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掌握車輪位置,新手上路對行時行車的位置總是有些拿捏不好,一會左輪壓線了,一會兒右輪蹭到路邊了,壓線行駛肯定是不夠安全的,因此盡量車道中央行駛時最好的辦法。 城市道路車道寬度大約3.5米,所以行車時左右預留60cm是比較合適的。下面教你如何判斷左輪位置,如何判斷左輪扎線? 當車道側分線與車頭結合點距離左側距離左側A柱大約20cm左右時,左側車輪應該已經或即將壓線。 駕駛員合適坐姿平視前方,地面分道線與車輛左前角重合,并且延伸線與前檔風右下角距離10cm左右 ,此時車輛距車道線大約60cm左右。 如何判斷右輪壓線? 因駕駛員位置靠左,因此預判右側車輪時的方法與左側稍有不同,當右側道白線與機器蓋中央位置重合時,車輛基本就扎線了。 如何判斷右輪距線60cm ? 判斷右側車距右側車道線60cm并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并且不同車輛的參照和也有所不同,只要保證路面白線在機器蓋中央偏右一些位置就沒有問題。 新手司機掌握前后車距? 節假日車多人多,路上很堵。一堵車就掌握不好汽車前間距?一遇變道就被“蹭車”?開車遇到這些問題不要怕,現在給您支你招兒。 正常行駛時如何判斷行車間距? 車影占后視鏡全部---車距為3米 車影占后視鏡2/3 車距為5.5米 車影占后視鏡1/3米,車距為10.5米 堵車時如何判斷與前車的距離 ? 1.看見前車后保險桿上巖沿,車距為1米。 2.看見前車后保險杠下沿 ,車距2米。 注意:路車距離一般在2米左右比較安全,太近容易追尾,摩擦,太遠容易被人插隊。 3.看見前車后輪下沿,車距為3米, 新手在轉向時要養成打轉向燈和認真觀察后視鏡的習慣,而據不完全統計,30%的機動車的車道追尾,剮蹭事故都是由不提前打轉向燈所導致的。 根據自己的車型,才能正確判斷出與前車的距離,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測量車和前方行人之間的距離,撞壞了車路可以修,撞壞了人可不一定了。 1.前機蓋正好卡到行人后腳跟的時候,距離大概是5.3米 2.卡到膝蓋部分的時候,約3.45米 3.卡到屁股的時候,距離是大約是0.6米,0.6可就太近了不太安全 而2.45米相對來說是一個底線的距離。所以對于之前的行人,我們至少要能看見他的大腿才算安全。 駕校不教的行車知識,如何判斷車輪的位置(很實用) 車在路上行駛,如何判斷車輪位置,了解車輪行駛軌跡,是新車友的一個難題,在駕校學車時,場地駕駛的課程,幾乎全靠看點(教練要求找一個參照點)完成的,同理,新車友在剛上路開車時,同樣可以找個參照點,來幫助自己判斷前輪的位置,以減少路上的麻煩。這里結合實例,介紹一種判斷前輪位置的方法。 如何判斷左前輪位置: 視線通過左雨刮器突起的節點和地面上的參照物重合時,參照物位置就是左前輪要經過的位置。如圖所示,如果圓圈中的左邊雨括器節點對準車道線時,車輪剛好軋在線上。 如何判斷車輛距離中心線60厘米: 行駛中一定要與對向來車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行駛才安全。距離中心線或車道線60厘米,是行車的安全距離。當視線通過前擋風玻璃左下角(面板、立柱、擋風玻璃交角)與中心線重合時,如圖,圓圈中標出的點剛好對準路面中心線時,車身離中心線的距離就是60厘米左右。 如何判斷右輪的位置: 視線通過右邊雨刮器節點看路面參照物,如圖所示,當雨刮器節點與參照物重合時,參照物的位置就是右前輪要經過的位置。假如雨刮器節點對準右邊車道線,右前輪就剛好軋在線上。 如何判斷距離右邊線60厘米: 視線通過引擎蓋上右邊的噴水器看路面,當噴水器與路面參照物重合時,路面參照物的位置就距離右前輪60厘米位置,如下圖所示。假如噴水嘴對準右邊的車道線時,那么右前輪距離右邊的線大約就是60厘米。
無論是科目二,還是科目三,有一個技巧是必須要掌握的,那就是保持車身與邊線距離在30公分以內。 有的教練會專門教學員怎么判斷30公分,但有的教練是不教的,學員需要自己摸索,這對基礎不太好的學員來說,難度有點大。 從車外看,30公分是這樣的↓↓↓ 而從車內后視鏡看,30公分長這樣↓↓↓ 下面嘟嘟整理了關于30公分的一些判斷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所謂30公分就是指車身和黃線的距離是三十公分,三十公分其實就是三十厘米。 一、怎么正確判斷30公分? 方法1:車頭三分之一劃分法 這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使車頭的三分之一處與右側邊線重合前行。就是將車三等分,如果剛開始找不到這個點可以自己做個標記,練了幾次以后呢把標記去掉,自己慢慢熟悉這個點。 方法2:觀察雨刮器 雨刷器使雨刷器的最高點與邊線重合前進。在科目三中靠邊停車中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停車。 方法3:觀察右側加強筋 加強筋,即車頭鼓起的線條。右側加強筋對準邊線重合前行,車身和邊線就差不多30公分了。 對于很多人來說,從駕校拿到駕照后,自己開車在路上與當時練車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尤其是駕駛車輛在路上,前方是窄路的時候,經常難以判定自己能否通過。在車內的時候,也不知道怎么判定自己車輪的位置。話說下面這些方法,或許對大伙有用。 1、判斷左輪位置 當你將座椅調至駕駛最舒服狀態,判定左前輪的位置,就可以依靠部分參照物。當你的雨刮器左側,和道路左側的白線處在結合位置時,這樣就可以判定左車輪目前已經壓線了。 除了雨刮器作為參照物,大伙還可以靠一個目測20cm的距離來判定。擋風玻璃左側20cm可以和路上的延伸線重合到一塊時,說明你的車輪也已經壓線了。參考上圖,20cm位置處。 2、右輪位置的判斷 判定右側車輪的位置,和左側不一樣。駕駛室在左側,所以右側存在一定的視覺盲區與誤差。參考上圖,當引擎蓋的中心位置,和道路右側的分道線重合時,說明右車輪已經壓線了(參考上圖)。 3、判斷寬度能否通過 像上面這種狹窄路面,如果你擔心過不去,那就可以降慢車速,讓前車走遠了再通過。當然,也可以靠著兩邊的參照物,來判定自己車輛左右輪子的位置,這樣就能確定通過是否有問題了! 因為現在沒有了通過單邊橋的考試項目,在駕校學車的時候,教練也不會教授大家這方面的東西。平時開車的時候,大伙遇到了一定要注意才行。記住:窄路的時候,車速一定不能快! 最近微信上常有看到大家在詢問有關:停車時如何判斷距離和后視鏡如何判斷距離的問題,為此我們也搜集了網絡中較為詳細的竅門,來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夏天一來到,早上醒得早,中午睡不夠,工作忙也躁,每天最值得期待的,就要屬下班路上的駕駛時間了。 話題回來,最近在微信常??吹酱蠹覍﹂_車時關于“判斷距離”的系列問題對小編進行咨詢,有的時候回復有點慢了可能會耽誤大家迫切想找到解決答案的心情。 所以,今天小編特此為大家帶來圖文并茂的汽車距離判斷方法,大家現在就來看圖學習一下吧。 不同車型,駕駛人員以及坐姿都會對判斷造成影響,本文方法僅供參考,實際操作中會有差別,請特別注意! ●左輪位置 如何判斷左輪軋線? 網絡中常見的一種判斷方法,駕駛員合適坐姿平視前方,當左側雨刮器與車身結合點重合于車道左側白線與車頭機器蓋的結合點時,左側已經軋上分道線。通過我們使用不同車輛驗證后發現,這樣的方法有一定的參考性,但是還不算嚴謹。由于每個車的雨刮器位置和大小都不一樣,所以所謂的結合點并不統一。 通過幾次實驗我們發現,當車道左側分道線與車頭結合點距離左側A柱大約500px左右時,左側車輪應該已經或即將壓線。 如何判斷左輪距線1500px? 當然在日常駕駛中,軋線行駛肯定是不夠安全的,因此盡量保持車道中央行駛是最好的辦法。目前城市中的車道寬度在3米左右,所以行車時左右預留1500px左右就比較合適。駕駛員合適坐姿平視前方,地面分道線與車輛左前角重合,并且延伸線與前擋風左下角距離250px左右,此時車輛距左側車道線大約1500px左右。 ●右輪位置 如何判斷右輪壓線? 因為駕駛員位置靠左,因此預判右側車輪時的方法與左側稍有不同。當右側車道白線與機器蓋中央位置重合時車輛就基本軋線了。 如何判斷右輪距線1500px? 判斷右側車輪距右側車道線1500px的問題其實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并且不同車輛的參照物也有所不同,只要保證路面白線在機器蓋中央偏右一些位置就沒有問題。 ●貼邊停車 貼邊停車其實道理和上面講到的情況相同,只是車道線換為了車位線或是馬路牙子。當然在停車位允許的情況下,不用刻意太貼近馬路牙子,以免發生對輪胎輪轂的刮蹭。必要時通過后視鏡觀察后方車道線或探頭觀察更保險。 ●判斷寬度能否通過 看了上面的方法肯定有朋友會問,在沒有車道線的狹窄路面上怎么判斷車輛能否通過呢。首先駕駛員應當對路面寬度有一個大概的判斷,路面狹窄情況下應當放慢車速。由于駕駛員位于車輛左側,因此左側距離把握肯定比右側從容,所以車輛可以適當的貼左。 將車輛貼近錯車點時,觀察兩側障礙物,將障礙物外側邊緣理解為上文提到的車道線,判斷左右兩側車輪是否可以在“線”內通過。當然不同于對比車道線,兩側后視鏡的寬度也要考慮在內,并且一些判斷上的誤差也要預留。當然如果確實技術有限,取巧的辦法是等待別的車輛順利通過后再通過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在實際駕駛中,我們提供的方法只能作為參考,因為不同車型和不同的駕駛者對于標志物的判斷都會有所差異。目的是希望大家通過這樣的方法結合自己的駕駛習慣來摸索適合自己的“標志點”,能讓日常駕駛更加游刃有余。 很多朋友提了新車回家,在駕駛過程中還不會判斷左右前后車距的有福了,小編下面就整理幾個駕駛小技巧,想必一定能幫助到各位新車主朋友。 技巧1、左輪位置的判斷 我們在駕駛車輛過程中也是需要知道左邊車輪會從什么地方壓過,知道了就可以避免汽車輪胎壓到實線,或者避讓路上的坑洞以及石塊等。當我們的視線經過左雨刮器突起的結點和地面上的物體相重合時,我們左邊的車輪經過時就會壓過該物體。例如在下圖中我們通過雨刮器結點和地面中心線重合,那么輪胎就會從中心線上壓過。 左輪壓住了中線 技巧2、離中線60公分行駛 我們駕車正常行駛中,距離中心線60厘米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行車安全線。 當我們的視線經過棉板和A柱的交角和中線重合時,車身正好距離中線是60厘米 車身離中線60厘米。 技巧3、判斷右輪的位置 當我們視線通過右雨刮器和目標物相交時,車輪胎會經過該物體亞在上面。 右輪已經壓線。 技巧4、右側離路邊60公分行駛 當右噴水器和路面邊目標重疊時,車身離路邊還有60厘米 離路邊還有60厘米 技巧5、右方靠邊停車 當右雨刮器結點和路邊重合時,方向稍向左拉,就可以達到離路邊10厘米靠邊停車的效果。 離路邊10厘米 右輪位置的判斷 因為駕駛室在左側,所以判定右輪位置不能像之前那樣。我們可以看到道路右側的分道線,當這個分道線處在車輛引擎蓋中心位置時,這樣就能說明你的右輪目前已經壓右側道路線了。 判斷寬度能否通過 如果強路面有點狹窄,你如何確定自己的車子是否可以通過呢?像上圖這種情況,就要依賴兩邊的障礙物作為參照物了。當然你的車速一定要慢,依靠前面的方法確定左右輪位置,這樣就能知道自己的車能否通過了。 當然,自己心里沒底,那就不要貿然通過??梢詨阂幌滤俣?,讓前面的車走遠一點,自己再過去。我們雖然在駕校拿到了駕照,但是很多駕駛經驗都缺乏,像這種情況,駕校一般都不會教。所以,平時的時候,大伙也要注意積累自己的駕駛經驗,這樣才能一路平安。 回閣下 卑職駕齡為21年,記得學車時教練讓以車頭左側旗桿做為參照物,后隨著駕駛技術不斷熟練憑的完全是感覺,以及諸多電子設備(例如全景影像)的輔助,卑職承認在這方面確實退化了,所以無法給您最佳的回答,還望閣下海涵。 即頌 近安 運營負責:奧斯卡影哥 當我們經過漫長的學車生涯,終于拿到駕駛證了,當時是不是很激動。于是就想買個車或找個車練練手,熟悉下駕駛性能。因為是新手判斷不好車子位置,就可能出現車子刮蹭。導致駕駛信心下降,特別是女司機,停車時明明距離前方障礙物還有很長的距離,卻不敢向前開,因為在車內看起來跟要裝上似的,尤其是越大的車,這種感覺越明顯。其實判斷車子位置是有竅門的。 首先我們是新手,我們就要放低姿態,不要以為拿到駕駛證就會開車了,其實我們離成為真正的駕駛員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呢。當我們要駕駛一部新車時,一定要大致對車子的尺寸大致有所了解,這樣我們在停車,轉彎,掉頭的形勢過程中就可以減少汽車的掛蹭。 1、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面車輛保險杠上沿時距離約1米 2、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面車輛保險杠下沿(人的腳膝蓋)時距離約2米 3、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面車輛后輪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時距離約3米 4、在時速小于10km/h時,以看見前車保險杠下沿為安全距離。 5、在時速小于20km/h時,以看見前車輪胎杠下沿為安全距離。 6、在等紅燈時,以看到前車后保險杠下沿為最佳距離。 7、在馬路兩側停車時,以看到前車保險杠上沿為最佳位置。 當然了如果安裝過前置倒車雷達,當雷達警報聲音很急促很快的發出“滴滴滴滴滴”的聲音,這樣車子和前面障礙物至少還有50厘米距離。 最后實在不行的話就死記住你自己的車,長,寬,高,你可以在前面放一些樹葉做參造物,你感覺差不多的時候,就下車看看,到底過了,還是差了多少,一段時間后,我相信你會越來越有信心的。 我們在靠駕照的時候,教練也是不會教這方面的技巧,在老司機眼里,這可能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開車基本功,而有大量的小白是不會的,小編記得當初教練教我的是,開車盡量開中間比較安全,防止車撞倒邊緣......現實中誰敢一直開中間,一人占兩車道,分分鐘被人打死,所以小編可能遇到了一個假教練。 今天老司機來教大家一個開車的實用技巧,如何判斷車輪的位置,然后預估對面會車的中間距離,保證安全車距,如果在道路寬的路面當前不用太在意,但是如果是農村小路,特別是鄉鎮小路的時候,一不留神可能就會擦到。 技巧一:判斷左邊輪胎的位置技巧。 首先是開車坐姿一定要準確,這保證了開車方向性,能開好直線,不會左右亂飄。上車時,首先調整自己舒服的坐姿,系好安全帶,在開車的時候,座椅車前面的左邊雨刷器的節點,當發現雨刷器的節點剛好跟道路的中間線重合時,代表已經壓線了,輪胎剛好在線上,所以要保證節點在道路中間線的30-40公分,為安全距離。 很多人會說某些汽車雨刷器沒有節點該如何判斷,那么可以把玻璃的左側20厘米-25厘米左右的位置當做是輪胎位置,就可以拿來對比是否壓線了,是否有安全距離。 技巧二、判斷右側輪胎的位置技巧。 在判斷右側輪胎的時候,就沒有左側那么好判斷,因為大陸的駕駛位在左側,看向右側的時候是斜線的,所以需要更加的心細,在判斷方面我們以車頭中間位置來判斷,當右側的分道線跟車頭中間點重合時,那么右側輪胎就剛好壓線了,需要往左打方向盤了。 技巧三、判斷是否能穿過前面的汽車空隙技巧。 當兩面輛車中間有個空位時,是否旋轉往中間穿過去很重要,判斷的技巧在于,首先要壓低速度慢慢靠近,然后根據左右兩邊的軌道線來判斷車身穿過去是否會擦到。如果心里沒底,或者兩車相靠太近,要么就放棄,要么按下喇叭,提醒前面的兩車多留下空隙。 判斷車輪位置原來可以這樣看 在日常用車中,有太多情況是需要知道自己車輪的位置的。比如通過一個損壞的狹窄路面,靠邊停車,行駛是否能壓線,躲避路面石頭等障礙物。對老司機老說,由于對自己車輛比較熟悉,車開的也多,有時憑感覺就能判斷個差不多。對于新手司機來說,想要準確判斷出左右車輪在什么位置,其實還是挺難的。 怎么去判斷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參考點,坐著車里能看到的比較明顯的地方就是雨刮器,所以很多人拿雨刮器來作為參考點。判斷左輪位置:從車里看,當左側雨刮器尾部與車道線重合時,說明左輪已經壓倒了車道線,若是雨刮器尾部位置不明顯,也可以從風擋玻璃左側向里大約20厘米處,以此為參考點。 判斷右輪位置:當右側雨刮尾部與車道線重合時,說明右輪已經壓到了線,若是你的車子能看到前機蓋,也可以以前機蓋前部中心位置為參考點,當前機蓋前部中心位置與車道線重合時,說明右輪已經壓到了線。 這種方法只是一個參考,針對于不同駕駛員、不同車型會略有偏差,想要準確的找到參考點,可以找個空曠地帶,在車前方地面上標出車輪能壓過的位置,然后自己坐在車里觀察以哪個點為參考最佳。參考點選好了,無論靠邊停車,還是躲避障礙物,都能更加輕松自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