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大人們教孩子算數,只是教孩子幾加幾等于幾,幾減幾等于幾,得出答案就OK了。我上學的時候老師也是這么講的,3+6=9,4+7=11,10-6=4,幼小的我們離開了老師和家長的灌輸,就迷茫的不知道,這數子怎么加起來才算是對的答案。 實際迷茫就是一種彎路,一種耽誤,有走這彎路的時間,我們不如再去學點別的。 我孩子幼兒園里做算數時,就發現她就知道數指頭,她不懂節省時間,比如:3+4=?她就在一只手中數上三個指頭,再在另一只手里再數上四個,再和到一起數。 我發現她有點繁瑣,就教她先找到加數里大的數字,像5+6中找到大數字6,然后以6為基數往上數(6上去是7從7開始數5個數字)7.8.9.10.11,這樣就迅速的得到答案11,而且孩子也懂了加數就是往上升的,(我教的時候也提醒說了這句話。)減就是降的,越減越少。 教減法的時候,我告訴她8-6=?就先數上8個手指,然后再去掉6個,1.2.3.4.5.6很快得到答案2。有時候不數手指口算的話,我就告訴她(還是以8-6為例),假如你上了8個臺階,減6就是再下來6個臺階。8下來是7,7下來是6,6下來是5,5下來是4,4下來是3,這樣6個臺階數著下完了,剩下幾個臺階了,我讓她自己說,她說媽媽剩兩個了,我說那就在8-6的等號后面寫上2啊。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會感覺有點繞,但等做幾次題后,孩子懂了其中的道理,自己就會迅速的算出答案來,這時候我就不用再幫她數指頭了。她省事我也省事。 后來,當我聽著她算的答案,檢查對不對時,發現這方法大大提高了速度不說,孩子真正自己會算數了。更喜悅的是,當聽到我妹妹夸獎我孩子算數學的好時,才知道,她喜歡上了算數,看到小姨就要算上幾道。 為什么呢?孩子如果老是老是不會算,或是自己動不動就算錯,他就沒了自信和興趣。 上了一年級,孩子她拿著數學書問我'媽媽這是啥書?'我突然才發現她沒怎么學過漢字,我聽教育專家們說,孩子小學之前不應該教會許多漢字,方塊漢字會束縛孩子的想象力。應該學畫畫培養想象力,也可學英語,正是語言學習能力強的時候,學英語就像是學母語一樣的容易。 我認為有道理,而且感覺,孩子一年級前學會好多漢字,當老師再教時,她就會認為自己會,沒興趣聽課。本來坐不了多長時間,再加沒興趣,就會厭學。就沒教她,隨她能認識幾個算幾個。 我讓她學漢字,是從幼兒園畢業班了才開始(做作業也是)的,才在讀繪本時指著字一邊讓她看一邊讀。 當發現她認不出課程名稱時,我就教她認課程表,再教對應的課本。等她自己能說上時,也就結束了學習。 沒? 圖片發自簡書App 想到后來數學老師在群里說,孩子不認識自己的課本,每上一節課,找課本就要費好長時間,把上課時間耽誤了。 就發現好多家長發來的她們讓認課本的方法。有的給做了記號,有的給分袋裝,在相應的練習冊袋上,貼上相同的色。 看來看去,都沒有在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還麻煩,還不如給孩子教會認課表,教會數學,語文,英語這幾個字呢。 等我孩子回家,我問她,自己的書認識不,我故意拿出一本讓她認,她說對了。我以為我教了的她沒記住,她也是那認不出自己課本中的一個。就順便拿出課程表要教她,她搶著說'我認識,你別說,我給你說明天要上的課。' 一聽吧,她是記住的。 我問那你老師上課時,你也像其他同學半天找不到要學的課本嗎。她說嗯嗯,我也找不到。我正要生氣,才發現這淘氣孩子是在和我開玩笑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