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編者注:到今年是76年)前,我的家鄉豐潤還只是河北省一個普通的小縣城。而在那一次浩劫之后,我的家鄉卻盡是尸骨遍野的荒涼……潘家峪村,始建于明朝永樂二年。潘景父子由山西省洪侗縣大槐樹村來此安家落戶,以開荒、種地、打獵為生,后繁衍成莊。因居于山谷之中,冠其姓氏,取名潘家峪。 潘家峪示意圖(圖右上方) 1941年1月25日,日軍在河北省豐潤縣(編者注:今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制造了潘家峪慘案,將1000多名全村男女趕到西大坑,當即拉出幾名婦女,全部砍殺,然后又拉出30多名年輕漂亮的女青年,拖到紅薯窖里進行輪奸,奸后即把玉米秸填進窖里放火焚燒,把這30多名青年女子全部燒死在窖里,然后對這1000多名人群掃射。有一個6歲女孩被2個日軍各抓一條腿猛撕成兩半,一個不足2個月的嬰兒被刺死,更多的孩子被用刺刀挑起,向墻壁和石頭上摔砸,摔死一片,墻上地上全是鮮血和腦漿。被開膛破肚挑出胎兒的孕婦有10多人。除村外集體大屠殺外,日軍又在村內搜殺,有一個院子里小孩的尸體多得數不清,被炸斷的小手、小腿、燒焦的小人頭,到處可見。后來日軍又抓到30多名婦女,全部在輪奸后殺死,而且還刺破她們的陰部,從中把腸子拖出來,尸體上滿是血污。在西大坑屠殺前,日軍還在被圍的群眾中挑出一些年姑娘給他們做飯,飯做好后全部輪奸,并全部殺死焚尸。有一孕婦赤身裸體被奸死在石槽上,腦袋被炸掉半邊,肚子被剖開,將要到月的胎兒兩只小手抱著小頭橫在母親的肚腸上,目不忍睹。許多慘死的母親都還抱著哺乳的死嬰。 尸骨(一) 全村有1230人被殺害,其中婦女兒童共650余人。而66年(編者注:到今年是76年)前一個村莊總共會有多少人呢。一位那次浩劫的幸存者,如今已是一頭白發的老者告訴我,他是那次慘案僅有的7個幸存者之一。 尸骨(二) 日寇殘殺潘家峪群眾一千余人,燒毀房屋一千多間。 潘家峪遺址 屠殺持續了五個多小時。村內財物被搶掠一空,所有房屋成為一片焦土,1230口人慘遭殺害。慘案過后,鄰村的鄉親們,懷著極大的悲痛清理尸體進行公葬,遇難者被分別按男、女、兒童安葬在四座大墳。 潘家峪慘案碑文 血債要用血來償。1941年3月5日,7名幸存下來的青壯年自發組成了“復仇小分隊”。5月9日,“潘家峪抗日復仇團”正式成立。1942年7月18日,復仇團配合主力部隊,參加了著名的灤縣“甘河槽伏擊戰”,擊斃了制造潘家峪慘案的罪魁禍首——佐佐木二郎。之后,復仇團轉戰全國各地,先后參加過二十多次大的戰斗,相繼獲得“勇猛沖殺”、“積極奮勇”等獎旗。 潘家峪烈士塔 為紀念潘家峪慘案中遇難同胞,1952年,唐山市捐資修建了祠堂和慘案紀念塔。1997年,唐山市新建了潘家峪慘案紀念館。寓意“警鐘長鳴”的鐘塔高高聳立,警示人們時刻牢記發生在這里的悲慘一幕,牢記中華民族受屈辱的歷史,更期盼期盼著世界的和平與安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