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老式面包,雖然看不出“老”在哪里,卻使很多人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這款面包在烘培房里很少見,倒是各種野作坊、小吃攤甚至街邊小車上很常見。曾經買過,嘗一口后,扔了。實在受不了那種奇怪的香甜味道,也不明白為何那么蓬松。 有人說,一個面包有30多種添加劑,不知真假。但是,自己烘培做面包后就知道,沒有添加的面包絕不是路邊買來的味道。所以,要想吃得放心,就得自己做。好在自己做面包,也不是什么難事兒。 老式面包的配方來自網絡,曾經非常“紅”。最近雖然大家發表的少了,但相信自己做好“偷偷”吃的大有人在,比方我。 我隔一段時間就忍不住做一次,為什么?它太好吃了,也太容易成功了,絕對是適合新手的最易成功又特別美味的面包! 為了讓它更健康、營養更均衡,我把原配方稍微進行了一下改動: 第一,用牛奶代替水,所以沒有用奶粉,面包更柔軟,奶香十足; 第二,用全麥粉代替一部分低筋面粉,平衡一下高油高糖,使面包更營養。也可以減輕一下滿足口腹之欲的罪惡感哈。因此冠以“麥香”之名。 麥香老式面包(30cm×30cm烤盤一盤) 材料: A:酵頭:高筋面粉250g,全麥面粉50g,細砂糖24g,速效酵母粉6g,牛奶300g B:面團:高筋面粉250g,全麥面粉50g,細砂糖96g,鹽1.5小勺,全蛋90g,牛奶30g,全部酵頭A,無鹽黃油72g 做法: 1、把材料A中的面粉和糖混合均勻; 2、牛奶加熱到30℃左右,加入酵母粉,攪拌均勻,靜置5分鐘; 3、把酵母牛奶倒入面粉中,邊倒邊攪拌,攪拌成稀稠的面糊,蓋上保鮮膜進行發酵,室溫即可; 4、發到這個程度行了嗎?不行! 5、要到這個程度,面糊長到最高,并開始塌陷,就行了。這個季節的室溫,我用了一個半鐘頭; 6、混合材料B中除了黃油以外的所有材料,牛奶別一次加入,留一點兒調整面團的硬度,開始揉面; 7、揉到面團出筋,(如圖)拉開一段面團保持不斷的程度,加入軟化好的黃油,繼續揉面; 8、揉到能拉出薄膜(如圖),即完全擴展階段,面團就揉好了! 9、盆中進行發酵,發酵到2—2.5倍大,用沾面粉的手指從頂上戳一個洞,洞洞不收縮、面團不塌陷(如圖),發酵剛剛好; 10、取出面團排氣后,分成9等份,立即搓成長條; 11、每條面團再搓長至大約60cm,從中間對折,交替擰麻花,數著:一、二、三、四,一共擰四下; 12、把右側塞進左側的洞洞里; 13、稍一整理,成五個瓣兒; 14、全部做好后,排進烤盤,烤盤提前刷油; 15、進行最后發酵,我把烤盤放進了烤箱,底部再放一碗熱水,發酵到2—2.5倍大(如圖); 16、送入預熱180℃的烤箱,烤大約30—35分鐘,至表面金黃即可。出爐后,立即刷上一層融化的黃油。 最后,從烤盤中取出面包,放在網架上冷卻—— 芹意提醒: 1、這個季節做面包,要特別注意觀察發酵的程度。無論酵頭、基礎發酵還是最后發酵,速度都是很快的,稍不留神容易發過頭; 2、最后發酵時,可以用烤箱加碗開水,也可以室溫發酵。如果室溫發酵的話,要加蓋保鮮膜或塑料袋。我覺得室溫發酵更好,發出的面包組織更細膩。 3、也可以在烘烤前給面包刷一層蛋液,出爐后就不用刷黃油了。不過,刷上黃油顏色更漂亮,面包更誘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