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青島的建筑之美是構成青島城市美學的重要因素,不得不說,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的青島在城市空間中保留了太多的時代印記,成為后來人研究青島、審視青島的最好證明。 曾經的安娜別墅,現如今的青島書房,不變的建筑風格中展露出時代的變遷。 「安娜別墅」由羅伯特.卡普勒1901年建造,稱謂來源于業主對母親安娜.瑪利亞的紀念。1914年前別墅轉售朝鮮駐法國前公使閔永瓚,1918年閔氏將別墅售予本地富商劉子山,始稱劉府。2016年青島書房在此建成開業。 浙江路上的時代風華 浙江路算得上青島老市區最早建成的一批馬路之一,浙江路的總長不算長,門牌號只到30號,但在青島眾多老街中的分量不輕。像是兩條生命交織盤踞于這條老路,一條深埋于地底,綿延百年延續租借地時代的奢華與夢想;一條于此重生,顯現一座城市的激情、創意、邂逅與繾綣暖意。 許多人來此,是因為浙江路上的天主教堂,這里每天都會吸引大批的游客與情侶前來拍照,青島人的婚紗照中是不是總有一張會有天主教堂的影子呢? 繞過浙江路天主教堂,在浙江路與曲阜路的交匯處,遠遠就能看到一棟豪華的建筑, 紅頂白墻,承襲了青島老建筑的一貫風格,遠遠的就顯露著高貴,她就是安娜別墅,如今已是青島書房。 “連接這座城市在歲月流轉下的時代風華”,未走進青島書房,就已經被這句話所吸引。它用一句話簡單的概括了安娜別墅的百年歷史,但是百年歷史又豈能是幾句話能講得清的呢? 從德國人設計建設,到政府高官擁有,再到青島富商劉子山的居住...時間流轉,安娜別墅幾經易主,或被改善或被補修,但這座建筑本身卻一直在此,從未改變。 如今借助安娜別墅的歷史與人文,青島書房以全新的城市空間面向游客和市民,越來越時尚的安娜別墅,成為游客休閑的文藝打卡之地。 從大門走進院子中,一種文藝清新風撲面而來,融合眾多時尚元素的小物件將書房的外觀打扮得十分簡潔、鮮亮、醒目。 走進青島書房,感受別樣書香氣息 青島書房的建筑風格為巴洛克式,巴洛克建筑是西方建筑風格之一,是17~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筑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感,喜好富麗的裝飾、雕刻和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來表現自由的思想和營造神秘的氣氛。 咖啡、美學、閱讀、展覽、卡普勒餐廳,進門前的書房導覽,幾個簡單的關鍵詞描繪了青島書房的功能與作用,不由得想進去看看都有什么? 進門右轉就是青島書房的公共美學區域,青島影像、明信片陳列、主題展覽、獨立設計文創及千余種主題圖書在這里展示。 單向空間的文藝日歷與書簽,簡潔中透露著生活的智慧與美好。各種各樣的圖書及圖書周邊產品,在這里展示,簡易的木質書桌與布藝沙發,讓你輕輕松松開始瀏覽。 桌角拐彎處的收音機與唱片,隨著你的游覽腳步輕輕跳躍,年代感油然而生。 走出公共美學區域,你將看到房間眾多的圖書陳列區域,這里將青島系列圖書、文學類圖書及藝文生活類圖書巧妙劃分,并引進大量臺版書籍,可坐讀也可閑談。 一樓專門開辟出這樣一個墻面,這里用清晰的時間脈絡向你介紹了安娜別墅時代的日常,從普通小樓的出現,到被賦予時代意義和歷史意義的過程。 拐角出來你可以看到正面的明信片墻,記錄著青島的歷史百態與多彩風景。而那句“真正的理想生活,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獨處靜思”是不是也想告訴前來游覽的人,在書房里,你可以尋找到靜謐的心靈獨處之地。 內部的簡潔風格是青島書房給我的總體印象,跟著指示標志你可以了解一個真實的青島,通過時間、圖片、描述等等元素,一步一個臺階,慢慢得你就可以讀懂青島的歷史。 圖片、文字、報紙...透過不同的側面,不同的材料,盡量給你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上的青島。 如果說一樓還在向你介紹青島書房的歷史文脈,二樓就是妥妥的書房,這里就是青島文庫。 除了大量的藏書,整個書房在特點和風格上主要以刻有年份的銅管貫穿所有房間,擴展了安娜別墅建筑的時間縱深。在還原安娜別墅舊時建筑格調的同時,金屬書架的懸空設計很好地保護了按照原設計圖復原的護墻板。 每個書房中都有足夠多、足夠大的書桌供你閱讀,置身于群書環繞中,讓自己靜下來,與書籍為伍,與時間相伴。 密密麻麻的讀后感與觀后感,五顏六色地填滿了整個墻面,這里有祝福寄語,這里有讀后感受,這里有記錄未來的承諾,這里有相約相遇的期盼,在這里記錄下你來過的痕跡。 三樓如今已對外開放,這里擁有塔樓的空間設置,陽光透過斜面玻璃灑進來,古香古色的磚木結構可以讓你感受到這棟房屋的原始味道。 卡普勒餐廳就在頂樓,環境極具質感,令食客的優雅油然而生,閑來點一杯咖啡,靜靜享受這片刻的心靈獨處時光。 從青島書房的任何一扇窗戶望出去,你都能以最佳的視角觀賞到老路上的建筑、老路上的人文以及老路上的行人。初冬的季節里,少了窗外的色彩繽紛,卻有暖陽來陪伴你洞察、感受窗外的一切。 青島書房的建立,是城市的文化符號,更是城市的文化性地標和宣傳城市文化的窗口,代表了城市意識與形態特征,維護及挖掘城市美學。 青島書房為市民帶入更多創意體驗,更多參與激情,更多智慧啟迪的公共現場,一個將閱讀與生活樂趣融合起來的家園,只要你愿意來,這里總能讓你找到心靈棲息之所。 -end- 丨 |
|