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捌: 以最近的手術量,仿佛這個月好掙好幾萬!每天下了班就癱軟在床上,感覺沒一會又要上班了,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寫公眾號。 好在還有 Maroon Five,要說學習的精神,我也是自嘆不如的。 之前鼓勵她學完東西一定要說/寫出來,“只有當你能把一件事說清楚的時候,你才算真正掌握”。 有一篇她的一篇日記寫到“關于術前用藥”部分,感覺有些觀點偏陳舊,就給了她一篇 UpToDate上一篇相關文章(英文的哦),真的只是給她看而已,沒想到,她還是把文章從頭到尾的翻譯了出來。 關于UpToDate,有興趣的自行百度或谷歌: UpToDate? is the premier evidence-based 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resource, trusted worldwide by healthcare practitioners to help them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at the point of care. It is proven to change the way clinicians practice medicine, and is the only resource of its kind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s.
以下是正文......

鑒于第一篇實習日記關于術前用藥寫的太籠統,老師專門從UpToDate上找到一篇關于術前用藥管理的文章,現將該文章簡單翻譯一下。在此也特別感謝老師的指導!
術前用藥管理的原則 全面了解藥物使用記錄,并且所有參與病人管理的醫務人員都要檢查藥物使用記錄(包括外科醫生,麻醉醫生,藥物咨詢師)。由病人提供的藥物使用情況要進行核實以完善藥物名稱及劑量,這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及中草藥。另外,也要探出病人關于一些敏感物品的使用情況(包括酒精、尼古丁及非法物品)。 如果突然停用某種藥物會引起發病,則應術前繼續使用該藥物,或行可行性減量使用。當失去胃腸功能或禁止口服而使藥物吸收障礙時,應有靜脈注射、經皮注射及經黏膜用藥來代替。當某種藥物會增加麻醉風險及外科并發癥,并且屬于短時間內非必需用藥,則術前應停用此藥。 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術前管理的多種藥物會增加藥物互相作用的可能性。 圍術期,藥物的代謝清除及代謝物會發生改變。另外,由于內臟血流動力學及體液改變,可能會使口服藥物的胃腸道吸收發生障礙。
心血管藥物 對于擇期手術,術前應調整和護理至最佳狀態以降低風險,將急性變化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例如,若時間許可,我們建議將心衰患者的臨床癥狀控制延長至一周或更長時間。 β受體阻滯劑 利與弊:術前服用此藥有很多潛在的益處。此藥能通過降低耗氧量來減少缺血的發生。它也能預防和控制心律失常。長期服用此藥來治療心絞痛的患者若突然停用,則會增加缺血的風險。術前及術后突然停用此藥,還會導致嚴重并發癥甚至死亡。當此藥用于高血壓及偏頭痛治療時,突然停藥的問題則沒那么嚴重。術前服用此藥的不良反應主要是心動過緩及低血壓。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會與用于浸潤麻醉及術中過敏反應治療的腎上腺素發生作用。 繼續or停用:鑒于術前使用此藥的益處、輕微不良反應及突然停藥的后果,我們建議此藥應術前繼續服用,包括整個住院期間。此藥的劑量在術前應規律服用,以維持血壓及心率。 制劑/可替代藥物:如果患者不能口服,建議靜注用藥,如美托洛爾,普萘洛爾,拉貝洛爾。艾司洛爾也可用于術中及ICU。由于β?受體阻滯劑對心臟選擇性高,對肺及外周血管影響輕微,且可能會降低術后中風的風險,傾向于選擇β?受體阻滯劑。不少研究表明,術前中風的風險會隨著一些特殊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的使用而發生變化,并且與阿替洛爾相比,美托洛爾可能會增大術前中風的風險。然而,之前服用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沒有必要在術前改服選擇性β阻滯劑。
α?受體拮抗藥(應為α?受體激動劑,陳小捌注)利與弊:雖然早期小型隨機試驗表明用于中樞交感神經阻滯的藥物,如可樂定會改善術前情況,但最近大型隨機試驗表明術前服用小劑量的可樂定可能會產生不利影響,用來降低急性腎損傷風險的可樂定在術前使用并無益處。對于那些已經服用可樂定的患者,突然停藥,會造成急性反跳性高血壓。有報道稱甲基多安和胍法辛也會出現戒斷綜合征,但發生率極低,因為它們發病緩慢。 繼續or停用:對于已經服用α?受體阻滯劑的患者,鑒于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戒斷綜合征,我們建議術前繼續服用此藥;對于沒有服用過此藥的患者,建議不使用該藥物。 制劑/可替代藥物:可選經皮注射可樂定,若要改變這種方式,則術前三天決定。相當劑量的經皮注射的可樂定要于術前三天開始,此時口服可樂定要逐漸減量。經皮注射可樂定的維持時間是24~48h,當改成口服制劑時要考慮此點。
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利與弊:關于術前使用鈣通道阻滯劑利與弊的數據不多。小實驗數據表明,在冠脈搭橋手術中,與安慰劑相比,繼續服用地爾硫卓會使術中血流動力學更穩定。但也沒多少數據驗證此說法。也有實驗表明,繼續服用鈣通道阻滯劑會降低行冠脈搭橋術患者的死亡率。Mate分析發現,在非心臟手術,繼續服用鈣通道阻滯劑會降低缺血及房性心律失常的發生。此類藥與麻醉藥也沒有嚴重的相互作用。此藥的戒斷綜合征也不典型。有一點注意,此類藥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目前證據不足,有待試驗探討。 繼續or停用:盡管關于此類藥的數據較少,關于出血的風險有待于探討,但它們使用較安全,所以我們建議術前已經服用此類藥的患者,繼續服用。 制劑/可替代藥物:不能耐受口服的,可選靜注地爾硫卓。大多數口服藥屬于緩釋類藥,不能碾碎。短效藥如維拉帕米、地爾硫卓也可以,只要劑量合適。但要避免使用硝苯地平,因為它可以導致血壓急性下降。氨氯地平的清除期較長,也沒必要更換短效藥。
ACEI和ARB類藥物利與弊:對于服用ACEI類藥物的患者,術前此藥的管理是有爭議的。理論上講,這兩種藥會在術中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并導致長時間血壓下降。并且,在心臟手術和非心臟手術,在局麻和全麻的情況下,這兩種藥物的作用效應也不同。不少試驗表明,繼續服用它們會導致術前術后低血壓,但對于心臟手術和預后并沒有太大影響。還有很多試驗,在此不贅述。 繼續or停用:雖然有爭議,但這些試驗發現都表明圍術期繼續服用此兩種藥物會導致術前低血壓,但是會降低術后高血壓的風險。雖然有低血壓的可能性,但這些隨機試驗都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這兩種藥物會增加心肌缺血或死亡率。依據2014年美國心臟學會指南,繼續服用是合理的,尤其對于充血性心衰和高血壓的患者。建議依據藥物的指證、病人的血壓、手術類型及麻醉方案進行個性化決策?;诳赡軙霈F低血壓的考慮,有些麻醉醫生會選擇術日晨停服此類藥物。但倘若術后48h內沒有重新開始使用ARB類藥物,則會增加圍術期30天死亡率。 制劑/可替代藥物:依那普利是短效藥,可間歇性靜注。
利尿藥利與弊:袢類與噻嗪類利尿劑的兩大重要生理影響就是低鉀血癥和血容量不足。理論上講,低鉀血癥會增加術前心律失常風險,盡管在有器質性心臟病患者試驗中并沒有發現這兩者的關系。另外,在麻醉過程中,低鉀血癥會增強肌松藥的效應,引起麻痹性腸梗阻。對于那些已使用利尿劑的患者,麻醉藥物也會引起全身血管擴張。但是也有試驗表明,長期服用呋塞米的患者,在術日繼續服用,并沒有導致術中低血壓。 繼續or停用:對于擇期手術,術前是否停用利尿劑目前還沒有一致說法。鑒于利尿劑可能會增加術中低血壓的風險,建議術日晨停用,待患者可口服時再啟用該類藥物。若此類藥物用于控制心衰患者的高血壓,也建議術日晨停用。若此類藥物用于治療心衰,則藥物的使用及術前容量的管理應該依據容量狀態,并盡可能術前糾正至最佳狀況。 制劑/可替代的藥物:如果必須要用的話,靜注袢利尿劑即可。
非抑制素類降血脂藥利與弊:煙酸和纖維酸衍生物(吉非貝特、非諾貝特)會造成肌病和橫紋肌溶解,當這些藥物與抑制素合用時,此風險增加。手術本身也會增加發生肌病的風險。降脂類藥物屬于膽汁螯合劑(考來烯胺、考來替泊)會干擾很多術前必須用藥的腸吸收。術前使用依澤麥布的利弊目前還不清楚。 繼續or停用:建議術前暫停煙酸、纖維酸衍生物、膽汁螯合劑、依澤麥布等藥物。術前暫停間隔時間目前還不清楚,建議術前一天停用,以便藥物代謝完全。
地高辛利與弊:關于術前地高辛的研究有限。地高辛的使用能降低住院率及控制房顫患者的心室反應。一項研究表明,術前使用地高辛可作為術后缺血的一項預測指標,這可能是由于地高辛的使用是存在潛在心臟疾病的一個標志。又有研究發現,地高辛能降低術后室上性心律失常發生的概率。 繼續or停用:建議繼續使用地高辛。 制劑/可替代藥物:如果需要的話,靜注地高辛即可。
胃腸藥 H2受體阻滯劑和質子泵抑制劑利與弊:術前應用H2受體阻滯劑和質子泵抑制劑是有不少益處的。手術的刺激及其他一些應激狀況,都會增加黏膜應激性損傷的風險。術前這些藥物的使用,能將風險降到最低。麻醉期間也會有少量的胃吸收,造成反流誤吸,帶來嚴重的肺損傷。而這兩類藥能減小胃容積,增加胃內PH值,能降低肺損傷的風險。盡管術前應用H2受體阻滯劑總體來說是安全的,但對于患有嚴重疾病的患者,此藥會在術后引起少見的中樞反應包括意識混亂、譫妄。此中樞反應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器官功能障礙、先前存在意識障礙等。術前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會增加艱難梭菌感染的風險。雖然西咪替丁可改變很多藥物的代謝,但絕大多數H2受體阻滯劑和質子泵都不會與麻醉藥物產生相互作用。 繼續or停用:建議術前服用這兩類藥物的患者繼續服用。 制劑/可替代藥物:不能耐受口服者,可靜注。
肺臟藥 吸入型β受體激動劑和抗膽堿能藥利與弊:β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沙美特羅、福莫特羅)和抗膽堿能藥(如異丙托溴銨、噻托溴銨)這些用于控制阻塞性肺疾病的吸入型藥物,能夠降低哮喘及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術后肺部并發癥。 繼續or停用:建議術前繼續使用,包括手術當天。 制劑/可替代藥物:吸入型的即可,當不能使用時劑量計吸入型時,可使用噴霧。
茶堿類藥物利與弊:術前應用茶堿類藥能否降低術后肺部并發癥,目前還沒這方面的數據。超過治療劑量,茶堿類藥物會造成心律失常和神經毒性。并且,此藥物的代謝受術前應用的很多藥物的影響。 繼續or停止:建議術前停用。
糖皮質激素利與弊:用糖皮質激素來控制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若突然停藥,會引起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尤其是當面對手術這么大的應激時。另外,應用糖皮質激素的患者,有必要術前將肺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發生與糖皮質激素有關的術前并發癥的概率很低,包括傷口感染。 繼續or停用:無論是吸入型的還是全身應用型的,術前均繼續使用。
白三烯抑制劑利與弊:白三烯抑制劑,如扎非魯卡、孟特魯卡鈉等可用于哮喘的控制,但不能用于哮喘的急性治療。這些藥物的清除期相對短,但是在停止給藥后,它們對于哮喘和肺功能的控制作用能達3周。目前還不清楚此藥物是否有戒斷綜合征。這些藥物與麻醉藥也沒有不良的相互作用。 繼續or停用:建議此類藥物服用至術日晨。術后待患者可耐受口服時,再啟用。 制劑/可替代藥物:只要不經腸道給藥即可,或者給予長效藥。
內分泌藥物 糖皮質激素以下分兩種情況討論糖皮質激素的術前管理。 服用糖皮質激素少于3周,或者是長期間隔療法,則該類患者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受到抑制的可能性不大,術前繼續服用。 每日服用潑尼松劑量超過20mg,持續時間超過3周者,或者應用該藥控制庫欣綜合征者,則這些患者的HPA軸會受到抑制,術前加大皮質類固醇的應用。
口服避孕藥利與弊:口服避孕藥會造成年輕女性的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風險會在用藥4個月后增加,而停藥3個月后此風險降低。并且手術本身也是血栓形成的一個危險因素。與含雌激素低的口服避孕藥(﹤30mg)相比,含雌激素高的避孕藥(﹥35mg)會加大血栓形成的風險。然而,即時雌激素含量很低也會帶來血栓形成的風險。孕激素與雌激素同。孕激素形成血栓的風險與孕激素的類型有關。 繼續or停用:停不停此藥,關鍵在于懷孕和血栓形成這兩個風險之間的權衡。對于低危手術,術前可以繼續口服避孕藥??傮w來講,術前4-6周停口服避孕藥,這期間可用其他代替藥物來避孕。對于那些不能耐受其他避孕藥的女性,可繼續服用,但是要告知她們這會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并且要有計劃的進行血栓栓塞的預防。建議所有育齡女性術前進行妊娠期血清項目檢查,尤其對于停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
絕經后激素用藥利與弊:用于絕經后激素類藥物的雌激素含量低于口服避孕藥。但,不管是單獨用雌激素還是雌激素與孕激素合用,都會增加靜脈血栓栓塞VTE的風險,暫停該類藥物出現的問題很小,會出現與絕經綜合征有關的不舒服。 繼續or停用:建議術前6周暫停此藥。對于低危手術,可繼續服用。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質利與弊:這類藥物(如他莫昔芬、雷洛昔芬)可用于乳腺癌的治療和預防,雷洛昔芬還可用于骨質疏松的治療與預防。這類藥物同樣也會增加VTE風險。 繼續or停用:當這類藥物用于乳腺癌和骨質疏松的預防時,建議術前4周停用。低危手術可繼續服用。當這類藥物用于乳腺癌的治療時,建議與腫瘤科醫生商議。
甲狀腺藥物可繼續服用。不能口服者可靜注或者皮下注射。注意非腸道給藥的劑量是平時口服劑量的80%. 骨質疏松類藥物利與弊:二磷酸鹽的服用可能會造成行牙科手術的患者頜骨壞死。絕對性風險很低,但骨組織疏松確實難以管理。二磷酸鹽用于骨質重建的作用時間很長,術前幾周甚至幾個月停用此藥,也不會降低骨質疏松的風險。同樣,也沒有證據表明,暫停該藥會降低該藥用于預防骨折的療效。美國醫師學會建議對于擇期手術,術前三個月停藥
止血類藥物 阿司匹林利與弊: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環氧化酶,會造成術中失血。然而,這個藥理作用也會預防術前血管并發癥,尤其是心臟及血管血栓。術前應用阿司匹林的利與弊取決于患者的用藥指證及手術類型。例如,觀察性研究發現,術前停用阿司匹林會增加心臟搭橋手術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但是,又一研究表明,行非心臟手術患者,術前服用阿司匹林會增加術中失血風險,并不會對心血管和死亡率產生影響。盡管2/3患者術前服用抗凝藥,而且總體上VET的發生率低,但術前服用阿司匹林并不會為急性腎損傷、預防性血栓栓塞帶來益處。 繼續or停用:停不停取決于手術類型和患者的用藥目的。小型牙科手術或者皮膚治療,阿司匹林不必停用。 制劑/可替代藥物:可經直腸給藥。
其他抗血小板藥物利與弊:①ADP受體拮抗劑(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噻氯匹定)用于腦血管意外、近期冠脈綜合征及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服用氯吡格雷者,支架內血栓的發生率低,但是風險還是增加的,并且一旦發生,后果嚴重。擇期手術應推遲,直到此類藥物的最短治療窗結束。行外周血管和頸血管手術時,繼續服用與停藥,兩者沒區別。②雙嘧達莫具有抗血小板和擴張血管作用。此藥在中風和短暫性腦缺血TIA患者中應用廣泛。半衰期約10h. ③西洛他唑屬于選擇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目前主要用于跛行綜合征的治療,半衰期約21h。 繼續or停止:①這些藥物主要用于防止冠脈支架內血栓形成。除了緊急手術外,建議手術推遲。依據支架情況,將阿司匹林和ADP受體拮抗劑服用至有效防止支架內血栓形成的最短有效時間。②倘若在這期間手術必須進行,應與心血管醫生、手術醫生共同商議。建議,手術在24干預心臟的情況下進行(表示沒看懂這一點)。如果出血的危險性大于支架內血栓形成的危險性,則建議術前5天停用氯吡格雷,術前7天停用普拉格雷,術前10天停用替格瑞洛,這期間阿司匹林則繼續服用。手術結束后,盡早重新服用。③若患者服用此類藥物的時間已經超過最短治療期了,則停藥,可行手術。④行外周血管和頸部血管時,不必停氯吡格雷。⑤關于術前是否停用雙嘧達莫,目前還沒一直結論。就像阿司匹林一樣,是否停用此藥,關鍵在于出血風險和缺血風險的兩者間的權衡。若要停用的話,建議術前2天停雙嘧達莫;術前7-10天停腦康平(阿司匹林﹢雙嘧達莫)。⑥擇期手術,建議術前5天停西洛他唑。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利與弊:NSAIDs的抗血小板效應是由于抑制COX-1的釋放,從而使血栓烷A?(TXA?)的釋放減少。TXA?的效應是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就如阿司匹林,這個效應可引起出血,另外也可減少術前血管的并發癥。選擇性COX-2抑制劑賽勒考昔的抗血小板的效應最小,但是有潛在腎毒性。大多數的選擇性COX-2和非選擇性的NSAIDs都對心血管不利。非乙酰水楊酸則無抗血小板效應。 繼續or停用:①建議術前停NSAIDs,包括選擇性COX-2抑制劑。②但是對于用這類藥物控制疼痛的患者,建議與外科醫生商議。如果患者的疼痛對選擇性的COX-2抑制劑比較敏感,則可考慮術前繼續服用。③考慮到藥物消除半衰期和血小板功能恢復時間的問題,有些專家建議術前3天停用大部分的NSAIDs,術前24h停布洛芬。④非乙酰類NSAIDs(二氟尼柳、雙水楊酸、三水楊酸膽堿鎂)術前可繼續服用,且可用這些藥物來控制疼痛。 制劑/可替代藥物;當不能耐受口服時,可靜注酮洛酸氯丁三醇或布洛芬來控制疼痛和發熱,且患者無腎損傷類疾病。對于有腎損傷的患者,可靜注對乙酰氨基酚。
精神類藥物 這類藥物的術前管理依據藥物的種類和患者精神狀況而不同。關于這類藥物的指南是缺乏的,一些實驗和文獻報道的數據也是有限的。這類藥物的術前管理主要是權衡以下三點:精神類藥物的副作用;精神類藥物與麻醉藥的潛在相互作用;戒斷綜合征。總體來講,用于控制嚴重的和不穩定的精神疾患的藥物可在術前繼續使用,以免引起精神失代償。然而,與精神類藥物合用的最適麻醉藥和鎮痛藥是不清楚的。 三環和四環類抗抑郁藥利與弊:這類藥物可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在突觸間隙的攝入。這類藥物的發作閾值低,并且具有抗膽堿能、抗組胺及α?受體拮抗作用,可推遲胃排空,延長QT間期,并且與揮發性麻醉藥和擬交感神經藥物合用時可增加心律失常的風險。突然停用此類藥物,可導致失眠、惡心、頭痛、流涎、發汗等癥狀,避免突然停藥。這類藥物會增強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全身作用,當與抑制腎上腺素的局麻藥合用時,總體來說還是安全的。與阿托品和東莨菪堿合用時,會增加術后并發癥的風險。由于與曲馬多和哌替啶合用時會導致血清素的大量激活,不推薦兩者合用。 繼續or停用:①大多數的文獻建議術前繼續服用。但FDA和以下專家建議,對于擇期手術,患者狀況允許的情況下,術前停用。②本篇文獻建議對于那些使用劑量大且沒有出現心臟異常的患者,術前繼續服用;③對于那些使用劑量小或者發生心律失常的風險大的患者,術前7-14天內將藥量逐漸減小。 制劑/可替代藥物:腸道外給予阿米替林或氯米帕明即可。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利與弊:由于影響血小板聚集,它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且因手術類型不同而引起不同后果。這也主要與前文講到的抗血小板功能和NSAIDs應用有關。避免突然停用短效SSRIs藥,因為會引起一系列的戒斷綜合征,如眩暈、寒冷、肌痛、焦慮等。 繼續or停用:對于大多數患者,建議術前繼續服用SSRIs。是否停藥關鍵是出血和精神失常兩者間的權衡評估。①若患者術后可能會有引起生命危險的失血,或者患者需要持續抗血小板治療來作為二級預防,則術前數周逐漸減量,并用其他抗抑郁藥代替。②若患者失血風險相對小,則術前繼續服用。③若繼續服用SSRIs時,其他的抗血小板藥物則應停用;④若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或者噻吩吡啶作為二級預防,則停SSRIs,用其他抗抑郁藥物代替。
安非他酮此藥物術前管理同SSRIs。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抑制劑)利與弊:非選擇性的MAO抑制劑(如異卡波肼、帕吉林、苯乙肼、反苯環丙胺)可引起生物胺在中樞和自主神經系統的蓄積。在麻醉期間,擬交感神經藥物的使用,如麻黃堿,會使蓄積的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引起血壓升高。另外,中樞神經系統會產生于手術和麻醉有關的兩種反應。第一,當抗膽堿藥(如右美沙芬)和哌替啶與MAO抑制劑合用時,會產生5-羥色胺綜合征(躁動、頭痛、發熱、癲癇、甚至昏迷和死亡);第二,由于MAO抑制劑會抑制肝微粒體氧化酶,從而使游離的麻醉藥、鎮靜藥蓄積,進而產生呼吸循環抑制。對于繼續服用MAO抑制劑的患者,應用嗎啡和芬太尼可有效避免第一種反應,但應密切關注CSN的抑制作用。苯乙肼會增強琥珀膽堿的作用。 繼續or停用:是否停藥由麻醉醫生和精神科醫生共同商議。①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可繼續服用:Ⅰ、麻醉醫生熟悉掌握對MAO安全的操作;Ⅱ、精神科醫生認為突然停藥可能會加重患者病情。②兩者條件缺一者,都建議術前停MAO抑制劑。MAO抑制劑屬于不可逆性拮抗藥,停藥后MAO功能的恢復需要兩周。因此建議對MAO抑制劑逐漸減量至停用,兩周后可行手術。這期間可用其他藥物進行代替治療抑郁癥。③繼續服用者,由醫生來制定患者的飲食,不要吃富含酪胺的食物,不要有血壓的急性波動。術前和術中密切關注與MAO抑制劑相互作用的藥物。
抗驚厥藥(碳酸鋰、丙戊酸鈉)利與弊:①碳酸鋰會減少神經遞質的釋放,會延長肌松藥的作用時間。它的療效指數較小,主要由腎清除;并與多種藥物(如利尿藥、NSAIDs、ACEI、哌替啶、曲馬多等)產生相互作用。長期服用此藥,還會對甲狀腺產生多種作用。另外,服用此藥的患者中,患有腎源性尿崩癥者高達20%,這些已經有腎損害的患者通過多飲來維持正常血清鈉。術前釋放大量的水可會有不利影響,導致體液喪失和高鈉血癥。②丙戊酸鈉主要用于患有雙極性精神失常的患者,它會與NSAIDs和一些抗生素產生相互作用。術前繼續服用該藥引起的問題,目前并沒有相關報道。 繼續or停用:這種藥一般用于治療較嚴重的精神疾患,建議術前繼續服用,但密切關注液體和血清鈉,術前查甲功。 制劑/可替代藥物:碳酸鋰由于沒有腸道外制劑,所以不能耐受口服的患者可暫時停藥,待術后24h內重新服用。丙戊酸鈉可經腸道外給予。且患者不能耐受口服碳酸鋰時,它和第二代抗驚厥藥(利培酮、奧氮平、齊拉西酮)均可代替碳酸鋰。
抗精神病藥利與弊:有關研究指出,無論是典型藥還是非典型藥,抗精神類藥物都會增加猝死風險,都會延長QT間期,造成心律失常,尤其是與揮發性麻醉藥和其他藥物(紅霉素、喹諾酮、胺碘酮、索他洛爾)合用時。它們會增強麻醉藥和阿片類藥物的鎮痛和低血壓作用。會不同原因地造成椎體束副作用,以及罕見的神經阻滯劑惡性綜合征。 繼續or停用:若精神疾患嚴重,應繼續使用該藥。若患者的QT間期延長,則停藥。與精神科大夫商議后,也可以考慮短效、低劑量地應用,直至完全停用。突然停用該藥,很少有戒斷綜合征。 制劑/可替代藥物:經典型藥物可經皮下注射。癸酸氟哌啶醇和癸酸氟奮乃靜都是長效制劑,持續時間分別為一個月和兩周。也可經皮下注射短效奧氮平和齊拉西酮,以及長效的利培酮。奧氮平和利培酮也有含化制劑。
抗焦慮藥物利與弊:①突然停用長效苯二氮卓類藥物會導致一系列的興奮狀態,如高血壓、急躁、譫妄、精神發作等。由于這類藥物的代謝產物都是有活性的,停藥后,戒斷綜合征會持續幾天至數周。②術前繼續服用丁螺環酮也是比較安全的,據報道,此藥術中與右美托咪定合用時,會降低肌顫閾值。由于它具有血清素激活作用,故不建議它與哌替啶和曲馬多合用。 繼續or停用:用于長期控制焦慮的苯二氮卓類藥物和丁螺環酮術前可繼續服用。 制劑/可替代藥物:苯二氮卓類藥物可經腸道外給藥,如地西泮、勞拉西泮等。由于丁螺環酮只有口服制劑,故可用腸道外苯二氮卓類藥物制劑來代替。靜注也不推薦,因為可能會導致血壓不穩定。
精神興奮藥利與弊:用于治療注意缺陷障礙的精神興奮藥可能有增加高血壓、心律失常、精神發作閾值低的風險,且與術前使用的其他藥物會產生相互作用。當鹵族麻醉藥與哌甲酯合用時,血壓急性波動的風險加大。 繼續or停用:有關相關數據有限,突然停藥也沒有戒斷綜合征,若患者情況穩定,建議術前停藥。
納曲酮 利與弊:納曲酮來源于氫嗎啡酮,由于與μ受體具有高親和力,可作為阿片類藥物的拮抗劑。它可幫助對阿片類藥物有毒癮的患者降低欲望,到達脫癮的目的。與丁丙諾啡合用時,會增加CNS內阿片類受體的濃度,從而導致急性疼痛時,對受體激動藥的反應暫時加重。 繼續or停用:建議術前停用。
風濕性藥物 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利與弊: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分為3種:NSAIDs、糖皮質激素和緩解病情的抗風濕藥物DMARDs。前兩種藥見前文。DMARDs包括傳統藥物(甲氨蝶呤MTX、羥氯喹、柳氮碘吡啶、硫唑嘌呤以及來氟米特等)和生物制劑比如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抑制劑( 依地奈塞、英昔單抗、阿達木單抗、賽妥珠單抗、戈利木單抗)、T細胞抑制劑(阿巴西普)、IL-6和IL-1受體拮抗劑、抗CD20單克隆抗體(利妥昔單抗)①研究發現,術前繼續服用MTX,并不會增加感染幾率。對于DMARDs類的其他藥物研究數據較少。大多數DMARDs都具有腎毒性,有腎損害的患者會導致藥物的蓄積,其代謝產物還會有骨髓抑制作用。②TNF-α抑制劑會增加非手術患者皮膚軟組織感染的機會,并且這三種TNF-α抑制劑在這個不良反應方面并無差別。但關于TNF-α抑制劑與手術部位感染之間的關系,目前還沒有報道。③關于術前繼續or停用阿巴西普、利妥昔單抗、IL-6和IL-1受體拮抗劑,目前缺乏報道。但突然停用,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的急性代償性失調,所以是否停用,應該從各方面綜合考慮。 繼續or停用:對于腎功能正?;颊撸g前繼續服用MTX;腎功能不全患者,術前兩周停藥。柳氮碘吡啶和硫唑嘌呤術前一周停藥。長效來氟米特,術前兩個月停藥。羥氯喹可繼續服用。TNF-α抑制劑術前兩周停藥。
痛風藥物利與弊:手術本身也會加重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患者長期服用痛風藥以維持低尿酸狀態或者使用秋水仙素,關于這類藥物的術前最佳管理策略目前還未知。秋水仙素的治療指數低,并且在腎功能不全或者藥物間互相作用的情況下會造成肌無力、多神經病。 繼續or停用:建議秋水仙素和別嘌醇、丙碘舒術日晨停用。
前列腺肥大藥物 利與弊:一些前列腺肥大的病人服用α?受體拮抗劑(特拉唑嗪、多拉唑嗪、坦洛新等),可能會導致術中發生虹膜松弛綜合征。 繼續or停用:術前停用α?受體拮抗劑是否會降低IFIS的發生率,目前還未知。依據臨床經驗,這類藥物作用時間長,而且大多數眼科醫生并不認為該藥術前應停用。術中很多方案均可降低IFIS的發生率。重要的一點是外科醫生要確認患者是否正服用此藥。
中草藥 中草藥使用廣泛,術前繼續服用會產生很多不利影響,包括血壓凝固異常,與麻醉藥物產生互相作用等。醫生要注意術前詢問患者。目前也沒有證據證明中草藥會改善術后,且有些理論認為中草藥還會增加術前死亡率。所以建議術前2周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