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中,句式變換除了從語法方面變換外,還有另外一種類型就是重組句子。重組句子是根據題目要求,在不改變原意的條件下,打亂句子的結構,改變陳述的對象,重造一個新句子。這是近年高考的常見題型。重組句子通常按以下三步進行:
一、分析原句層次關系
分析原句層次關系是做此類試題的第一步,變換句式的原則是變換后的句子要保留原意。因此,只有分清原句層次之間的關系,才能保證變換后句間的關系不變,從而保證原意的不變。
例1:用“儒、道、佛”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1999年全國卷)
蘇軾的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因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
[解析] 原句為兩層,都是因果關系的二重復句,其中第一層因果倒裝。現要求以“儒、道、佛”開頭,我們可改原句的第二分句為主動句得到答案第一句,再以因果相承的順序排好另外兩句。
[參考答案] 儒、道、佛各方面都對蘇軾有影響,使得他思想比較復雜,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
例2:以“地上的獅、虎”為開頭,重組下面的句子。(2006年江西卷)
天鵝在水中為王,是憑著一切足以締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嚴、仁厚等等;而地上的獅、虎,空中的鷹、鷲就不是這樣,都只以善戰稱雄,以逞強行兇統治群眾。
答:地上的獅、虎_____________.
[解析] 原題所給的兩句分別敘述了天鵝和空中的鷹、鷲各自的生存特點,兩者呈并列關系,因此,轉換后還要保證前后的并列關系。
[參考答案] 空中的鷹、鷲,都只以善戰稱雄,以逞強行兇統治群眾,而天鵝就不是這樣,它在水中為王,是憑著一切足以締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嚴、仁厚等等。
二、設計合理的表達思路
重組句子的第二步是考慮表達的思路問題,也就是注意“文脈”,“文脈”清晰了,“序”就清楚了。梳理文段的文脈,有“時間空間”“邏輯事理”“情感心境”“場景組合”等。
例3:閱讀下面一段文字,調整畫線部分的語序,并做到各短語格式協調一致、勻整對稱。(2002年全國卷)
“成年累月的戰事,每況愈下的社會治安,經濟的不斷衰退,動蕩不安的政局,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使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脅,甚至連生命財產都沒有保障。”
[解析] 此題首先要考慮各短語之間的關系,分析可知“成年累月的戰事”造成了“動蕩不安的政局”,“動蕩不安的政局”導致“經濟的不斷衰退”,所有這些影響著“社會治安”,最后涉及生存環境。
[參考答案] ①成年累月的戰事,②動蕩不安的政局,③不斷衰退的經濟,④每況愈下的社會治安,⑤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
例4:把下列句子組成意思完整、前后銜接、語序最恰當的一段話。(2006年山東卷)
①雪落在城外,也落在城內。
②溫暖的房間里,有人用湯匙慢慢攪動一杯蜜汁。
③隔著結冰的河流,對岸是華燈燦爛的城市。
④杯勺碰響的和聲里,濃濃淡淡的花香沖逸開來,喚起多少鮮艷的回憶。
⑤蜜是花的情感,是融化的琥珀。
⑥這是白天從養蜂人那里買來的。
序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該語段描繪了都市雪夜的生活場景,整個畫面為由外而內,由遠而近,由“城市”而“房間”,由“房間”而“活動”,由此可推出正確答案。
[答案] ③①②⑥⑤④
三、調整理順句子
重組句子還要求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增刪詞語,調整句序,從而保證變換后句子通順、流暢。
如例2中使用了對比手法對原句進行了重組,但加上了“就不是這樣”這句話,對比更加鮮明,句子通順連貫。
河北省滄州市第一中學 李智
句子重組是高考中經常出現的一種題型,它強調語言的操作性和綜合性,因此受到命題者的青睞。所謂重組句子,就是根據題目要求,在不改變原意的條件下,變換陳述對象將句子結構打亂,重新組合為一個新句子。
重組句子屬于句式變換中的一類,但與它略有不同。狹義的句式變換指的是各種句式之間的互變,一般陳述對象不變,句子變換主要是語法方面的;而重組句子無論變化范圍,還是變化難度都更大一些,同時重組句子與狹義句式變換有不斷融合的趨勢,對學生理解、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力度更強、更大,應引起廣大師生的高度重視。
分析近幾年高考及各地模擬試題中出現的重組句子題目,大致可以將其分為兩類:
一、單一重組
單一重組,指的是原句中句間關系比較單純、明顯,重組后的句子一般在句式方面不做要求,只要保留原句關系,不改變原意,且表達通順,重組的任務就基本上完成了。試卷中常見的有因果重組、條件重組、遞進重組和主體變化重組等類型。
1、因果重組
原句中包含著某種因果關系,其形式為“由因導果”或
“由果導因”重組后句子因果位置一般會發生明顯變化。如:用“獨特的生活經歷”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可適當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成為關于六朝后期生活的獨一無二的文獻,因為作者深受獨特的生活經歷的影響,熟悉時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時代社會政治境況觀察敏銳,批評中肯。
原句五個分句之間存在多重因果關系,而且是“由果導因”式結構。“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成為關于六朝后期生活的獨一無二的文獻”是果,“作者深受獨特的生活經歷的影響,熟悉時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時代社會政治境況觀察敏銳,批評中肯”為因,在原因中又包含著三層因果關系。當我們將這層層關系梳通后,再分析“獨特的生活經歷”在句中的地位和與其他詞語之間的關系,可得出:獨特的生活經歷深深地影響著顏之推,使他熟悉時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時代社會政治境況觀察敏銳,批評中肯,因此《顏氏家訓》成為關于六朝后期生活的獨一無二的文獻。
因果重組在試題中出現頻率最高,備考中要格外注意。
2、條件重組
原句為條件關系復句,重組后的句子需關注條件與結果之間的聯系。如:以“歐洲的知識分子”為開頭,重組下面句子。(不能改變原意,可適當增刪詞語)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原句子為充分條件復句。題中“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是“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的前提條件,后者為結果。重組后的句子為:哪怕只要有居里夫人的一小部分品德力量和熱忱,就會給歐洲帶來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
3、遞進重組
所給句子為遞進關系,重組后必須體現原句關系。如:用“我們”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能改變原意。
書籍將人類自身無法逾越的障礙和局限揭示給我們,而且毫不保留地將人的痛苦、幸福、愉悅、悲傷、煩惱、絕望、矛盾等種種復雜的心理啟示給我們。
原句兩個分句之間為遞進關系,重組后為:我們從書籍中了解到人類自身無法逾越的障礙和局限,而且受到有關人的痛苦、幸福、愉悅、恐懼、煩惱、絕望、矛盾等種種復雜心理啟示。
4、主體變化重組
主體變化重組,指根據陳述主體的變化而進行的重組。它與因果、條件、遞進重組等細微差異在于明確提出以“開頭”詞語為陳述對象,即陳述主體。如以“逃逸救生塔”為陳述對象重新組織下面的句子。
為滿足載人航天的需要,神州五號載人飛船在傳統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基礎上,在其頂部又加裝高八米的逃逸救生塔,它形狀類似一個細長的避雷針,在其上端又裝上一組側向推力發動機。
原句由三個分句組成:第一個分句的敘述主體為“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第二個分句的主語“它”為“逃逸救生塔”,第三個分句“在其上端又裝上一組側向推力發動機”的陳述對象顯然為人。三個分句主語不一致,造成句子關系混亂、語句不暢。重組后以“逃逸救生塔”為陳述主體將原來的三個分句統一在一起為: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的逃逸救生塔,是為滿足載人航天的需要,在傳統長征二號運載火箭頂部加裝的,它高八米,形狀類似一個細長的避雷針,上端還裝有一組側向推力發動機。
二、綜合重組
與單一重組相比,綜合重組句間關系更為復雜,同時在重組時提出了句式要求,它是高考發展的一種趨勢。縱觀近年高考試題主要有兩種形式:
1、長短句重組
長短句重組,在陳述對象發生改變的同時,還伴有長、短句的轉化。短句重組為長句常用方法為:(1)以新的陳述對象作主語,與短句群中某一句子結合在一起,做未來長句的主干;(2)把其他短句化為主干句的修飾、限制成分。長句重組為短句方法與之相反。
如:以“我國近代考古開始較早的地區之一”為開頭,把下面語段中加橫線部分重組成一個語意連貫的長句,不得改變原意,可增刪少量詞語,但句中不能使用標點符號。
古文化的遼西區,以西遼河和大凌河流域為主,波及到京津唐地區。這一地區是探索燕山南北地區文明起源和發展的重要地區,也是我國近代考古開始較早的地區之一。1921年就有考古工作者對錦西砂鍋屯遺址進行發掘,1930年又有人對西遼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作過調查……
題中劃線部分包括三個短句,將幾個短句重組為一個長句,需要先確立長句的基本句式,題目要求以“我國近代考古開始較早的地區之一”為開頭,而原句的陳述對象為“遼西區”,由此確立的基本句式為“我國近代考古開始較早的地區之一是……的遼西區”,然后將其它信息有序地排列寫出如可以寫成:我國近代考古開始較早的地區之一是以遼河和大凌河流域為主并波及到京津唐地區的旨在探索燕山南北地區文明起源和發展的古文化的遼西區。
再如:以“北約的絕大部分成員國”為開頭,將下面的長句改為若干較短的句子,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自然。(不能改變原意,可以增刪,調換個別詞語)
俄羅斯到底走向何方理所當然地受到作為歐洲成員國和俄羅斯近鄰的北約絕大部分成員國的極大關切。
原題為一長句,其主干為“俄羅斯到底走向何方受到關切。”句子雖為單句卻包含著并列、因果等關系。“俄羅斯是歐洲國家,并且是北約絕大部分成員國的近鄰”所以“北約大部分成員國”才對其“走向何方”極大地關切。梳理清題中隱含的關系,然后再根據短句的特點,重組為:北約的絕大部分成員國是歐洲成員國,是俄羅斯的近鄰,所以對俄羅斯到底走向何方理所當然地表示極大關切。
2、多重關系重組
該種類型的重組,原句間關系非常復雜,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如:以“對嚴寒失去了戒備”為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可以適當增刪詞語。
如果在各種宣傳活動中,專家們不是忙著對暖冬做錦上添花式的一次次論證,而是多一點全面、通俗的科學解釋、善意的提醒,大家對今年是“暖冬”的觀念也許就不會這樣深,以致于對嚴寒失去了戒備。
原句有四個分句組成,關系十分復雜,有因果關系、假設關系、并列關系。“對嚴寒失去了戒備”為結果,其他三個分句為原因,原因又為一個假設關系的復句,并包含一個并列關系復句。重組后的句子為:“對嚴寒失去了戒備是在專家們通過各種宣傳活動忙著對暖冬忙著做錦上添花式的一次次論證而使大家對今年是‘暖冬’的觀念記得很深的情況下產生的,專家們的行為又少了些全面、通俗的解釋和善意的提醒。”
總結近幾年高考及各地的模擬試題,重組句子主要有以上幾種形式,但隨著試題不斷改革,重組句子這個百花園也將出現越來越多新品種,但只要我們正確把握句間邏輯關系,熟悉各種句式用法,善于將個例類化,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重組句子
【高考引路】
1、用“儒、道、佛”作開頭發,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①蘇軾的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②因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響,③思想比較復雜。
分析:①③之間構成相屬關系,①從屬于③,對③起具體闡發的作用;而②與③①構成因果關系。
【參考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對蘇軾都有影響,使得他思想比較復雜,生活與創作充滿了矛盾。
【規律總結】
(1)分析原句結構
找出重組主體在原句中所處位置,與原句其他部件的關系。
重新組合型的試題,無論是高考題還是各地的高考模擬題,大都是屬于“因果”或“果因”之間的重新排列。一般情況下,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后,也有的是“結果”在前,“原因”在后。題目的設置往往是將原句的“因果”或“果因”倒置,因此,做好此類題的關鍵是分清原句中的“原因”與“結果”。與此同時,還應特別注意“原因”往往是由三個以上的句子組成;而且句子之間有的還有先后、因果等關系,也應該理清。
(2)安排重組順序
將原句內部,按重組主體進行時間、空間或邏輯順序排定。
(3)正確表達重組
注意句間連貫銜接,可適當增加關聯詞,其他動詞;也可刪減某些詞;
力求表達無語法錯誤,使語句順暢;
一定要保持原意,不能隨意改動。
【課堂訓練】
2、以“為善、誠實、守信”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可適當添減字詞,不得改變原意。
他能夠在短短三年的時間里重新崛起,成為名冠荊楚的“快餐大王”,是憑著做人與經商的美德,如為善、誠實、守信等等。
【參考答案】為善、誠實、守信等等,這些做人與經商的美德,是他能夠在短短三年的時間里重新崛起,成為名冠荊楚的“快餐大王”的憑借。
3、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使它的語意強調“飛機速度快”,個別詞語可增刪。
以9倍于音速的速度,從紐約到東京的飛行時間只需兩個小時的未來噴氣式飛機,將在以煤的衍生物為燃料的高速引擎推進下安全飛行。
【參考答案】未來的噴氣式飛機將在以煤的衍生物為燃料的高速引擎推進下,以9倍于音速的速度,從紐約到東京的飛行時間只需兩個小時。
或:未來的噴氣式飛機將在以煤的衍生物為燃料的高速引擎推進下,以9倍于音速的速度安全飛行,從紐約到東京的飛行時間只需兩個小時。
4、用“信息革命”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是繼蒸汽機革命、電力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術革命――信息革命的標志。
【參考答案】信息革命是以電子計算機的發明為標志的繼蒸汽機革命、電力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術革命。
5、用“要成為能被別人所理解和接受”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任何思想,只有當它找到合適的“外衣”,用準確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時,才能成為現實的思想,才能被人所理解和接受。
【參考答案】要成為能被別人所理解和接受的現實思想,必須為這種思想找到合適的“外衣”,用準確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
6、海水含鹽量的不斷增加”作開頭重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由于雨水長期沖刷,陸地上的無機鹽被流入江河,成年累月地傾注入海,再加上海水不斷蒸發,使海水的含鹽量不斷增加。
海水含鹽量的不斷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個句子中“水的含鹽量不斷增加”結果,“水長期沖刷”“地上天機鹽流入江河”“年累月地傾注入海”“不斷蒸發”導致這個結果的四個原因,且有一定的先同順序。以“水含鹽量的不斷增加”為開頭重組,就是將因果倒置,同時,為了使句子通暢連貫,可在結尾處添加“結果”
【參考答案】海水含鹽量的不斷增加是雨水長期沖刷,陸地上無機鹽流入江河,江河成年累月地傾注入海,海水不斷蒸發的結果。
7、用“我們”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能改變原意。
書籍將人類自身無法逾越的障礙和局限揭示給我們,而且毫不保留地將人的痛苦、幸福、愉悅、悲傷、煩惱、絕望、矛盾等種種復雜的心理啟示給我們。
我們————————————————————————————————————————————————————————————————————————————————
【參考答案】我們從書籍中了解到人類自己無法逾越的障礙和局限,而且受到有關人的痛苦、幸福、愉悅、悲傷、煩惱、絕望、矛盾等種種復雜的心理啟示。
8、用“考生和高校”作開頭,重組下面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前年開始試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增加了高校選拔人才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生選擇高校的機會,因而受到高校和考生的普遍歡迎。
考生和高校————————————————————————————————————————————————————————————————————————————————
【參考答案】考生和高校普遍歡迎前年開始試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考生增加了選擇高校的機會,另一方面高校也增加了選拔人才的機會。
長、短句的變換和選擇: 長句是修飾或限制語較長,結構復雜的句子,其表意嚴密細膩,條理性強;短句則字數較少,結構簡單,生動明快、節奏性強,便于表達熾烈的感情。在復句中,只要是構成這個復句的某些分句長,就可以說在這個復習中使用了長句。相反,在復句中,構成的分句短,就是在這個復句中使用了短句:如:
1.
長句變短句,方法有兩種: (1)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和修飾成分,并將修飾成分抽出,使之分別獨立成句。
如:把下列的長句改為幾個短句 長句:在原來的荒山野嶺上,經過十二年時間,他用雙手奇跡般地創造了這蒙著如絲細雨顯得格外郁郁蔥蔥的大片森林。
短句:他用雙手創造了奇跡!十二年間,他在這荒山野嶺上創造了大片森林。這片森林蒙著如絲的細雨,顯得格外郁郁蔥蔥。
(2)把句子中并列成分拆開,分別與中心語組合,構成幾個分句。如:把句子改為兩個分句的復句。
通常由一回路系統和二回路系統的兩大部分組成的利用原子核裂變反應放出的核能把水加熱為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的發電廠叫核電站。
改為: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裂變反應散出的核能把水加熱為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組發生的發電廠,它通常由一回路系統和二回路系統兩大部分組成。
2.
短句變為長單句,要根據一組句子的中心語,以其中的一個句子為主干,把其余的短句作并列的修飾成分。
例如:【2003年高考語文試卷】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為“遺傳”下定義。
① 遺傳是一種生物自身繁殖過程。
② 這種繁殖將按照親代所經歷的同一發育途徑和方式進行。
③ 在這一過程中,生物將攝取環境中的物質建造自身
④ 這種繁殖過程所產生的結果是與親代相似的復本
答案: 1.
遺傳是指生物按照親代所經歷的同一發育途徑和方式,攝取環境中的物質建造自身,產生與親代相似的復本的一種自身繁殖過程。
2.
生物按照親代所經歷的同一發育途徑和方式,攝取環境中的物質建造自身,產生與親代相似的復本的一種自身繁殖過程叫做遺傳。
用“儒、道、佛”作開頭重新組織下列的句子,不得改變愿意。
蘇軾的生活和創作充滿了矛盾,因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 儒、道、佛
12.
用“音樂”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各種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樂中得到凈化,那是指聽眾中那些敢于懺悔自己一生過錯的人,敢于承認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讓各種欲望在音樂中得到凈化。
音樂 13.
用“中國的書法”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書法家就是運用這支筆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書法藝術,使中國的書法成為表現民族美感的工具。 中國的書法
14.
以“世界各國”為開頭,改寫下面的句子為一個長單句。(可增刪個別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國際上恐怖活動猖獗,造成眾多無辜平民傷亡和巨大的財產損失,對有關國家乃至世界和平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受到世界各國普遍譴責和高度關注。
世界各國 15.
認真分析下面三個句子,然后把它們改成一個長單句。要求:改寫后的句子意思要完整,要點不能遺漏;詞語可以調換;句子要通順。
原句: ① 蒸發鹽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條件下才能形成是一個科學結論。
② 海洋地質學家根據這一科學發現認為,地中海曾經干涸過。
③ 海洋地質學家還認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16.
認真分析下面三個句子,然后把它們改成一個長句。 短句: ① 我們毫不動搖地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
② 我們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
③ 我們要學習要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
17.
請把下面三句話改寫為一個語句通順、符合愿意的長單句。 ① 我們要求全國上下做出堅持不懈的努力。
② 我們要實現本世紀末把我國人口控制在十三億以內的目標。
③ 我們要求全國上下以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前途為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