。 海通和尚化緣回來還請了許多鑿石造像的能工巧匠,幫石誠一起雕琢大佛,附近的老百姓聽說老和尚請人雕琢大佛鎮(zhèn)壓三江水怪,也紛紛趕來幫忙。有的燒茶,有的送飯,一時之間,凌云巖上人來人往,錘聲如雷,巖片似雨。 住在巖下深潭里的水怪,每天被巖上的石塊打得膽戰(zhàn)心驚,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涌起千丈巨浪,想把工人們從巖上卷到水里淹死。石工們眼看怪物涌起水來,就紛紛揀起巖上的石塊向它打去。巖石像冰雹一樣,不一會兒,就把水怪埋葬在亂石堆里。從此大佛巖下,風平浪靜,而大佛的樣子也一天天顯露出來。 這時,嘉州有個官吏,愛財如命。他聽說海通和尚從外地募化了許多銀兩,就帶著幾個官兵來到凌云寺,對海通和尚說:“膽大的和尚,你修建大佛,不先報官立案,目無王法,罰你銀兩一萬兩,限三天交齊。”海通和尚說:“大人,修建大佛是為了鎮(zhèn)壓三江水怪,解除百姓苦難,這銀子是我化緣來修建大佛的,不能動啊!”那官吏見海通和尚不答應,就恐嚇說:“要是不交錢,就剜去你的眼睛。”誰知海通和尚面不改色的說:“我寧愿把眼睛剜去,也不能動修建大佛的錢!”說完,就自己剜去雙眼,端在盤子里向那官吏走去。那官吏見海通和尚真的剜去雙眼,嚇得不停后退。誰知一時忘了身后是懸崖,一下子摔死了。這時,那一對眼睛又飛回海通和尚的眼眶里。那些貪官污吏見了,再也不敢去敲詐海通和尚的錢了。 大佛的輪廓越來越清楚,三江匯流處也越來越平靜。 當大佛修到肩部的時候,海通和尚去世,工程因此一度中斷。多年后,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捐贈俸金,海通的徒弟領著工匠繼續(xù)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賜麻鹽稅款,使工程進展迅速。當樂山大佛修到膝蓋的時候,續(xù)建者章仇兼瓊遷家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捐贈俸金繼續(xù)修建樂山大佛。 三代工匠一斧一錘地接力敲鑿山體,直到90年后大佛完全誕生。有意思的是,自從建了大佛之后,未發(fā)生過一起沉船事故。因為這座石刻大佛是天下最大的佛像,所以人們就叫它大佛,又叫樂山大佛。大佛旁邊的那座凌云寺,也改名叫大佛寺了。一千二百余年來,大佛雙手置膝,足踏蓮花,雖歷盡滄桑戰(zhàn)火,面對著滾滾東流的江水,依然神情自若,看護著在滾滾紅塵中的蕓蕓眾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