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精辟地指出:“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醫生,醫生是幫助他的本能的。”
為什么講失眠癥?
你知道世界上多少人有睡眠障礙問題嗎?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有27%的人。
你想知道有多少中國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癥嗎?大約有45%的人。
這么大的數字,你能重視嗎?
當今社會上許多的抑郁癥、車禍或意外事故,多與失眠癥有關,因此2007年第七個“世界睡眠日”的主題就是——“健康睡眠與和諧社會”。 失眠癥的表現形式
失眠,是指每晚睡眠少于5~6小時,而且質量不好的狀況。此外,有以下狀況中的一種或多種的也屬于失眠。
1、在就寢后難以入睡,翻來覆去睡不著; 2、時寢時醒,不能熟睡,容易被驚醒,有的對聲音或燈光敏感; 3、寢后早醒,醒后難以再寢; 4、有的夢多,自感到整夜都在做惡夢; 5、徹夜不眠者。
現代醫學稱失眠為腦神經衰弱。中醫認為失眠可由多種原因引起,若為虛證多屬陰血不足,心失所養;若為實證,則由心火太盛及肝郁化火等原因所致。
失眠的原因
◎心理因素 工作壓力大。假如上級領導明天需要一份報告,你今天必須趕出來,晚上可能要加班加點。到了夜里1~2點鐘寫完了,你可能還會琢磨“哪個地方有問題?還有哪個地方沒有寫全?明天怎么去匯報等等”。越想越多,最后睡不著了,到了天亮才休息2個小時。由于考慮問題多,使大腦興奮,也就是中醫講的“心火亢盛”。
人際關系緊張。如領導對你有看法,同事之間嫉妒等。
戀愛、婚姻受挫,家庭關系處理不好等。
熬夜過度:看小說、唱歌跳舞、游戲娛樂過度。
◎生理因素 急性病的困擾,發燒、咳嗽、腿抽筋、疼痛使你難以入睡。
白天喝咖啡、飲酒、或抽煙過度。
晚餐吃的過飽,吃夜宵時間太長,胃腸過于飽脹。
◎外界環境影響 室外的噪音、室內的燈光。倒夜班,倒時差。氣候驟變。
安眠藥雖能獲一時之效,但長期連續應用則易產生成癮性,且對心、腦、肝、腎等重要器官產生嚴重毒害作用。
長期失眠的危害
1、失眠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對各種疾病抵抗力減弱。 2、失眠引起記憶力減退,頭痛。 3、失眠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第二天沒精打采。 4、失眠可導致植物神經紊亂,胃腸消化功能不好,所謂“臥不安則胃不和”。 5、影響美容。 6、經常失眠可引起老年人高血壓、腦萎縮、癡呆癥。 7、經常失眠使人過早衰老,縮短壽命。
良好睡眠的意義
俗話說,吃得好不如睡得好。現代醫學和養生學認為,在人的一生中有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睡眠作為生命必需的過程,深睡眠成分是最重要的,在深睡眠期間大腦可以得到充分休息,生長激素分泌增多,生長發育加快,消除疲勞效果最好,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再現生機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穴位保健
◎按揉安眠穴 安眠穴,顧名思義就是幫助人們睡眠的穴位。它在下頜角和枕骨后下方凹陷的連線上。 簡便取穴法:拇指的指關節屈成90度,以第一節指橫紋夾住耳垂下緣,其余四指直立在頭的側面,這樣大拇指指尖下按的地方即為安眠穴。
此穴上通腦髓,下達肢體五臟,深層有神經、血液、淋巴。刺激安眠穴,能穩定大腦情緒波動、平穩血壓,緩解神經緊張與興奮,同時還能治療頭暈、頭痛、心慌、耳鳴、耳聾等癥。
具體操作:最好在臨睡前,坐在床上,或是取仰臥位,用拇指的羅紋面按揉安眠穴2~3分鐘。拇指作用在穴位上做旋轉按揉,也可以點按,力度由輕到重,手法深沉用力,使得該穴有酸脹麻感,按揉后便有睡意。
如果連續按半個月,效果會很明顯,對睡眠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堅持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對提高睡眠質量幫助更大。希望能把安眠穴作為您的睡前常用保健穴。
◎按揉太陽穴 在學校我們做眼保健操,其中有一節就是按太陽穴。大家對太陽穴并不陌生,但能準確地找到它,并非每個人都能做到。
具體定位:在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寸處凹陷中(見上圖)。
簡易操作:屈拇指,將拇指的指關節第一橫紋置于眼角,大拇指的指端處即為該穴。按揉太陽穴時用兩手的食指羅紋面做旋轉按揉,手法宜輕,因為太陽穴此處壁薄。它是頭部三塊骨頭的交接處,距離大腦較近。因此,太陽穴是人體較為薄弱的地方。
此穴可以治療失眠、頭痛、眼疾以及發熱等癥。可作為工間操以解除疲勞,亦可在睡前幫助入睡。每次輕揉2~3分鐘,堅持2~4周作用會明顯提高。
◎按揉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兩眉頭連線的中點,稍稍向上一點的凹陷處,此穴位非常重要。 按揉此穴治療失眠、夢多、頭痛、眩暈、精神類疾病和高血壓癥。
具體操作:大拇指羅紋面頂住印堂,肘尖支撐在桌子上,或躺在床上,用中指羅紋面按揉印堂穴3~5分鐘,手法宜輕,帶動皮下組織做旋轉按揉,意念集中在印堂穴,起誘導作用。做完后局部有輕松感。
此方法可以在上班工作間歇,或睡前幫助入睡。 ◎按揉內關穴 內關即是內臟元氣通行道路的關口,為手厥陰心包經上的穴位,同時又是交會穴。
主治心臟疾患,如心痛、胸悶、氣短、失眠、多夢。又能治療胃腸道疾患,如胃脹痛、惡心、嘔吐、腹脹、腸鳴等。同時對機體起著雙向調節作用,可調節高血壓、低血壓、高血糖、低血糖等,還可用于急救。
具體位置:腕橫紋上2寸正中。用拇指羅紋面按揉內關穴1~2分鐘,拇指羅紋面按于內關穴位上來回按揉,手法宜深沉用力,局部有酸脹感。此穴按摩可以隨時做,它對穩定情緒,調整血壓都有很好的幫助。 ◎三陰交穴 位于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后緣上,三陰交是三條陰經的交會穴,主治脾、肝、腎三臟的病癥,如失眠、遺精、陽痿、月經不調、頭暈、腸鳴、便秘等。 按揉三陰穴,用拇指羅紋面緊貼脛骨內側面后緣按摩,手法用力適中,局部有酸脹感。每天早晚按壓穴位2次,每次5分鐘。 ◎擦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心、前1/3與后2/3交界凹陷處。
簡易取穴法:用力鉤住足趾,足底呈現凹陷處便是。涌泉是足少陰腎經的井穴,就是起點穴。對于腎臟的腎陰虛、腎陽虛有著很好的調節作用,以手擦涌泉穴同時又可以交通心腎,使得心火降,腎水上升。 主治失眠、多夢、生殖系統疾病,引火下行又能治療高血壓、頭眩暈、頭痛、腦萎縮等。此穴保健應該在臨睡前先洗足,用溫熱的水浸泡足底20~30分鐘。
古人認為“睡前一盆湯,長壽又健康”,“富人吃藥,窮人洗腳”,說明洗腳對養生保健的作用之大。洗完腳擦干后,用手掌貼足心來回摩擦,用力宜輕,速度宜快,按摩的距離宜長,每晚做3~5分鐘,以足心透熱為佳。 膳食搭配
◎遠志棗仁粥 遠志15克,炒酸棗仁10克,粳米75克。粳米淘洗干凈,放入適量清水鍋中,加入洗凈的遠志、酸棗仁,用大火燒開移小火煮成粥,可作夜餐食用。
此粥有寧心安神、健腦益智之功效。
◎桂圓蓮子粥 取桂圓肉20克,蓮子30克,大米100克。將蓮子搗碎,和桂圓肉、大米煮成粥,臨睡前2小時服食。粥中桂圓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可用于勞傷心脾、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等癥;蓮子補脾、養心、益腎。
此粥對心脾兩虛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瀉稀薄、面色少華者更為適用。
◎八寶粥(民間食譜) 芡實、薏苡仁、白扁豆、蓮子肉、山藥、紅棗、桂圓、百合各10克,加水適量,煎煮40分鐘,再加入淘凈的大米150克,繼續煮爛成粥。加冰糖食用。連吃數日,可治療體虛乏力、失眠、口渴、泄瀉、咳嗽少痰、浮腫等證。
預防與護理
◎營造睡眠環境 布置好臥房,睡眠應當在安全、舒適、安靜和令人放松的地方。睡前通風,仔細選擇睡床和床上用品,擺好床的位置,床太軟或太硬都會引起腰背酸痛,床上用品要保持舒適,并注意臥室的燈光、顏色、濕度等。
◎床上注意事項 上床就是要睡覺,不是為了讀書、看電視或吃東西;如果不能入睡,就先起床,做些事情(如讀點內容平淡的書),安靜放松一下,等有睡意的時候再上床睡覺。
◎晚間飲食適度 避免強烈的體力活動和過度的腦力活動。吃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過多喝水,否則半夜要起床上廁。順應身體時鐘的節律按時上床,按時起床。
◎不宜喝興奮食物 煙、酒、濃茶、咖啡均屬興奮之品,神經衰弱患者應自覺少吃或不吃,因為這類食品、食物會造成睡眠不寧,神疲乏力,甚至攪亂心緒,加重病情。
◎多食益腦食物 日常飲食中,每天宜喝一碗米粥,進食一瓶酸奶。配餐中多采用以下幾種益腦食物,如沙丁魚、蛋黃、菠菜、胡蘿卜、橘子等。
◎睡前喝牛奶 睡前喝一杯牛奶,其中的色氨酸可起到安眠作用。若加一杯溫蜂蜜水則更好。
◎泡個熱水澡 水溫不要超過40度,泡15分鐘即可,馬上進被窩。因為熱水澡過后會使你的體溫有所下降。
◎聽音樂 聽一聽古典音樂,像莫扎特的音樂具有治療失眠的功效,它可以使血壓和脈搏正常,降低神經緊張。
◎補益扶正 當病久傷及氣血陰陽者,膳食應以補益扶正為原則,傳統中藥中有許多藥食妙品對失眠有獨特的功效。因而,可在食療藥膳中,有針對性地辨證施治,這些藥食佳品有山藥、人參、當歸、黨參、丹參、桃仁、棗仁、枸杞子、桑椹子、決明子、白菊花、代代花、玫瑰花、百合、香附等。
|作者介紹| 徐大平,主任醫師,中醫教授,中醫養生專家。畢業于安徽中醫學院中醫系中醫專業,獲得“河北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稱號。1996年至今在《現代養生》雜志社培訓部、編輯部工作,現任《現代養生》雜志社副社長。擅長于針灸和內科雜病診治,并長期探討、研究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與應用。
2008年出版了《自己是最好的醫生》DVD光盤,介紹了頸椎病、抑郁癥、便秘、脂肪肝、慢性胃腸病、痛風、感冒、肩周炎、網絡綜合癥、頭痛與偏頭痛、腰痛、失眠癥、肥胖癥、疲勞綜合癥、慢性鼻炎、脫發、打鼾等17個病種的發病原因及保健方法,教給人們輕松按壓經絡穴位,操作保健操,推薦膳食小偏方,既保健又治病。此光盤已由中國中醫藥文化研究會強力推薦、北京北大商學網教育有限公司制作、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全國各大新華書店經銷。
來源:現代養生(2009-09),圖片來自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