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陰。 ![]() 樂山大佛1982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進入山門。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體態(tài)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我們順著“九曲棧道”逐級向下,在三個不同的高度照了三張大佛照片。 大佛右側的石壁上是著名的“九曲棧道”,與佛像同期開鑿。棧道最寬處1.45米,最窄處0.6米,共217級石階,沿崖遷回而下,可到大佛腳底。左側的“凌云棧道”開鑿于1983年,與大佛右側的“九曲棧道”構成一條環(huán)形旅游路線。 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可惜毀于明末的戰(zhàn)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從大佛兩側的山崖上可以看到幾十處孔穴,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梁柱的地方。 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fā)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一千多年來,樂山大佛閱盡多少人間春色,經歷多少朝代更迭,依舊肅穆慈祥,心旌不搖。 附著在著名景點周圍,總會有順便搭車發(fā)財?shù)母黝愴椖俊?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