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路的昨天和今天(4) 成都北路470號
滄洲書場原為滄洲飯店附設書場,創于1941年。書場環境極好,休息室中掛有楹聯:“忠孝節義無非榜樣;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墻上張掛10余位評彈藝人大幅照片。場內設白帆布靠椅430只?!皬堈{”創始人張鑒庭在此唱紅,為保持坐莊聽眾不輟,率先實行月票制,七折優待,其他書場紛紛仿效。1943年遷成都路470號,改為專業書場,仍名滄洲書場,座位481只。場內三面皆窗,冬暖夏涼,書臺四周皆是聽眾,藝人需面面俱顧。1946年姚蔭梅在此演唱《啼笑因緣》風靡滬上;1952年4月,上海市人民評彈團在此首演新創作的中篇評彈《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形式新穎、陣容堅強,吸引許多評彈新聽眾,前后演出300余場。1953年又在此首演新作《海上英雄》,亦久演不衰。1967年該場改名長征書場,翌年停業。 戲劇與曲藝的衰弱,也是社會發展所致。上海10家評彈演出場所“評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基地”之一的雅廬書場都拆除了,滄洲書場若留存今天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我在新雅廬書場聽書,遇到只有不到20位老聽眾的場面。 ![]() 滄洲書場遺址:現是長征醫院(嚴格說是門診部前的馬路) ![]() 網絡照片:成都北路464號近南京西路口,路東側樓頂ADK為永新雨衣制造廠(大地牌風雨衣,原名ADK雨衣,為Asia Dress King縮寫,意為亞洲服裝大王)和滄州書場。 成都北路483、493、503、515、527弄 修德新村 民國* 修德新村,新式里弄。建于1910年。磚木三層結構。有樓房74幢,建筑面積12940平方米。483弄已經拆除,493、503、515、527弄存留大部分。弄堂的弄道503弄的前門與493弄后門共有,以此類推。 ![]() 修德新村現存四條弄堂 ![]() 修德新村弄道(相同取其一) ![]() 修德新村住宅前面(相同取其一) ![]() 修德新村住宅后面 ![]() 成都北路鳳陽路西南角,成都北路527弄北面與鳳陽路的建筑 ![]() 成都北路鳳陽路東南角與長征醫院。此處還存有一些舊住宅 成都北路的鳳陽路到北京西路路段,舊建筑已經拆完。感謝泰興培老師的錄像提供了資料。 此處有五金公會(成都北路581弄道德會<五金同業公會>),舊式里弄。建于1905年。磚木二層結構。有樓房1幢,建筑面積586平方米。 ![]() 2017年成都北路北京西路西南 ![]() 北京西路成都北路西南:泰興培老師的錄像截圖 本集(4)南京西路到北京西路<完>;上集(3)由威海路到南京西路;下集(5)北京西路到新閘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