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書訊
路讀君07/13
每到夏天,許多歐洲人就開始無心工作,一顆躁動的心只想著去海邊度假,把皮膚曬得黝黑黝黑的,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享受得起日光浴。
要說日光浴最好的伴侶,除了墨鏡,就非書莫屬了。
“你今年夏天去哪里度假了?”
接著的第二個問題可能就是:“度假時準備讀什么書?”
今年夏天剛剛開始,《衛(wèi)報》的記者就跑得比誰都快,邀請了英語文學界的62位作家或文化界名人,只為了問一個問題:你們這個夏天準備讀什么?
關于這份書單,《衛(wèi)報》是這樣說的:
從一個廚房里的抄襲犯(意指英國知名評論家JonathanMeades即將推出的新書《The Plagiarist in the Kitchen》),到一匹闖進酒吧的馬(意指今年國際布克文學獎得獎小說,詳情請戳此處);
從都柏林的兇殺,到華盛頓的犯罪;
從情感(Relationship),到革命(Revolution),再到消遣(Relaxation)......
讓作家們來公開他們的夏季推薦書單吧。

這份采訪了超過62位文化界名人的名單,本身就是一份極具代表性的“重磅書單”——它包含了托爾姆·托賓、石黑一雄等已經(jīng)享有國際聲譽的知名作家,也容納了目前活躍于英語文壇的新人作家——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關于閱讀的夏日派對。
由于人數(shù)眾多、書目復雜,《衛(wèi)報》也不得不將其拆成兩部分來發(fā)表。而路讀君則從中挑選了最有名的6位,這幾位作家均已出版了大量中文版譯作,對國內讀者們來說比較熟悉。
他們是誰?他們讀什么?一起來看看這份難得的夏日書單吧。

朱利安·巴恩斯
Julian Barnes
最知名的英國當代作家之一,曾四次入圍布克獎并于2011年獲獎,著有《終結的感覺》、《福樓拜的鸚鵡》等小說作品。

1.《我是女兵,也是女人》(The Unwomanly Face of War)
斯維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著
這本書是是一次自白,一份文件和一本當事者的回憶錄,記錄超過200名婦女的談話,講述了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那些曾經(jīng)夢想成為新娘的年輕女孩,是如何成為的士兵的。超過500000名蘇聯(lián)婦女參加了那場最可怕的戰(zhàn)爭,蘇聯(lián)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花費四年寫成了這本回憶錄,訪問超過100個城市、城鎮(zhèn)、安置點和村莊,記錄退伍女性老兵記錄故事。朱利安·巴恩斯稱“可怕的史實和偉大的藝術造詣在這本書中相遇”。
2.《此時此刻:寶拉·慕德森一柏克爾的一生》(Being Here: The Life of Paula Modersohn-Becker)
瑪麗·達里厄塞克(Marie Darrieussecq)著
作者用充滿激情語言描述了畫家寶拉·慕德森一柏克爾的一生。從她找到屬于自己的獨特風格和對于婦女,嬰兒和家庭生活的主題選擇,她不幸的婚姻,以及職業(yè)生涯中,同時作為一名富有激情的藝術家與一位母親的矛盾心理。并提及了她在分娩之后第三十一天的悲慘死亡。
3.《在地球中心的晚餐》( Dinner at the Centre of the Earth)
南森·昂格朗代(Nathan Englande)著
朱利安認為這部小說巧妙而兇猛,以巴以沖突為背景,講述了一個秘密囚犯與看守他的警衛(wèi)之間發(fā)生了錯中復雜的故事。作者利用書中迥異的各個人物,編織了關于國家因不可調解的沖突而分裂,國民命運互相糾纏的政治懸疑故事。戲劇性與道德歧義糾纏于巴以雙方。誰對誰錯?誰才是警衛(wèi)?誰又是囚徒?

理查德·福特
Richard Ford
美國作家,《紐約客》撰稿人,普利策小說獎、福克納小說獎等文學獎獲得者,著有短篇小說集《石泉城》、《千百種罪》等作品。

1.《時代的碎片:都柏林回憶錄》(Time Pieces: A Dublin Memoir)
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著
如果你對都柏林感興趣,或者喜歡約翰·班維爾,又或者你愛讀那些華麗的辭藻,這本書你不容錯過。在班維爾曾經(jīng)被收養(yǎng)的故鄉(xiāng)都柏林,他在利菲河兩側的街道上行走,給我們介紹了街道(包括他自己)的歷史,奇聞異事,文化風評、建筑風格、名人與惡霸,最終給大家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覺,看清楚這個喧鬧混雜的老城是如何完美地偽裝的。
2.《城市總會勝利》(The City Always Wins)
奧馬爾·羅伯特·漢密爾頓(Omar Robert Hamilton) 著
這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讀起來就像一個關于2011年堅定的埃及革命里的前線報告,但這本小說里有非常敏銳而且深入的見解,并體現(xiàn)了人類細膩的情感。它是對那些負有勇氣的,不畏強權的,堅持救贖埃及理想的年輕人們的真實寫照。它通過講述一個有關于政治清白與激情不滅的故事,介紹了一段令人心酸的歷史,引人入勝。

石黑一雄
Kazuo Ishiguro
日裔英國作家,布克獎獲得者,主要作品包括《長日留痕》、《遠山淡影》等,和V·S·奈保爾、薩曼·拉什迪被譽為“英國文壇移民三杰”。

1.《萬能收割機》(Universal Harvester)
約翰·達尼樂(John Darnielle)著
這是作者的小說集,以美國愛荷華州一個小型社區(qū)的玉米的為故事背景,小說的開頭就像一本驚悚片,但隨著故事的展開,一個令人動容的以及開始風化的場面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訴說了美國人的迷失與深刻的孤獨。
2.《后真相:胡說八道是如何征服世界的?》(Post-Truth: How Bullshit Conquered the World )
詹姆斯 ·波爾(James Ball)著
盡管伊萬·戴維斯(Evan Davis)和馬修·德·安科納(Matthew d’Ancona)最近都推出了關于所謂后真相時代的書籍,但石黑一雄最推薦的還是詹姆斯 ·波爾得這本《后真相:胡說八道是如何征服世界的?》,因為他在書里以生動的形式分析了當前數(shù)字媒體渲染下的商業(yè)模式和激勵機制是如何在聽不見的情況下占據(jù)話語統(tǒng)治地位的。
3.《與友人的會話》(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
莎莉·朗尼(Sally Rooney)著
很多人都曾向石黑一雄推薦過愛爾蘭小說家莎莉·朗尼,當他讀過這本《與友人的會話》后,他發(fā)現(xiàn)人們是對的。這本小說尖銳而充滿智慧,講述了一個關于友誼,欲望,嫉妒的故事,并提到了二十一世紀意大利令人出乎意料的成人期并發(fā)癥。

科爾姆·托賓
Colm Tóibín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愛爾蘭作家,被譽為“英語文學中的語言大師”,著有小說《大師》等作品。

1.《簡約婚姻故事》(The Story of a Brief Marriage)
阿努克·阿努德普拉加桑(Anuk Arudpragasam)著
這本來自斯里蘭卡的長篇小說,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了斯里蘭卡內戰(zhàn)的結束階段。在這段兵荒馬亂的時期,男主人公Dinesh被要求和一位陌生的女性結婚,只為了能躲過反叛軍的應征,或更好地應付勝利者的統(tǒng)治。通過這段亂世中的婚姻關系,作者直面了婚姻與戰(zhàn)爭、生命和死亡,并探討了“人的存在”這個宏大的命題。
2.《米沃什傳》(Milosz: A Biography )
安德烈·弗蘭斯?jié)煽?/strong>(Andrzej Franaszek)著
切斯瓦夫·米沃什是最偉大的波蘭詩人,是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但在盛名之下,我們該如何去評價他的生命和詩歌呢?現(xiàn)在,這本傳記給我們走進詩人的機會,它貫穿了米沃什的一生,向我們解釋了這位詩人在不同時期遭遇的快樂和困境:一戰(zhàn)、十月革命、納粹入侵波蘭、蘇聯(lián)控制東歐……托賓尤其喜歡此書中描寫米沃什在二戰(zhàn)期間的生活經(jīng)歷,認為其和描述流放的章節(jié)一樣都“格外有趣”。
3.《土地規(guī)則》(The Rule of the Land)
加內特·卡爾(Garrett Carr)著
由于脫歐,英國和愛爾蘭之間的國土邊界問題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人們不再將其視之為歐盟國之間的摩擦,而是異邦與歐盟國之間的矛盾。針對這個問題,本書作者加內特·卡爾花了一年在英愛邊界之間旅行,或徒步,或劃舟,揭示了這片土地上麻煩的歷史和不確定的未來。這是一本游記,更是一本政治觀察,讓我們了解了脫歐給英國及周遭國家地區(qū)帶來的巨大影響。

尼克·霍恩比
Nick Hornby
英國當代作家,布克獎入圍者,文學界中最著名的阿森納球迷,著有《極度狂熱》、《自殺俱樂部》、《失戀排行榜》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影。

1.《父親之地》(Dadland)
凱姬·卡魯(Keggie Carew)著
這是一本動人的非虛構回憶錄:作者凱姬·卡魯和父親湯姆·卡魯?shù)年P系一直保持著安全的距離,但在一次無意間受邀出席父親和老戰(zhàn)友的聚會后,兩人的關系便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她發(fā)現(xiàn)在日常形象的背后,自己的父親還曾是一名英勇的戰(zhàn)斗英雄,曾被人譽為“緬甸的勞倫斯”;但隨著她對父親的深入認識,一場老年癡呆癥偷偷侵入了他們的生活……尼克·霍恩比稱這本書為“一條曲折而非凡的小徑”,帶著我們“穿過老年癡呆癥的叢林和緬甸的雨林”。
2.《笨拙歲月》(The Awkward Age)
弗朗西斯卡·西格爾(Francesca Segal)著
關于這本小說,尼克·霍恩比用了幾個這樣的詞來形容:聰明、深情、引人關注......這足以見得此書會如同它的書名一樣,歡快、幽默且好讀。作者從兩個單親家庭入手,講述了擁有一個女兒的Julia試圖和擁有一個兒子的James重新組成一個家庭,但之后Julia的女兒卻愛了James 的兒子,由此展開了一段錯綜復雜的關系。
以下三本都是尼克·霍恩比想“癱在太陽椅”看一整天的書:

1.《正午:好萊塢黑名單及一部美國經(jīng)典的產(chǎn)生》(High Noon: The Hollywood Blacklist and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lassic)
格倫·弗蘭克爾(Glenn Frankel)著
這本書以上世紀四十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好萊塢經(jīng)典電影《正午》的拍攝過程,以及當時的麥卡錫主義運動對這部影片的影響。
2.《能量》(The Power)
內奧米·艾德曼(Naomi Alderman)著
這本小說有一個天馬行空的設定:如果女性突然擁有一種強大的能量,足以導致人們的痛苦和死亡,那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怎么樣?
3.《為大主教而來的死亡》(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維拉·卡瑟(Willa Cather)著
這是一本經(jīng)典的小說,也是作者維拉·卡瑟的代表作:它描述了一位傳教士在美國西南部沙漠耗盡一生傳教的故事,向我們揭露了孤獨和信仰的真相。

約翰·班維爾
John Banville
愛爾蘭著名作家,2005年布克獎得主,代表作品包括布克獎獲獎作品《海》、“框架三部曲”(《證詞》、《幽靈》及《雅典娜》)。

1.《名字之屋》(House of Names )
科爾姆·托賓(Colm Tóibín)著
這本令人振奮的書,重新評論了阿斯基洛斯(Aeschylus)的戲劇,從 阿伽門農(nóng)(Agamemnon)犧牲他的女兒卡珊德拉(Cassandra),與后來被他的妻子克呂泰墨斯特拉(Clytemnestra)謀殺所釀成的慘劇作為切入點。這本書散發(fā)著克制與肅靜的氣息,如同莫蘭蒂靜止的生活,更為突出了故事中的恐怖與遺憾。
2.《天使之丘》(Angel Hill)
麥可.隆尼(Michael Longley)著
約翰·班維爾認為麥可簡直是擬定標題的天才,從“天使之丘”這個標題里,我們看到了郁郁蔥蔥,錯落有致,令人激動的山丘。在這本書里,天使之丘的湖泊和山脈,野生動物和花卉,其荒涼的海洋和天空幾十年來點亮了麥可的詩歌,詩人和畫家的想象力混合在一起。
3.《榮譽之劍》(Sword of Honour )
伊夫林·沃(Evelyn Waugh)著
約翰·班維爾還稱,他討厭出門度假,假如有時間,他寧愿愉快地坐在家里,讀伊夫林·沃的《榮譽之劍》。這是一部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小說三部曲,以作者自己作為陸軍軍官的經(jīng)歷為基礎。作者用感人和詼諧的語言表達了戰(zhàn)爭的慰藉與滄桑。
以上是路讀君為為大家從62位作家推薦中精選的書單,趕快挑選幾本,在書海中享受你的炎炎假期吧!(后臺回復“夏天”,即可獲取《衛(wèi)報》公布的完整書單。)
本文來源:《衛(wèi)報》
路上讀書
微信ID:lushangdushu
· 有趣有料的音頻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