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肱關節的后方入路是肩關節鏡的主要入路,也是術中建立的第一個入路,位于肩峰后外側角內側1cm、下方2cm處。經此入路可初步進行肩關節鏡檢查;同時,盂肱關節內的任何操作都需在建立此入路的前提下進行。 肩關節鏡手術的體表標志,鏡頭通過后方入路(右肩,側入路)置入; 正確的后方入路從岡下肌和小圓肌間通過。如定位時偏向內側,可能損傷旋肩胛動脈;向內下方偏移,則可能損傷肩胛上動脈;若偏向外下可能傷及腋神經及旋肱后動脈。如圖顯示了肩關節后方解剖結構。 肩關節后方肌層(右肩標本,后面觀) 1、三角肌;2、岡下肌;3、肱三頭肌; 肩關節后方肌肉與后方入路位置(右肩標本,后面觀) 1、三角肌;2、后方入路;3、岡下肌;4、小圓肌;5、大圓肌;6、肱三頭肌(長頭);7、腋神經及旋肱后動脈;8、肩胛骨;9、岡下肌肌腱;10、肩胛上動脈;11、后方關節囊;12、旋肩胛動脈; 肩關節后方肌肉與后方入路位置(右肩標本,后面觀),三角肌已切斷并掀起,顯露肩袖后部 1、三角肌;2、岡下肌;3、小圓肌;4、肱三頭肌(長頭);5、大圓肌;6、肩峰;7、岡下肌肌腱;8、肱骨頭;9、岡下肌/小圓肌肌腱;10、腋神經及旋肱后動脈;11、三角肌(切斷并向遠端掀開); 肩關節后方肌肉與后方入路位置(右肩標本,后面觀),關節后方肌肉切斷并去除,顯露盂肱關節后方關節囊 1、三角肌;2、岡下肌;3、小圓肌(切斷);4、大圓肌;5、肱三頭肌(長頭);6、腋神經和旋肱后動脈;7、肩峰;8、岡下肌肌腱(切斷);9、肱骨頭;10、肩關節囊;11、小圓肌肌腱(切斷);12、三角肌(切斷并向遠端掀開) 從后方入路觀察時,必須對盂肱關節內解剖結構有充分了解,才能較好地調整鏡頭方向并保證操作的安全性。為進一步確保安全,前方入路需要在經后方入路置入的關節鏡監視下建立。 肩胛盂(外側面觀)與肱盂近端(上面觀)(右肩標本) 1、三角肌;2、岡上肌/肌腱;3、岡下肌/肌腱;4、小圓肌/肌腱;5、關節囊;6、盂唇;7、肩峰;8、鎖骨;9、喙肩韌帶;10、喙突;11、肱二頭肌長頭腱;12、關節盂;13、肩胛下肌肌腱;14、中盂肱韌帶;15、下滑膜隱窩;16、肱骨頭; (a)關節鏡經后方入路進入盂肱關節;(b)肱二頭肌長頭腱;(c)肩袖間隙;(d)肱骨頭及后盂邊緣;(e)肩袖; 1、肱骨頭;2、肱二頭肌長頭腱;3、肩袖間隙;4、盂唇;5、肩胛下肌肌腱;6、岡上肌肌腱; (a)關節鏡經后方入路進入盂肱關節,鏡面朝外側;(b)肩袖間隙;(c)肩胛下肌肌腱;(d)中盂肱韌帶;(e)鏡面轉向內側,可見下方關節嚢 1、肱骨頭;2、肱二頭肌長頭腱;3、肩袖間隙;4、肩胛下肌肌腱;5、中盂肱韌帶;6、前方盂唇;7、肱骨頭裸區;8、下方關節嚢; (a)關節鏡經后方入路進入盂肱關節,鏡面朝內側;(b)前上盂唇;(c)前上盂唇探查;(d)前方盂唇及中盂肱韌帶;(e )上盂唇及肩胛下肌肌腱 1.肱二頭肌長頭腱;2.盂唇;3.肩袖間隙;4.肩胛盂的關節面;5.肱骨頭;6.中盂肱韌帶;7.肩胛下肌肌腱; (a )關節鏡經后方入路進入盂肱關節,鏡面朝下方;(b )下盂唇與腋隱窩 1、肱骨頭;2、下盂唇;3、關節囊; (a)關節鏡經后方入路進入盂肱關節,向外上方移動以檢查肩袖;(b)岡上肌肌腱 (c)岡下肌肌腱;(d)小圓肌肌腱 1.肱骨頭;2.岡上肌肌腱; 3.岡下肌肌腱; 4.小圓肌肌腱; (a)關節鏡經后方入路進入孟肢關節,向后移動回到起始位置,套管內的管芯向則從肩袖間隙穿出皮膚,穿出點即為前方入路的正確位置;(b )關節鏡位于起始位置見到的肩袖間隙 1、肱二頭肌長頭腱; 2、肩袖間隙;3、肩胛下肌肌腱;4、中盂肱韌帶;5、盂唇;6、肩胛盂;7、肱骨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