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的病癥。(40分) 吳某,男,40歲,司機,2009年11月8日就診。患者平素性情急躁,飲食無規律,近一月來,間發上腹部近心窩處疼痛,曾在某醫院做胃鏡檢查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服用雷尼替丁等藥物后痛減。10天前因情志不暢致上癥加重,以上腹部脹痛為主,牽扯及兩脅,伴噯氣頻作,飲食較前減少,小便調,大便不暢,。T 36.5℃,P 69次/分,R 20次/分,BP 120/70mmHg。痛苦面容,精神不振,腹部平軟,劍突下輕壓痛,無反跳痛,腸鳴音正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血常規正常,大便常規正常。 答題要求: 1.寫出主訴,現病史,中醫辨病辨證(含病因病機分析),診斷(中醫病名,中醫證型,西醫病名),治法,方劑,中藥劑量及煎服法。 2. 請與腹痛相鑒別。 [主訴]胃脘部脹痛1月,加重10天。(1分) 醫學考試在線(www.) [現病史]患者平素性情急躁,飲食無規律,近一月來,間發胃脘部疼痛,曾在某醫院做胃鏡檢查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服用雷尼替丁等藥物后痛減。10天前因情志不暢致上癥加重,以胃脘部脹痛為主,牽扯及兩脅,伴噯氣頻作,納少,小便調,大便不暢。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2分) [既往史]有無其它相關疾病史(1分) [中醫辨病辨證]患者以“胃脘部脹痛1月,加重10天”為主訴,綜合脈癥,四診合參,本病當屬中醫“胃痛”范疇,證屬肝氣犯胃證。肝主疏泄而喜條達,若情志不舒則肝氣郁結不得疏泄,橫逆犯胃而發胃痛。脅乃肝之分野,氣多走竄游移,故疼痛連及兩脅;氣機不利,肝胃氣逆,則脘脹噯氣。氣滯腸道,傳導失常則大便不暢。苔薄白,脈弦為肝氣郁結之征。(8分) [中醫病證鑒別]腹痛與胃痛相同點為胃處于腹中,與腸相連,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癥狀,胃痛常伴有腹痛的癥狀。然胃痛痛在心下胃脘部位,常伴惡心、噯氣等胃病癥狀。腹痛痛在胃脘以下,常兼便秘、腹瀉。(5分) 醫學考試在線(www.) [診斷]中醫:胃痛(5分) 肝氣犯胃證(5分) 西醫: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治法]疏肝和胃,理氣止痛。(4分) [方劑]柴胡疏肝散加減。(3分) [藥物組成、劑量及煎服法](6分) 柴胡10g,白芍15g,枳殼10g,川芎10g,香附10g,陳皮10g,法夏9g ,郁金10g,甘草5g。 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培訓班推薦: 本文版權歸醫學考試在線所有,歡迎轉載,轉摘請注明作者和出處! 作者: 首發:醫學考試在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