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科學家重新研究了40年前海盜號登陸火星發回的實驗數據,證明海盜號的土壤代謝測試實驗結果符合生物來源解釋。 海盜1號和2號分別于1976年7月和9月降落在火星上相聚4000英里的兩個地方,其中一項任務就是探測火星土壤中是否存在生命。它們攜帶的生物學實驗裝置,通過采集土壤樣本,注入含有放射性碳-14的營養液,預熱后存入昏暗環境兩個月,檢測是否有放射性的代謝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以確定火星土壤中是否有微生物存在。 這項實驗產生了令人驚訝和矛盾的結果。標記釋放(LR)實驗表明,火星土壤代謝測試呈陽性,如果在地球上,幾乎可以肯定建議生命的存在。然而實驗中其它儀器卻沒有發現有機物的痕跡,表明并無生命存在。那么這些代謝是什么東西產生的呢? 此后40年,科學家們一直無法解釋這種矛盾的結果,但普遍的共識是,海盜號并未發現火星生命存在的確鑿證據。但也有少數科學家認為,相聚4000英里的兩個海盜號都檢測到火星土壤代謝呈陽性,足以證明火星上存在生命。這種觀點的突出支持者是海盜號實驗的主要參與者吉爾伯特·萊文,他和合作者帕特里夏·斯特拉特博士認為,生物來源是海盜號土壤代謝測試呈陽性的最好解釋,之所以未能檢測到有機物,是因為海盜號的GCMS(氣相色譜-質譜儀)存在問題,在地球上測試時就經常失敗。他們近日在《天文物理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根據好奇號和鳳凰號最近在火星上的研究,建議重新研究海盜號LR實驗的結果。支持這一觀點的其他科學家則認為,火星生命完全可以采取甲烷菌(產生甲烷作為副產物的微生物),嗜鹽菌(其可以耐受高鹽濃度以及嚴重的輻射和低氧濃度)的形式,或是某種隱匿類型的微生物,可以一直處于休眠狀態,直到條件合適的時候重新活化,比如通過如LR實驗中的營養溶液。三體人不就是采取脫水方式度過艱難惡劣的歲月,進化到高級文明的嗎? 海盜號可能早就發現了火星生命,只因一臺設備不可靠,導致40年一直未能確認,實在令人唏噓。不過比起歐洲航天局兩次探索,兩次失敗還是要來得幸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