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物流基礎管理,規范物資倉儲管理標準,促進物流管理精細化,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降低物流管理成本,倉儲管理是企業物流管理的基礎組成部分,實行倉儲標準化管理,準確提供存儲物資信息,有利于支撐企業生產和輔助市場經營,是實現倉儲服務和費用成本之間經濟平衡的根本基礎。 倉儲標準化管理是做好物資保管工作的必備條件,是保證物資質量完好、數量準確、快收快發的重要手段。倉儲標準化管理包括倉儲物資驗收,入庫、裝卸、搬運,擺放,保管,盤點,出庫、廢舊物資處理、安全保衛等一系列相關行為的標準化管理。 1 成品驗收 1.1 倉庫收到品保部檢驗合格的成品后,庫房負責人根據當日計劃量安排入庫驗收人員進行掃描后放置庫房分揀區。 1.2入庫掃描識別和記錄成品的外觀質量、數量、品牌規格型號等進行驗收。 1.3 成品外觀質量或數量驗收不合格,則放置問題胎存放區,并交由品保人員進行復檢。 1.4 復檢合格,則按照規格型號放至入庫分揀區,進行入庫上架準備工作 2 成品入庫 2.1 庫房負責人根據當日生產計劃合理按照成品入庫量、品牌、規格型號等要求安排掃描人員進行入庫。 2.2 入庫分揀區同種品牌規格型號的成品滿足一個移動貨架存儲量時,掃描員進行入庫掃描上移動貨架,并確定庫位信息。 2.3 保管員負責核查入庫移動貨架的成品數,確保信息化掃描量與貨架層存放量以及品牌規格相一致,若發現不一致時,應將存放成品的貨架存放至入庫分揀區,并及時通知入庫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2.4 入庫保管員確保數量、品牌規格相一致后,入庫叉車司機進行貨架定位并放入對應的貨位區域。 2.5 高位叉車司機根據貨架定位信息將貨架存放至對應的固定貨位上。 3 搬運 1 將滿足上架數量的成品進行上移動貨架。 2 在搬運貨架時,叉車司機人員根據叉車的承重能力合理進行搬運;按照貨架標記的庫位信息將存滿的成品的貨架放置對應庫位區域,同時將備貨區域剩余的空貨架搬運至貨架存放區進行存放。 3 搬運貨架前,必須確保移動貨架干凈無塵土,確定庫位信息準確等。 4 放置貨架時要小心輕放,不能猛撞,以防損壞成品。危險物資應按裝運危險物資的性質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品,裝卸時必須輕裝輕卸,防止撞擊、重壓、拖拉和傾倒,不得損毀包裝容器,并注意標志,正確穩妥堆放。 5 標注了放置方法的物資,要按標注的方法放置,同時要將物資的物料標簽向外,便于讀數和識別。 6 各種需用叉車等裝卸工具搬運的物資,在運輸前必須將物資合理放置于貨架上,外包裝上有特別標識的物資,必須按標識要求 疊放。 7 使用叉車運輸作業時,應采用低速行進,當轉彎或遇路面有變化以及進出電梯時,應預先減速,嚴禁野蠻駕駛,在整個裝卸作業過程中應做到對物資輕拿輕放,嚴禁野蠻裝卸。 8 使用叉車搬運的人員,低速行進,禁止叉車滑行前進;使用叉車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效的上崗合格證方可操作叉車等運輸設備。 4 成品擺放 4.1 成品擺放要根據其特性、庫位布局等要求,做到科學分類,合理擺放,妥善保管。 4.2 成品擺放標準 成品分類:不同品牌、規格、型號分開擺放; 固定:擺放整齊、不偏不倚、不歪不斜; 定量:擺放單位(層、高度),高度不超過兩米 整潔:擺放成行成線、標志清晰、無雜物積塵; 方便:擺放要易于搬運、裝卸、檢查、操作; 節約:節省庫位、人力、物力、財力; 4.3 物資的擺放要面向通道,分層擺放,以方便物資在倉庫內的移動、存放和取出,保證操作作業的安全性,防止物資在搬運、裝卸過程中受損。 4.4 包裝標準化的物資宜擺放在托盤或貨架上,包裝非標準化的物資應對應于其形狀規則選擇不同擺放方式,或通過將其裝入特殊的保管設備中使其在包裝上標準化。 4.5 物資擺放必須防潮濕、通風,在擺放物資時須使用襯墊材料(墊布、托盤等)進行地面鋪墊。對于露天存放的物資,應及時進行遮蓋等防護措施,以防止陽光、雨雪、風沙、塵土等對物資形成侵蝕、損害。 5 物資標識 5.1 物資存儲位置必須設有標牌,明確標示物資的庫區貨位信息,拴掛在貨架上或擺放在貨垛正面明顯的位置,以方便物資的盤核、儲存與發放。 5.2 專項物資(報廢物資、暫存物資等)應依照其使用特性單獨劃分專區進行存放標識。 6 物資保管 6.1 存儲物資實行賬物分管,嚴管制度。 6.2 按照物資分類管理要求,根據物資特性和存儲數量,合理安排庫房進行保管,其中露天庫應設置遮蔽棚架或苫蓋防護措施。 6.3 存儲物資要做到管理科學化、作業標準化、保養經常化、庫容整潔化。 6.4 物資保管要做到按物資性質定庫,按物資分類定區,按物資品種定架/列,按物資數額定位(庫、區、架/列、位—四號定位)。 6.5 經常檢查和維護庫區環境,確保物資無塵土、無損壞丟失,庫區無隱患、無雜物積塵;確保物資防潮、防凍、防壓、防腐、防火、防盜(五無六防)。 6.7 物資保管要定期進行庫齡分析,實物發放遵循先進先出原則,防止因存放時間過長而導致物資發生減值(變質、損耗、老化等)。 6.8 對分管的物資、成品的出入庫及時進行準確建賬。內容包括:物資名稱、物資類別(編碼)、物資庫位、規格型號、生產日期、入庫數量、出庫數量、結存數量等信息。 6.9 物資保管信息(庫、區、架/列、位)發生變動,庫管人員須及時調整物資分類明細賬,保持賬物記錄信息的一致性。 6.10 物資保管必須做到日清點月清結,確保物資電子賬記錄的品牌、規格型號、數量與實物相符。庫管人員必須對所管物資進行隨時清點,及時記錄清點結果;每月結賬期庫管人員要匯總物資當期動態總量,核算物資當期余量,并自行盤點實物進行核對;發生差異,必須如實上報,不得擅自更改數據或撤換、銷毀實物臺賬。 7 盤點檢查 7.1 物資保管必須建立盤點檢查制度,確保三清三符(三清:數量清、規格清、質量清;三符:財務賬與物資分類明細賬相符、物資分類明細賬與物資實物臺賬相符、物資實物臺賬與實物相符)。 7.2 物資盤點檢查后須填寫物資盤查表,物資盤查表包括:盤查日期、物資名稱、規格型號、賬面數量、實盤數量、盈虧數量、庫管人員、負責人等信息; 7.3 盤點檢查過程中發現物資實物數量與實物臺賬和物資分類明細賬記錄數量不符、物資數量盈虧或存在變質損壞的,由庫管人員按規定填寫盈虧報告單,詳細注明盈虧原因,報本部門主管領導,經相關審批手續后進行賬務調整。盤查中發現的變質損壞物資,需單獨存放,不得出庫。 8 物資出庫 8.1 銷售部對客戶提交的《發貨訂單》進行審核,經確認無誤后,銷售部下發《發貨訂單》交給庫房負責人。 8.2 出庫掃描員根據《出庫單》對貨物進行定位,出庫人員安排人員進行掃描備貨,做好貨物出庫的準備工作。 8.3 出庫掃描員根據訂單的要求,對待發貨物進行包裝。 8.3 包裝完成后,出庫作業人員應于貨物包裝添加標簽等。 8.4 核對,按照貨位找到相應的物資后,發貨員要根據訂單單據進行貨物核對。 8.5 點數,發貨員要仔細點清物資出庫的數量、品牌、規格型號防止差錯。 8.6 簽單,物資裝車完畢后,發貨員在出庫憑證上簽字確認。 8.7 物資出庫。未經檢驗合格的物資不得發放;物資料發放按“先進先出”的原則進行;發貨單據不全的物資不得發放。 9 廢舊物資處理 9.1 所有廢舊物資要指定存放地點,按物品性質分類存放,存放地點要做明確標識,并建立廢舊物資管理臺賬。 9.2 廢舊物資提出處理申請,提交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9.3 任何單位或個人私自處理廢舊物資或以優良資產充當廢舊物資私自處理的,一經發現,沒收全部收入,并處收入金額一倍至五倍的罰款,涉及金額較大或影響惡劣的,將嚴厲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達到報廢條件未及時處理,造成資源浪費或影響正常工作的,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廢舊物資處理過程中,對因失職或違反操作流程造成損失的單位或個人,依據情節輕重,予以相應處罰。 10 安全保衛 10.1 庫區的安全保衛是物資安全存放的基本保障,庫區必須建立安全防火責任制度、安全設施保管使用制度、車輛人員及物資進出倉庫管理制度、保衛人員值班巡查制度,以防止盜竊、破壞、火災、水災及各種事故發生; 10.2 庫房應配備齊全的適應物資特性的消防器具和防爆燈具及庫區監視系統,明示嚴禁煙火和報警電話。 10.3 根據工作需要和季節變化,定期檢查、維護庫區防火、防盜、防汛設施,杜絕安全隱患。 10.4實行人員和物資進、出庫登記制度,嚴格禁止無關人員擅自進入庫區。物資出庫時,必須查單驗對,無出門憑證的物資禁止出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