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便能恢復正常,病必自愈 大下之后,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病人有便秘,長期便秘,你用攻下的藥,把胃里面,小腸,十二指腸,大腸東西全部清出來。攻下以后,你又給他發汗,用桂枝湯或麻黃湯,結果發汗以后,他小便不利,因為汗尿同源,代表津液傷到了。這里所說的小便不利,不是只膀胱結石或者腎結石,或者尿道炎。他小便并不痛,也沒有血,就是小便不多,很少。像這種,因為攻堅發汗津液沒了,病不代表很危險,不需要治療他,讓他自己好起來,津液慢慢恢復后,小便順利了,病就好了。 二、攻下發表后怕冷,是因為內外虛弱 下之后,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如果沒有按照先表后里的順序,反而是先攻下,后發汗,必然會造成怕冷,脈細微的現象。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身體內外都虛。張仲景沒有用陰虛陽虛,他不贊成滋陰,補陰,就是內外俱虛。 三、攻下,發汗后煩躁為陽虛 下之后,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哎,不渴,無表證,脈沉細,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 前面兩條,張仲景并沒特別提出要怎么治療。本條辨就不一樣了,遇到這種情況,就要開處方了。 病人最怕出現煩躁,動來動去,心里不得安寧,晚上睡不著。現在呢,不嘔,說明胃里面沒有問題;不渴,說明沒有表證;脈沉細,身無大熱,代表陽虛了。陽虛的時候,晚上很正常,白天會出現癥狀。這時候用干姜附子湯。 四、救逆回陽方 干姜附子湯 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此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干姜不要真的開一兩,差不多兩錢就夠了,生附子也是兩錢,生附子用的時候用棉布包起來,因為里面有纖維,如果你把黑的皮刮掉,只用里面的肉,那不需要包。 干姜溫中,主要是溫肺。生附子,溫心陽,心臟力量不夠時,用生附子,命門火衰的時候也用生附子。如果腎臟的陽不夠了,用炮附子。 干姜附子湯一下去,陽會回頭,陽回來以后,陰會慢慢自己回來,所以張仲景只用干姜附子兩味藥,不會加很多。 《圣濟總錄》里說附子散,用附子和干姜來治凍瘡,但是你光外敷不夠,要內服當歸四逆湯。我們介紹到當歸四逆湯的時候詳細介紹。 干姜附子湯是救逆用的,如果病人只是里虛,不用管他,一旦遇到煩躁,白天很煩躁,晚上很正常,就要開處方了,千萬不要小視這個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