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對牛雜總是情有獨鐘,這些曾經一度被丟棄的“下腳料”,偏偏廣州人把它們當寶,不惜耗費時間去清洗、爆香、燜煮,通過一道道工序將其熬制成香噴噴的尤物。 記憶中的牛雜味兒,大多的是從麻石小巷里飄出來的,簡易的牛雜小推車,煤塊爐上架著一口大大的鐵鍋,揭開鍋蓋,一陣熱氣瞬間模糊了眼前的視線。 細看,鍋里的牛雜和蘿卜,己炆成褐色,肉汁在沸騰,我們還未走近,陣陣濃郁的肉香,滲和著花椒八角的芬芳,己鉆入毛孔。 牛腸或牛肺都是整大塊的,檔主通常手持一把碩大無比的剪刀,顧客指哪剪哪,將剪刀操持得“嚓嚓”作響,鉗上一塊大的,用力按到湯汁里浸泡一下再拎出,濃郁的香氣更是奔涌而出,讓人齒頰不禁泛起一片甘香。 當顧客看中了另一塊,指指點點,檔主又“咔嚓咔嚓”地響著剪刀,半是欣賞,半是選擇,雙方互動,卻不存在爭抝剪多剪少的問題。這時,牛雜還未吃,和諧的氣氛己讓人舒暢。 那時的牛雜大多是用竹簽貫著,一串一串的,有牛肺、牛筋、牛腸、蘿白等各種東西,蘸點辣醬或甜醬,大伙兒便吃開了去。 “貪嘴”的廣州人在美食的熏陶下都格外挑剔,好的牛雜,需燜得熟透,但又不能爛熟,吃的時候還能感覺到爽口彈牙,但又不會讓人覺得韌,煮的爛熟的白蘿卜則需吮足了肉汁味兒,蘸上甜醬和辣醬,吃后口鼻生香,嘴、喉、胃清新舒暢,實屬一絕。 牛雜價格相對便宜,但對于當時囊中羞澀的我們這些小屁孩來說,也是難得吃一回的美食。盡管如此,仍無法阻擋我們放學后圍著檔口,只為瞅瞅被檔主使得風生水起的大剪刀,嗅嗅鍋里飄出的和著花椒八角的肉香味兒。 要是有哪位同學能“豪氣”地買下一串牛雜,必然會有一堆小屁孩咽著口水圍著他,走哪跟哪。大多情況下,該同學也是挺大方的,這個給扯一塊,那個讓咬一口,然后一群人心滿意足,嘻嘻哈哈,一路蹦著,跳著,勾肩搭背,歸家而去。 牛雜雖然算不上高檔食物,但在廣州人心里卻美味得很,盡管如今的牛雜都被剁成小塊,用碗盛著,捏根竹簽戳著吃。但唯一未變的怕是——吃牛雜的姿勢。 從舊時狹窄的古街小巷,到如今繁華喧囂的商業街頭,吃牛雜的人總愛三三兩兩的圍在一塊,或站,或蹲,或濃妝,或素顏。這時誰也不管誰,唯恐濃汁沾襟,一般都仰嘴吮食。大家只沉醉在牛雜濃郁的滋味中,顧不上食相是否斯文的問題。直到吃到油光滿面,滿嘴留香,才方肯罷休。 故而,有人說,站著吃,才是牛雜原汁原味的正宗吃法。剛知曉這句話時我不由一笑,左右思量后卻發覺,這或許說得正是吃牛雜的一種風情文化,與一本正經地坐在寬敞明亮的酒店里相比,站在廣州騎樓下或麻石小巷里吃,不是才更能吃出屬于來廣州的獨特風味嗎? 廣州人務實,只要好吃,便不拘材料貴賤,也不拘吃的形式。管你是腰纏萬貫的豪客,還是升斗小民,只要你想吃地道的牛雜,在小攤檔前,人人平起平坐,一律平等。這在廣州平民百姓中形成的市井風景線,確是耐人尋味。 轉眼幾十年,麻石小巷變成了通衢大道,青磚大屋變成了高樓林立,廣州城也變成了國際大都市,但那兒時的牛雜味兒卻像在記憶里扎了根,成為一種烙印,無法被取代,也無法被超越。 最后, 小編盤點一下廣州好吃的牛雜店, 大家嘴饞的時候去嘗一嘗~ 芳村阿婆牛雜 阿婆的牛雜是用煤爐慢煮,每隔十來碗就會加入牛雜老湯,并用油兌上花生醬加入鍋里,再放入大大塊的紅糖,慢慢和牛雜的鮮甜味一起滲出,這是幾十年來的配方,引得大家邊吞口水邊排隊。 但是店主阿婆因為身體不好,所以一個月只賣一次,而且時間并不固定!每次開檔都是大排長龍,3、4個小時不是等閑~能買到簡直就是上帝的恩寵... 人均:18元 地址:芳村大道陸居路陸居市場內(近地鐵芳村站B出口) 迴龍街阿姨牛雜 迴龍街(回龍里)里27號的牛雜,老街坊都熟悉,他們親切的叫他們牛佬牛姨, 而我習慣稱阿姨牛雜。 同阿婆牛雜一樣,阿姨的牛雜也一串串都串的整齊好看。煤爐慢煮,每隔十來碗就會加入牛雜老湯,慢慢和牛雜的鮮甜味一起滲出,引得人直流口水,從牛雜的回甘里吃得出老一輩廣州人嗜甜的口味。 阿姨家的牛雜配有3種醬,不吃辣的人可以沾混合了老廣慣用的柱候醬加上海鮮醬,調制而成,掩蓋部分牛雜的腥味;微辣族適合蒜蓉辣椒醬,提味還加香;能吃辣的朋友,我建議一定試試她家的秘制辣椒醬,香辣經艷回味無窮。 人均:14元 地址:迴龍街(回龍里)里27號 靚姨牛雜 靚姨牛雜位于這個叫接官亭的巷子卻分外幽靜,出入的大多是附近的居民,以及前來幫襯牛雜攤的熟客們。這家牛雜不光是有口皆碑,也承載了幾代人集體記憶。 平時牛雜攤只有靚姨和阿叔看檔。午后時分去,大多都是阿叔在。他話不多,卻很有耐心,客人再多他也是不焦不躁。 除了牛蒡、牛脆骨、牛腸、牛肚、牛板筋、牛肺這些,小小的牛雜攤上還有很多種菜品。總之,如果你是一個愛牛雜的人,靚姨這絕對能滿足你的味蕾。 再配上靚姨自己精心調配的醬料,色香味俱全,相信會讓每一個愛牛雜的老饕欲罷不能。 人均:10元 地址:北京路地鐵站A出口往前走左側接官亭巷內 肥佬牛雜 肥佬牛佬的前身是”阿叔牛雜”,以前在街口轉角總能與一份牛雜相遇,20多年了,街坊鄰里還是最愛幫襯這一份熟悉味道的牛雜。 10元一盒,沒有過多的香料,口味不會太重,牛雜本身味也很足,感覺不用蘸甜醬也依然棒棒噠!牛心牛肺彈性十足,也很干凈,蘿卜則是燉的剛剛好,正好處于軟爛和脆生的交界點上。 人均:11元 地址:越秀區廟前直街12號(秀區少年宮斜對面) 阿婆牛雜店 這個阿婆牛雜不是上面說到的那家哦,這一家阿婆賣牛雜也已有30個年頭了,從無名小攤做到了店面,年紀雖大,手腳卻麻溜得很。 這間店的牛雜出了名分量多,超實在,再配自家做的蒜蓉辣醬,阿婆的牛雜味道也是很特別,物美價廉! 人均:12元 地址:越秀區大沙頭路風行牛奶南側(海印電器城后面) 林林牛雜屋(十甫假日店) 蘿卜牛雜其實就是出自西關的,上下九這一家開了很久的小攤,除了買地道的蘿卜牛雜,也賣豬腳姜之類的廣州傳統美食。 10元一碗,算是便宜,但是只有小小的一碗,如果去上下九卻又不可錯過。 熙記牛雜 走進一看墻上純手寫簡單粗暴的價目表,一看這價目表就感覺到特別有年代感。最便宜的腩汁珍珠腸粉小碗2元,豬紅湯2元一碗。蘿卜牛雜和面筋牛雜10元一碗,可以說是豐儉由人呀! 人均:11元 地址:越秀區米市路米市一巷6號 來源:廣州微生活 |
|
來自: RolandZhao > 《菜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