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有色金屬價格的持續上漲,許多相關公司迎來業績和股價的雙豐收。 截止到今天收盤,有色金屬板塊報漲1.02%,全天振幅3.06%,7月以來漲幅達8.08%。今天盤中,北方稀土沖擊漲停,盛和資源、五礦稀土曾漲逾8%后回落,而鎢龍頭廈門鎢業則創下自16年底來的最高價。 其實,7月以來,有色板塊牛股頻出。
稀土龍頭盛和資源自7月以來已經漲近25.55%,北方稀土漲了25.24%; 鈷是有色金屬里較先啟動的,龍頭股寒銳鈷業自6月以來漲近52.45%,華友鈷業也漲近49.67%,格林美漲超21.21%。
鎢龍頭廈門鎢業自7月以來漲幅達20.66%。 那么問題來了,這波有色金屬的漲價邏輯能持續多久,今天有色金屬板塊沖高回落,收長上影線,這是調整還是反彈? 稀土:30-50%上漲空間 近幾個月,稀土中鐠釹類價格一直在階梯上揚。生意社數據統計顯示,截止到7月12日,稀土指數自今年初以來已經上漲了約19.6%,較2015年9月13日的最低點上漲了25.83%。 (來自生意社) 昨天,稀土單日報價上漲了11%,更是令人震驚。數據顯示,金屬釹報價43萬元/噸,較11日大漲4萬元/噸,漲幅10.5%;金屬鏑報價180萬元/噸,較11日大漲10萬元/噸,漲幅5.88%。
這波價格上漲到底能持續多久?國泰君安認為認為年內不會結束,華泰有色團隊認為未來還有30%到50%的上漲空間。 市場普遍認為,稀土價格的上漲是具備持續性的:
到目前為止,12、1、3、5月四次收儲總共收儲了5900噸左右,按照總量1.5萬噸的收儲量計算,剩余9100噸要在7月、9月完成收儲,這也就意味著下半年收儲將量價齊升。
再來看看供需方面,目前國內上游到下游大多數庫存偏低,2個月不到的水平,低于過往的3個月,而且上半年對6大集團的督查非常嚴格,上半年很多企業或許用了超過半年度的指令性計劃,如果嚴格執行全年指令性計劃,下半年額度將更少。在供給收縮的情況下,需求并沒有減少。目前,海外出口1-5月份維持16%的高速增長,而且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增長,短缺情況短期內并不會改善。 鈷:國內鈷業續續維持高位
當稀土價格節節節節攀高引人注目之際,另一個原材料鈷也早已經迎來了今年以來的又一波漲勢。 數據顯示,長江有色市場金屬鈷平均價格從5月中旬的35.75萬元/噸漲至41.7萬元/噸,漲幅達25%。此前,鈷價已經歷一輪上漲行情,從今年年初的27.3萬元/噸漲至3月下旬的40.5萬元/噸,漲幅達48%。兩輪行情下來,今年金屬鈷價格已經累計上漲53%。若再將時間放遠一點,從2016年11月本輪上行周期啟動以來,鈷價漲幅更是超過80%,接近7年歷史新高。 生意社數據統計,7月12日鈷商品指數較周期內最高點145.08點(2017-07-06)下降了1.07%,較2016年07月05日最低點69.84點上漲了105.51%。 (來自生意社) 國內鈷的漲價邏輯,主要源于海外價格推動以及國內下游需求的有力支撐。 國內并沒有鈷礦,97%都是進口海外,這也就是說中國沒有定價權,有自有礦山并掌握較大貿易量的廠商掌握了定價權。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年3月份,國內的價格與海外的價格是同步的,但是到了今年6月份,海內外的價差出現了,原因是國內的鈷庫存已經結束。但是海外的鈷報價并沒有因此停下來,在這種壓力下,國內開始跟漲,尤其是那些已經原材料耗盡的廠商。國內的價格找平海外的價格,這種過程實際就是國內漲價的過程。
而從需求方面來看,鈷的下游需求主要是用于新能源汽車三元電池正極材料。目前常見的圓柱形三元材料之中,鈷金屬約占正極材料成本約15%,而高分子電池之中的正極鋰鈷材料(LCO),鈷金屬約占正極材料成本高達50%。隨著國內新能源車產業在政策支持下持續高景氣度,鈷的需求得到了強大的支撐。 鎢:下游支撐不足
2015年上半年,國內鎢精礦報價曾達到8.5萬元/噸,但此后價格就開始一路下行,直到2017年才開始返漲。據生意社數據顯示,7月12日鎢精礦商品指數為53.38,較周期內最高點(2011-09-12)下降了46.62%,較2015年11月24日最低點33.12點上漲了61.17%。 (來自生意社) 鎢商品今年以來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環保限產,對產能形成抑制。
從供給方面來看,湖南、江西等鎢礦主產地仍受暴雨侵襲影響,供給持續偏緊支撐礦商挺價心態,鎢精礦后市預期樂觀,出貨價格處于探漲階段。 需求方面,受環保政策影響,下游冶煉與化工廠開工率相對有限,且終端消費淡季下,市場訂單量偏少,在此背景下,冶煉廠對于原料鎢精礦的采購需求也相對較弱,影響市場詢盤操作活躍度低迷。 卓創小金屬分析師趙麗麗指出,未來鎢價走勢還是要看國家環保力度是否能夠持續,如果下半年環保監察放松,暴漲的機會將不大,因為鎢下游需求本就不夠強勁,目前高價下,鎢鐵開工率也僅為40%左右。
廣發證券曾有研報分析卻認為鎢精礦價格或將持續上漲,他們表示,自2014年以來,鎢精礦價格大幅下跌至5萬元/噸,已經跌破多數礦山的成本(行業平均完全成本約在8萬元/噸),多數中小礦山關閉或減產,目前鎢精礦價格雖然漲至8.4萬元/噸,但仍未達到多數中小礦山的成本線,在低庫存和短期供給難以增加的情況下,鎢精礦價格或將持續上漲,擁有自產鎢精礦和高庫存的上市公司或將受益。 二級市場受益標的 有色金屬價格一路走高,對二級市場的影響自然也不小。受益于有色金屬行業景氣度的提升,相關個股出現普漲局面,我們分別來看看他們的龍頭股: 全產業鏈稀土龍頭盛和資源,其稀土冶煉分離產能產量均居四川省、國內前列。目前,該公司不斷向稀土行業產業鏈的上下游兩端延伸、國內外并重發展。2016年,公司大刀闊斧的多項海外收購項目,今年2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新增了晨光稀土金屬冶煉、稀土金屬合金、廢料回收等業務,及文盛新材的鋯英砂、鈦精礦、金紅石等產品,使得公司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為此未來兩年盛和資源的一致預期凈利潤不斷上升。 (來自朝陽永續Go-Goal金融終端) 再來看看鎢龍頭廈門鎢業,擁有國內最完整的鎢產業鏈:APT和氧化鎢,產能達到2.5萬噸,產量占全球25%以上的市場份額;鎢粉末方面,公司產量全球第一,擁有1.5萬噸產能,實際產量在1.2萬噸左右,一半左右對外銷售;硬質合金棒材產量全球排名第一,切削工具全球排前七名。同時該公司是六大稀土集團之一,在“收儲”和“打黑”的政策預期下,稀土供需關系改善,價格持續回暖,稀土業務盈利水平有望好轉。此外,公司還在積極搶灘布行鋰電行業。繼第一季度業績超預期的后,二季度業線有可能繼超預期。 (來自朝陽永續Go-Goal金融終端) 最后看看鈷龍頭華友鈷業,在上游鈷礦資源上保障能力強,據統計該公司控制的礦山合計控制鈷儲量超過7萬噸;同時,公司年產2萬噸三元前驅體項目已于2016年底全部建成,為公司大步邁進新能源材料領域、實現規模化生產創造了條件。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820.97%,隨著鈷產品價格穩定增長,預計今年半年度與去年同期比較將實現扭虧為盈。 (來自朝陽永續Go-Goal金融終端) 歷史文章閱讀 相關個股可通過朝陽永續Go-Goal金融終端分析,歡迎下載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