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抗抑郁藥物產品主要由以下五大類構成。即選擇性的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去甲腎上腺素和特定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NaSSAs),三環類抗抑郁藥(TCAs),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T),五羥色胺與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aRI)。 治療抑郁癥或抑郁狀態,主要通過抑制腦內5-羥色胺(5-HT)、去甲腎上腺素(NE)再攝取;抑制單胺氧化酶(MAO);減少5-HT、NE的氧化脫胺降解,從而使腦內5-HT、NE含量增加,促進突觸傳遞而發揮作用。目前西醫治療該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主要采用抗郁劑治療。抗郁劑種類較多,新型的抗抑郁藥主要有:增強NE作用的抗抑郁藥,如麥普替林、米安舍林等;增強5-HT功能的藥物,如西酞普蘭、氟西汀等;增強NE及5-HT,功能的藥物,如氯米帕明、丙咪嘖;以及一些天然藥物如圣約翰草等等。但抗抑郁藥也存在一些缺點,如麥普替林會增加癲痛發作,過量服用時危險性大,皮疹發生率高;氯米帕明引起不良反應涉及面廣,程度重,患者對其耐受性及依從性差;第四代SSRI新型抗郁劑藥物價格比較昂貴等。
現代中醫學者的研究認為,抑郁癥的基本病因是由于情志不遂,導致氣機郁滯,氣血陰陽失調,臟腑功能失常而引起了精神情志方面的異常改變。其病機的基本核心是氣機郁滯,由此可進一步發展為各種的鏈狀病性反應,如氣機郁滯,氣血運行受阻,氣滯血瘀,瘀血內阻;氣機郁滯,郁而化火,煉津為痰;思則氣結,氣機郁滯,久思損脾,氣血乏源,從而導致氣虛、血虛;氣機郁滯,郁而化火,耗傷陰液,不得制陽,陰虛內熱等等,這種病性反應可單一或互相兼夾的貫穿于抑郁癥的全過程。中醫藥治療抑郁癥主要對以上類型,采取對癥治療,辯證施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