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大學校園里有三件大事 中午吃什么啊? 晚上吃什么啊? 一會吃什么啊? 之前,有一份全國各地大學生生活費參考標準在網絡很火。其中福建以886元排名第一,上海浙江以細微差距名二、三位。 可是,很多大學生不同意這份參考標準,大家紛紛反饋:“真的不知道這個數據是哪個大神統計出來的”、“給你一個月347,你試試你能活嗎”。 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粗略的統計一下 關于吃飯:(真的是僅僅是吃飯而已) 每天早中晚三餐加在一起20塊錢需要吧,部分男同學飯量大,可能不止這些哦。按照一個月三十天算,就要600了。還有出去聚餐什么的,社團聚餐,班級聚餐,宿舍聚餐,每月總有那么幾天——一把辛酸淚啊! 關于生活:牙膏+牙刷+洗衣粉+洗發水+沐浴露+洗面奶+紙巾+衛生紙+學習用具+班費=100元其實真的不太夠 畢竟我們還要出門啊,電話費,寬帶費,公交卡充值,偶爾出門打個車——最少也要200塊吧。 粗略一算,每月九百 基本上裸活 家長:給多少很茫然 能“放一馬”就放 作為大學生生活費的主要來源,家長們每月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呢?大多數家長表示迷茫,大部分是根據日常生活標準給,或是參考同事、親戚的孩子生活費數目,也有一部分家長表示,根據孩子給出的清單來“付費”。 孩子一個人在外地上大學,挺不容易的,給多了怕亂花,給少了又怕生活不好。除了每月發放生活費,還有少部分家長是以學期為單位發放。甚至有家長找到了“規律”:開學首月,花費較高,因為學期開始往往要置辦一些生活用品,還要和久違的同學們聚餐,給孩子留一筆充裕的生活費;第二個月就是正常花銷,之后每月生活費就以第二個月為標準;而最后一個月因為學期將結束,需要購買回家車票等,生活費也需要適當上漲。 建議:合理消費量力而行 對于應該給多少生活費,根據家庭情況量力而行,沒有辦法來確定一個標準。大部分在食堂解決的學生,每月花費1000元上下相對合理。如果生活費過低,孩子可能就無法參與文娛活動,少了很多機會鍛煉社交能力、團結合作等,大學生活也就失去一些色彩。 建議家長,對孩子的花銷進行引導,不能打了錢就完事。除了日常生活花銷,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進行申報,把主要消費和數目上報,如果合理可以適當追加費用,不必要的消費也要及時制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