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夏與水半夏、掌葉半夏之間的關系: 半夏:又名三葉半夏,旱半夏。包括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京半夏五種炮制規格。(若把半夏稱為法半夏或法半夏稱為半夏仍按假藥論處。) 水半夏:是半夏的偽品。僅有制水半夏一種規格。 掌葉半夏:在江蘇、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亦作半夏使用。 2.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京半夏的區別: (1)加工炮制所用輔料不同: 生半夏:不用炮制輔料,將原藥材揀凈雜質,篩去灰屑即可。由于生半夏毒性強,必須經過炮制,炮制后毒性會減弱,適宜口服。 法半夏:是生半夏用甘草15%,生石灰10%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 清半夏:是生半夏用20%的白礬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 姜半夏:是生半夏用生姜25%,白礬12.5%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 京半夏:是生半夏用芒硝6%,姜粉2%,麻黃5%,桂支1.5%,小茴香3%,南坪細辛1%,石灰15%,甘草25%,皂角6%,白礬6%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 (2)形狀特征不同: 生半夏: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徑1~1.5厘米。表面類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下面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法半夏: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的顆粒狀。表面淡黃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松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黃色,顆粒者質稍硬脆。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清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質脆,斷面略呈角質樣。味微澀,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表面棕色或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色,常具角質樣光澤。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京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外表黃色或金黃色,顆粒大小均勻,質脆,內心黃色。無麻味。 (3)功效作用不同: 生半夏:辛溫有毒,偏重于祛風,散瘀,消癤腫,多外用。 生用對口腔、喉頭和消化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致上述部位腫脹,疼痛,失音,流涎,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而死。內服用于治療惡性腫瘤。如:攻癌奪命湯治驗錄[李可志經驗],就用生半夏來治多種惡性腫瘤,竟獲奇效。 法半夏:溫性低,長于祛痰止咳,除濕濁等。 如:荷葉知母茶方中就用法半夏,具有健脾利濕,理氣化痰之功。用于治療產后虛胖有效。 清半夏:長于清風痰,化飲,散胸痞,降逆止咳。 如:半夏白術天麻湯中的半夏就用清半夏為佳,配用天麻、茯苓、橘紅、白術、甘草以燥濕化痰,平肝息風。治療風痰上擾,眩暈頭痛,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等。 姜半夏:善于和胃止嘔,祛寒痰,鎮咳,蠲飲。 如:生姜半夏湯,來源于《金匱要略》卷中,用姜半夏9克,生姜汁15克,用于治療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風痰上攻,頭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腫,取其姜半夏和胃化飲,降逆止嘔之功。康美中藥網整理。 京半夏:偏重于健胃化痰。 如:半夏瀉心湯中的半夏就要用京半夏為好,配用黃芩、干姜、人參、炙甘草、黃連、大棗以和胃降逆,開結除痞。治療胃氣不和,心下痞滿不痛,干嘔或嘔吐,腸鳴下痢,舌苔薄黃而膩,脈弦數。 3.半夏與水半夏的區分: (1)植物來源不同: 半夏:為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塊莖。 水半夏:為天南星科梨頭尖屬植物鞭檐梨頭尖Typhonium flaglliforme (lodd) BL的干燥塊莖。 (2)生長習慣不同: 半夏:陸生。也稱旱半夏。 水半夏:水生。 (3)炮制規格不同: 半夏:包括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京半夏五種炮制規格。 水半夏:僅有制水半夏一種規格,是生水半夏用生姜18%,白礬20%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 (4)外觀性狀不同: 半夏: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徑1-1.5cm,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下端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 水半夏:呈類圓錐形、半圓形或橢圓形,直徑0.5-1.5cm,表面類白色至棕黃色,并有多數隱約可見的細小根痕;頂端上端鈍圓較光滑,有凸起的葉痕或莖痕,下端略尖似梨頭。質堅實,斷面白色,粉性。康美中藥網整理。 (5)理化性質不同: 半夏:生品含有精氨酸(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半夏項下薄層層析法) 水半夏:不管是生品還是炮制品,均不含有精氨酸。 半夏與水半夏區別也可根據其乙醇溶液對紫外光的吸收來區別: 取二者粉末各5g,置250ml三角燒瓶中,加70%乙醇溶液50ml,超聲波提取30分鐘,過濾液,取濾液置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其吸收度,半夏在261mm處有最大吸收,而水半夏是在269mm處有最大吸收。 (6)功效不同: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能。用于治療痰濕水飲、胸膈脹滿、惡心嘔吐、痰多咳喘等,生用外治癰腫,用量3g~9g。 水半夏:具有燥濕化痰止咳之功,但無降逆止嘔之效。多用于治療咳嗽痰多、支氣管炎。化痰止咳水半夏可代替半夏,用于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時水半夏不能代半夏用。 (7)價格不同: 半夏與水半夏:價格相差很大,大約是8:1。近年來市場上大量水半夏冒充半夏出售,有網友抽檢10個半夏,其中有3個半夏,其余7個為水半夏,臨床運用上應予以區別。(半夏、水半夏價格查詢) 4.半夏與掌葉半夏的區分: (1)來源不同: 掌葉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掌葉半夏的塊莖。半夏:為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 (2)外觀形狀不同: 半夏:又稱三葉半夏。基生葉1-4枚,葉柄長5-25cm,葉柄下部有一白色或棕色珠芽。塊莖直徑0.5-3.0cm。 掌葉半夏:葉片掌狀分裂,小葉9-11片,葉柄長45-65cm,無珠芽。剝去外皮為類白色而呈粉狀,上部散有凹點,與半夏在外形上很難區別,但一般形體較大,直徑約4cm。康美中藥網整理。 在中藥飲片的生產、經營、使用環節中絕不能統稱為“半夏”,絕不能混淆、代用,唯利是圖,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為標準,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為準繩,準確定名,辨證運用,合理定價,才能確保臨床運用安全有效。 本文為康美中藥網根據半夏的不同炮制品及半夏代用品、半夏偽品相關區別知識整理而成,如有錯漏,歡迎您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