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天,2017年10月24日,星期二,晴。 ?屢敗屢戰(zhàn),做得不好越去做,直到做好為止,這是堅持。 越挫越勇,做事遇到很多困難,但仍然堅定地為達到目標而努力奮斗,這是耐力。 有了堅持耐力還不夠,還要有仁,仁愛,仁慈,得民心,得天心,才能成為真正的領導。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曰:菖蒲,味辛溫,主風寒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音聲,久服輕身,不惑,不忘,延年。 菖蒲喜歡在山谷溪邊或河邊巖石縫中生成,全株具有濃郁的香氣,在我家鄉(xiāng),每年端午節(jié)的大門都會掛上艾葉,菖蒲,葛藤。 根據(jù)老人們說是可以辟邪,我的想法就是,艾葉,菖蒲的香氣比教濃郁,有醒神開竅之功。 很多人喜歡做完事后,馬上用冷水洗手,特別是出汗以后,毛孔全部打開,冷水容易入侵筋,肉,骨,形成風寒濕痹,時間長久之后就得風濕關節(jié)痛,痛到晚上難以入睡。 我們通常會用到四君子加丹參,菖蒲,威靈仙(除了四逆散此三味藥是我們多用的藥)重用黨參30-50克,水煎服用,補足氣血后,則百病都可以盡除。 菖蒲味辛,可除風濕痹痛,開心孔。 現(xiàn)在許多人大食魚肉后,導致痰迷心竅,殊不知,魚生痰,肉生火,痰把心竅迷住后,人容易健忘。 上午想去做的事情,下午就忘了,前一分鐘想要買的東西,過一秒就不記得要買什么了,甚至神志昏迷,中風,驚風,癲癇,這些都是因為心竅被阻,清竅被蒙,神明內閉所致。 心藏神,主神明,心竅開則神明有主,神志清醒。 菖蒲辛香走竄入心經(jīng),具有通關開竅,醒腦回蘇,化濕濁,痰濁之功效。 廚房的燈泡時間久后,會蒙上一層油垢,導致燈不明亮,此時把燈上的油垢除去,則燈泡重現(xiàn)亮光。 有一小孩,食用零食,肥甘厚膩之品,肥胖,上課打瞌睡,人易健忘,學習效率低。 我們用孫思邈《千金方》專門治療健忘昏沉的不忘散,菖蒲,遠志開竅豁痰,人參,茯苓健脾除濕,讓孩子減肥,配合運動,三餐七分飽,孩子服用一個月后,身體強壯,讀書也特輕松。 老人心火不夠旺時,老容易夢到鬼,現(xiàn)在,喜歡食用凍飲料,背著寒后也會導致“鬼壓床”,就是睡覺的時候,感覺有東西壓在被子上,神志意識清楚,卻身不能動,口不能言,醒后出冷汗,心悸。 在治療方面,我們要避免一切寒涼之品,注意保暖,可以用桂枝湯,紅參,菖蒲水煎服用,制陽光,陰翳自散。 老年人的話還可以加些壯腰腎之藥補腰腎精,比如熟地,巴戟天。 怪病多由痰作祟,癲癇發(fā)作,用菖蒲煎濃湯服用,可緩解發(fā)作,平常可服用菖蒲,使發(fā)作頻率減少,起到預防之效。 痰在胸,易胸悶,用菖蒲桔梗。 痰在腹,易腹脹,食欲不振,菖蒲,陳皮,蒼術。 痰在經(jīng)絡,皮里膜外,菖蒲,白芥子…… 菖蒲開九竅,明目,(九竅指眼耳鼻口毛孔前后二陰),像老年人前連腺肥大,可用菖蒲煎水后送服六味地黃丸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用藥有病則病受,無病則人受。 菖蒲辛香走竄,開竅醒神之力較緩,不可久服,否則易耗傷正氣。 時代病用時代藥醫(yī),現(xiàn)代人食用過多煎炸燒烤,肥甘厚膩之品后易痰迷心竅。 而菖蒲正好開心孔,補五臟。 患者,男四十歲,訴吃了我們開的藥后,泥沙樣的結石出體外了,心里很高興,老師仍交代他每天步行七公里,喝七杯水,(根據(jù)自身體質而喝,最主要是在口未干之前就喝水),飯吃七分飽,睡足七小時。 排石處方是四逆散(柴胡,白芍,茯苓,炙甘草),痛癢三藥(丹參,菖蒲,威靈仙),海金沙,金錢草,五劑。 海金沙,金錢草為排石沙泥的黃金搭檔。 痛癢三藥不局限于痛癢方面的治療,其中威靈仙可讓骨鯁軟如棉,更何況是泥沙樣的沙泥。 風濕痹疼痛,多由血管脈管不通引起的,菖蒲療風濕痹痛,讓疼痛減輕,可開通血脈管道。 通過威靈仙,海金沙,金錢草把沙石帶走,丹參則讓心血充足,心血足后,心才有力,心有力了,氣血流通順暢,沙石配合藥物,運動,更快速地排出體外。 就像垃圾的運輸,需要道路通暢(菖蒲),汽車動力十足(丹參),垃圾打包入車(威靈仙,金錢草,海金沙)。 農(nóng)場,繼續(xù)昨天未種完的蘿卜籽,籽在瓶子里發(fā)芽(特地讓它發(fā)芽,便于存活)。 老師正愁沒合適的土地時,發(fā)現(xiàn)紅薯側邊還有一小塊地,是上次從中山過來丁老師和曾老師(東莞)開墾出來的,暫時沒其他作物,總覺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老師帶領我們開壟俢溝,放草木灰,澆水,播種,蓋薄土。 種植蘿卜我們真是屢戰(zhàn)屢敗,倒是種植得大菜,通過連續(xù)三天的澆水,全部活過來了,這也算是我們的小成就。 竹屋邊的野山參長勢喜人,老師在每株山參邊挖了兩個坑,剛開始不理解,老師說:便于施肥,所謂的肥就是草木灰。 看著這長勢喜人的藤,山參似乎在說,給我點肥,我會在陽光雨露中爬滿整個竹屋。 農(nóng)場的作物還有別的農(nóng)戶也在種植,他們的作物會噴灑農(nóng)藥,老師堅決不讓作物撒任何的農(nóng)藥。撒農(nóng)藥就撒農(nóng)藥吧,農(nóng)藥包裝袋,瓶子隨手丟棄在路邊或草叢中,每每這時,老師會彎腰去拾,收集統(tǒng)一丟棄,我們也會隨手撿起丟入到垃圾集中處。 弟子:師父,別人丟的垃圾,造的惡,我們一定要拾嗎? 師父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原來,美是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 |
|
來自: 花開花落的的 > 《中醫(yī)普及學堂~曾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